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云南是茶樹的發(fā)源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茶從奔騰的瀾滄江畔向著全世界傳播開去。海拔、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生態(tài)小氣候……環(huán)境中各種各樣的因素,作用在茶這株敏感的植物上,成就了不同的香氣與滋味。在云南的古樹茶上,這樣的作用最為明顯。茶仙子鮑麗麗在十數年的習茶生涯中,探尋茶味形成的奧秘,終于將中國茶葉文明總結為三大文明:自然文明,技藝文明和演繹文明。其中,最能反應中國茶自然文明的便是云南古樹普洱生茶。多年時間里,她遍訪云南數十座生長有古樹茶的茶山,收集百余座茶山的古樹茶樣品,多方品鑒審評下,選定景邁、冰島、班章、易武四座獨具代表性的茶山。訪茶山、訪茶園、訪茶人——書中詳細記錄了茶仙子鮑麗麗在云南訪茶時的見聞與感悟。全書內容分為四卷,以四大茶山為線索,品山、品茶、品人。一至四卷分別記敘了景邁、冰島、班章、易武四座茶山的古樹茶至剛、至柔、至甜、至活的四種特征。最后附錄則從科學的角度,引述論文的方式,用數據和圖表說明環(huán)境四大茶山的內涵物質的作用、內涵物質對滋味口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