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豐五年農歷七月,被貶謫於黃州的蘇軾夜游赤壁,寫下著名的《赤壁賦》一文。時過三月,蘇軾再游赤壁,又寫出《赤壁賦》一文。兩賦為姊妹篇,於是便有前後赤壁賦之稱。被後人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以高超的藝術手法,創(chuàng)作出兩篇優(yōu)美佳作,為人們深深喜愛。元代大德五年,著名書家趙孟頫應友人之請,書寫兩篇《赤壁賦》并繪蘇軾像一幅。有方家評論:趙氏這件墨蹟法度嚴謹,字體秀麗,筆法圓潤流暢,起筆藏露交錯,運筆遲速分明,轉折方圓結合。此書點的寫法最為特別,其姿態(tài)繁多,長點、短點變化無常,藏露多取側勢,信手點來,俯仰自如。這件墨蹟為紙本,冊頁,每頁縱二十七點二厘米,橫十一點一厘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