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力學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

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

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

定 價:¥88.00

作 者: 羅培林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力學 自然科學

ISBN: 9787030385413 出版時間: 2014-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所創(chuàng)建的《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是將現(xiàn)有的《強度理論》、《穩(wěn)定理論》、《疲勞與斷裂理論》等用同一個格式化算式來表達的新理論體系,在此綜合理論中有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算法的創(chuàng)新。在綜合理論中創(chuàng)建的斷裂臨界應力新算法革除了現(xiàn)用算法的繁雜推導,使斷裂理論煥然一新。用疲勞壽命的"折算裂紋長度"新概念將疲勞壽命和裂紋長度相結合。這些都極大地便利了斷裂力學和疲勞壽命力學知識的教育、掌握和應用。提出用《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算式進行結構承載能力的預測方法,這為正在使用的結構進行承載能力的復驗提供了現(xiàn)實的可行性。建立《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是結構力學理論發(fā)展的一項原始創(chuàng)新,是影響結構力學發(fā)展的一件大事,它在知識的創(chuàng)新,知識的系統(tǒng)化和應用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建樹。

作者簡介

暫缺《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符號表
第1章 材料應力應變曲線格式化算式的原理和應用1
1.1 材料應力應變曲線的格式化算式1
1.1.1 割線模量定律的格式化算式的擬定1
1.1.2 割線模量定律的格式化算式中常數(shù)的取值4
1.1.3 割線模量定律的格式化算式的一階導數(shù)與應用5
1.1.4 格式化算式的應用實例7
1.2 從割線模量定律導出的切線模量定律和雙模量定律9
1.3 獨立自主的切線模量定律12
1.4 從切線模量定律的格式化算式積分出割線模量定律的格式化算式 ?。保?br />1.5 割線模量定律的格式化算式及其微分算式21
1.6 三個比例定律的格式化算式24
1.7 材料的相似性及相近性26
1.8 彈性體平衡狀態(tài)的標識和平衡狀態(tài)曲線29
1.9 彈性體平衡狀態(tài)曲線的功用33
參考文獻34
第2章 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由來與實際應用35
2.1 梁柱的強度穩(wěn)定綜合性能35
2.1.1 梁柱的平衡狀態(tài)35
2.1.2 梁柱平衡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38
2.1.3 梁柱彈性彎曲的極限平衡狀態(tài)39
2.2 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內涵與外觀41
2.2.1 梁柱彈性彎曲極限平衡狀態(tài)的性質分類41
2.2.2 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格式化算式43
2.2.3 等效初撓度43
2.3 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應用實例44
2.3.1 我國《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中a,b,c,d四條曲線的算式44
2.3.2 美國結構穩(wěn)定研究委員會制定的三條曲線的PL(c,m)t算式48
2.3.3 臨界應力幾何和物理非線性系數(shù)及強度利用率函數(shù)50
參考文獻51
第3章 彈性基礎梁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薄殼結構中的應用52
3.1 彈性基礎梁的彎曲撓度函數(shù)52
3.2 彈性基礎梁的臨界載荷55
3.3 彈性基礎梁的折算長度57
3.4 圓柱殼的彈性基礎梁模型58
3.5 球殼的穩(wěn)定性60
3.6 圓柱殼和球殼在外部均勻壓力作用下的強度穩(wěn)定綜合性能62
參考文獻63
第4章 加肋圓柱殼與平板的彈性穩(wěn)定性64
4.1 加肋圓柱殼的基本微分方程64
4.2 臨界載荷方程及其第一近似計算公式66
4.2.1 臨界載荷方程66
4.2.2 臨界載荷的第一近似計算公式68
4.2.3 臨界載荷計算公式的另一種推導71
4.3 圓柱形的殼塊的臨界載荷計算公式71
4.3.1 圓柱形的殼塊的臨界載荷簡化算式73
4.3.2 結構載荷的物理意義74
4.3.3 整圓柱殼失穩(wěn)時圓周上的波形75
4.4 Mises算式的簡化形式76
4.5 肋骨對圓柱殼的臨界載荷的影響78
4.5.1 縱、橫方向的加強肋骨各自相同且按等間距配置78
4.5.2 圓柱殼只有斷面相等、均勻布置的縱向加強肋骨80
4.5.3 圓柱殼只有均勻布置的橫向加強肋骨,但其中一部分被特殊加強81
4.6 加肋圓柱形殼板的彈性穩(wěn)定性算式82
4.7 平板的穩(wěn)定性83
參考文獻84
第5章 圓柱殼的強度穩(wěn)定綜合性能85
5.1 圓柱殼軸對稱變形的彎曲平衡方程85
5.2 圓柱殼經(jīng)線殼帶的均勻撓度與屈服壓力88
5.3 圓柱殼在壓力作用下的軸對稱彎曲撓度90
5.4 軸對稱彎曲撓度函數(shù)中的常數(shù)92
5.5 肋骨處和肋間距中點處的撓度94
5.6 圓柱殼在均勻壓力作用下的軸對稱彎曲屈服95
5.7 在均勻壓力作用下圓柱殼的兩種失穩(wěn)形態(tài)的臨界壓力97
5.7.1 軸對稱失穩(wěn)形態(tài)的臨界壓力參數(shù)97
5.7.2 軸對稱和非軸對稱兩種失穩(wěn)形態(tài)的臨界壓力參數(shù)的比較98
5.7.3 加肋圓柱殼模型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99
5.8 加肋圓柱殼的強度利用率函數(shù)102
參考文獻103
第6章 球冠的強度穩(wěn)定綜合性能104
6.1 球殼彈性失穩(wěn)屈曲的小變形理論104
6.2 球冠的彎曲平衡狀態(tài)方程105
6.3 球冠的復雜彎曲撓度函數(shù)109
6.4 球冠的穩(wěn)定性和頂點的屈服強度111
6.4.1 球冠的穩(wěn)定性111
6.4.2 球冠頂點的屈服強度112
6.5 球冠在γ<1.0時的彎曲撓度函數(shù)與臨界應力系數(shù)114
6.6 球冠承壓能力的實驗數(shù)據(jù)檢驗119
6.7 球冠的臨界弧長和完整球殼的臨界應力系數(shù)123
6.8 切線模量Et和割線模量Es對球冠穩(wěn)定性的影響124
6.9 兩種計算方法的比較127
參考文獻127
第7章 裂紋擴展斷裂臨界應力的格式化算法129
7.1 裂紋圓模型和裂紋擴展的能量判據(jù)129
7.2 裂紋尖端張開位移判據(jù)131
7.3 裂紋擴展的應力強度因子判據(jù)134
7.4 非線性斷裂臨界應力的算式135
7.4.1 非線性斷裂臨界應力的格式化算式135
7.4.2 非線性斷裂臨界應力的CTODδ算式136
7.4.3 非線性斷裂臨界應力的經(jīng)驗算式137
7.5 幾個非線性臨界應力算式的比較138
7.6 裂紋長度曲線140
參考文獻141
第8章 材料疲勞斷裂壽命曲線的格式化算式與構件的剩余疲勞壽命143
8.1 材料疲勞性能的平衡狀態(tài)參數(shù)圖143
8.2 疲勞壽命的折算裂紋長度146
8.3 疲勞壽命折算裂紋長度的應用147
8.3.1 應用于計算有初始裂紋ax的構件的剩余疲勞壽命147
8.3.2 應用于計算有裂紋a的構件的實際斷裂臨界應力148
8.4 應變疲勞壽命的PL(s,t)算式和應用149
參考文獻151
第9章 結構強度穩(wěn)定綜合性能的模型實驗原理與應用152
9.1 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建立與表達方式152
9.2 綜合參數(shù)eL的物理意義和格式化算式155
9.3 強度利用率函數(shù)的實際應用158
9.3.1 在鋼結構設計規(guī)則中的應用158
9.3.2 在研究球冠的承壓能力方面的應用160
9.3.3 在研究半球和完整球殼的承壓能力方面的應用162
9.4 非線性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及其應用165
9.4.1 非線性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應用之一168
9.4.2 非線性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應用之二169
9.4.3 非線性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應用之三174
9.4.4 非線性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應用之四183
9.5 強度利用率相等原理187
9.5.1 強度利用率相等模型實驗原理187
9.5.2 強度利用率相等模型實驗原理在《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中的應用189
9.5.3 強度利用率相等模型實驗原理在圓柱殼和球殼設計中的應用190
9.6 強度利用率相等模型實驗原理中的基本概念192
參考文獻194
第10章 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用于結構承載能力的預測196
10.1 結構承載能力的預測方法196
10.2 結構承載能力的灰色預測方法199
10.2.1 用割線模量定律曲線的格式化算式預測材料的屈服應力200
10.2.2 用切線模量定律曲線的格式化算式預測材料的屈服應力201
10.3 PL(c,m)算式在灰色系統(tǒng)預測理論中的功用204
10.4 PL(c,m)算式與灰色預測理論的GM(1,N)模型的關系206
參考文獻210
第11章 內容歸納與研究展望211
11.1 內容歸納211
11.2 對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后續(xù)研究和應用前景的展望215
附錄 與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有關的論文217
索引223
后記22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