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中國魅文化

中國魅文化

中國魅文化

定 價:¥68.00

作 者: 楊清虎 著
出版社: 中國書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 中國文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6843119 出版時間: 2014-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傳統(tǒng)信仰世界中除了被廣泛認知的“神”“仙”“鬼”“怪”等“鬼神世界”外,還有一類很少為人所知的“魅”?!镑取钡降资鞘裁??是精?是鬼?是妖?還是其他什么怪物?《中國魅文化》將通過大量的筆記小說和文獻材料詳細分析介紹。魅的產(chǎn)生、發(fā)展、演變過程表明,魅的信仰不單單是對某些神祇崇拜的民間信仰,這種信仰以一種文化魅力不斷擴散,已經(jīng)構成了一種無比強大的魅文化。這種魅文化正以空前的吸引力和絕對的誘惑力釋放其獨有的能量,以魅之實、魅之虛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構建著一個現(xiàn)代社會的魅世界。

作者簡介

  楊清虎,1981年生,陜西漢中人。2011年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文獻學碩士,畢業(yè)后擔任安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現(xiàn)為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化與現(xiàn)代化、古籍整理與文獻數(shù)字化。

圖書目錄

第一節(jié) 非物質(zhì)文化與民間信仰
一、關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二、民間信仰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第二節(jié) 民間信仰問題的思考
一、民間信仰的地域性
二、民間信仰的合法性
三、民間信仰的存在形式
四、民間信仰的信仰對象
第三節(jié) 對民間信仰認識的展望
一、民間信仰研究領域的拓寬
二、民間信仰因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得以保護
三、網(wǎng)絡時代傳統(tǒng)文化的誤傳
第四節(jié) 魅文化研究綜述
一、選題理由
二、選題意義
三、研究現(xiàn)狀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五、課題創(chuàng)新之處
六、主要觀點
第一章 魅之源起
第一節(jié) “魅”字
一、“魅”字的寫法
二、“魅”與“鬼”
第二節(jié) 魅的傳說
第三節(jié)魅的基本特征
一、魅有原形
二、魅善迷惑人
第四節(jié) 古代對魅的記載
一、先秦時期
二、秦漢到六朝
三、隋唐至五代
四、宋元時期
五、明清時期
第二章 魅故事與魅的文獻記載
第一節(jié) 秦漢魏晉時期的魅
一、漢魏時期對魅的總體認識
二、魅的形體各異
二、以御魑魅
第二節(jié) 隋唐五代時期的魅
一、魅的成熟,豐富多彩的魅故事
二、唐代諫書中的“魅”
三、唐代文學對“魅”的引用
第三節(jié)宋元時期的魅
一、有形的魅
二、無形的魅
第四節(jié) 明清時期的魅
一、魅形象趨于復雜
二、魅的性格與脾氣
三、說教重于故事
四、口頭語言中的魅
五、魅信則有,不信則無
六、魅由人興
……
第三章 魅的家族體系
第四章 魅之原形
第五章 魅的騷擾與除魅
第六章 魅與非魅
第七章 造魅之人評述
第八章 地域文化中的魅
第九章 魅與社會文化
第十一章 魅認識的歸宿
附表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