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藝術哲學與藝術教育

藝術哲學與藝術教育

藝術哲學與藝術教育

定 價:¥65.00

作 者: 聶振斌,王柯平,劉悅笛 等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詩學與美學研究叢書
標 簽: 藝術 藝術理論

ISBN: 9787301252475 出版時間: 201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1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藝術哲學與藝術教育》從“藝術哲學與國民素養(yǎng)”的現(xiàn)實問題出發(fā),基于本體論、價值論、認識論、文化研究、現(xiàn)代設計與人文教育等不同學術立場,批判性或建設性地反思了藝術的存在形態(tài)與發(fā)展流變,分析了藝術與文化、道德、宗教、政治、科學、設計的相互關系,并從中外藝術教育歷史以及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fā),深入論述了藝術教育與人文價值的深層關系,重點梳理了中國古今藝術教育與現(xiàn)代美國藝術教育的主要理論學說和相關實踐原理,其最終目的在于借助藝術價值來提高中國國民的人文素質(zhì)及其審美福利。

作者簡介

  聶振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王柯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圖書目錄

“詩學與美學研究叢書”序
引 言
上 本體篇
 第一章 藝術的本體化存在
  一藝術在世界上的“本體化存在”
  二西方古典語境內(nèi)的“藝術本體論”
  三 中國古典語境內(nèi)的“藝道觀”
  四現(xiàn)代語境內(nèi)的中西方“藝術本體論”
  五藝術終結觀對“藝術本體論”的當代挑戰(zhàn)
  六走向“新的藝術本體觀”:回到經(jīng)驗與遵循歷史
 第二章 藝術的內(nèi)容與形式
  一內(nèi)容與形式作為認識論范疇
  二藝術的內(nèi)容與形式
  三藝術的內(nèi)形式與外形式
  四 中國古代生命哲學和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


“詩學與美學研究叢書”序        
引  言                                        
上  本體篇
 第一章 藝術的本體化存在             
     一藝術在世界上的“本體化存在”        
     二西方古典語境內(nèi)的“藝術本體論”       
     三  中國古典語境內(nèi)的“藝道觀”         
     四現(xiàn)代語境內(nèi)的中西方“藝術本體論”      
     五藝術終結觀對“藝術本體論”的當代挑戰(zhàn)    
     六走向“新的藝術本體觀”:回到經(jīng)驗與遵循歷史 
 第二章 藝術的內(nèi)容與形式             
     一內(nèi)容與形式作為認識論范疇         
     二藝術的內(nèi)容與形式             
     三藝術的內(nèi)形式與外形式           
     四  中國古代生命哲學和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   
     五形式美的本體論意義            
 第三章 藝術的感性與理性             
     一重塑完整的人性              
     二美和藝術的人性根源            
     三感性與理性并重的教育傳統(tǒng)         
     四藝術活動中感性與理性相連的三種形態(tài)    
     五感性與理性融合、轉(zhuǎn)化的心理本體      
 第四章 藝術的自律與他律  .          
     一西方“藝術自律觀”的形成          
     二作為“泛律性”存在的東方藝術        
     三主體性美學與“藝術自律”的獨立       
     四現(xiàn)代社會語境與“藝術自律”的分立      
     五當代文化轉(zhuǎn)變對“藝術自律”的挑戰(zhàn)      
     六  自律與他律的基本關聯(lián):“交互性的融合”   
中  關系篇
 第五章 藝術與文化               
     一文化的本質(zhì)與藝術的感性顯現(xiàn)       
     二文化的性能與藝術的“無用之用”      
     三藝術在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中的地位       
     四文化是藝術的本體,藝術是文化的精品    
     五文化理想與藝術教育           
 第六章 藝術與道德               
     一  始于古希臘的藝術與道德的西方式關聯(lián)   
     二始于先秦的藝術與道德的中國化關聯(lián)    
     三藝術與道德關聯(lián)的中西異同:以儒家與席勒比較為
     契機                  
     四藝術與道德的“三種基本關聯(lián)”       
 第七章 藝術與宗教               
     一宗教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四種方式之一   
     二歷史考察:宗教作為藝術的靈思之源     
     三情感:宗教與藝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        
     四藝術教育作為宗教宣傳的重要手段     
     五對象:宗教與藝術的區(qū)別           
 第八章 藝術與政治                
     一藝術的功利性與超功利性          
     二藝術與人生目的              
     三藝術與階級性               
     四藝術的批評標準              
     五藝術不從屬于政治而從屬于文化       
 第九章 藝術與科學                
   一藝術理解與科學認識           
   二藝術創(chuàng)造與科學發(fā)明            
   三藝術美與科學美              
   四藝術與科學是文明的兩大推動力       
 第十章 藝術與設計                
   一藝術家與設計師            
   二  自我表達與功能創(chuàng)造            
   三人自身的設計——消費時代的設計    
   四設計與藝術教育            
下  藝術教育及其歷史經(jīng)驗篇
 第十一章 藝術教育及其人文價值          
   一藝術教育的含義            
   二藝術教育的基本特性和精神本質(zhì)     
   三藝術的“人文”屬性和“價值”概念辨析   
   四藝術教育的人文價值           
 第十二章 中國古代藝術教育           
    一禮樂教化是中國藝術教育的歷史源頭    
    二禮樂分途,樂教分化            
    三詩教思想傳統(tǒng)              
    四繪畫的精神追求             
    五書法是心靈的自由表現(xiàn)          
 第十三章 中國現(xiàn)代藝術教育           
   一現(xiàn)代教育觀念的形成           
   二文學藝術教育的獨立           
   三文學教育的變革             
   四戲劇教育的推陳出新           
   五美術教育的展開             
 第十四章 希臘古代藝術教育           
   一注重詩樂與體操的教育傳統(tǒng)        
   二身體摹仿與心理摹仿     
   三藝術摹仿與摹仿詩學     
   四詩樂與舞蹈         
   五悲劇與凈化         
   六心靈與身體         
   七美善兼?zhèn)渑c適度原則     
 第十五章 美國當代藝術教育    
   一稱謂與起源         
   二邏輯依據(jù)         
   三互補性學科群        
   四學科建構及其基本特征    
   五藝術教育的深層意義      
   六藝術教育的社會功能      
   七藝術教育的審美功能      
   八系統(tǒng)化的課程設置原則     
   九美育的游戲與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換   
余論:人文化成與藝術鑒賞        
本書分工情況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