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與程序設計程序設計綜合應用密碼學:協(xié)議、算法與C源程序(原書第2版)

應用密碼學:協(xié)議、算法與C源程序(原書第2版)

應用密碼學:協(xié)議、算法與C源程序(原書第2版)

定 價:¥79.00

作 者: (美)Bruce Schneier 著,吳世忠,祝世雄,張文政 等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計算機科學叢書
標 簽: 計算機安全 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wǎng)

ISBN: 9787111445333 出版時間: 2013-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計算機科學叢書·應用密碼學:協(xié)議、算法與C源程序(原書第2版)》共分四個部分,定義了密碼學的多個術語,介紹了密碼學的發(fā)展及背景,描述了密碼學從簡單到復雜的各種協(xié)議,詳細討論了密碼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列舉了如DES、IDEA、RSA、DSA等十多個算法以及多個應用實例,并提供了算法的源代碼清單。《計算機科學叢書·應用密碼學:協(xié)議、算法與C源程序(原書第2版)》內(nèi)容廣博權威,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是致力于密碼學研究的專業(yè)及非專業(yè)人員一本難得的好書。

作者簡介

暫缺《應用密碼學:協(xié)議、算法與C源程序(原書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Applied Cryptography:Protocols,Algorithms,and Source Code in C,Second Edition
出版者的話
譯者序
Whitfield Diffie序
前言
第1章 基礎知識
1.1 專業(yè)術語
1.1.1 發(fā)送者和接收者
1.1.2 消息和加密
1.1.3 鑒別、完整性和抗抵賴
1.1.4 算法和密鑰
1.1.5 對稱算法
1.1.6 公開密鑰算法
1.1.7 密碼分析
1.1.8 算法的安全性
1.1.9 過去的術語
1.2 隱寫術
1.3 代替密碼和換位密碼
1.3.1 代替密碼
1.3.2 換位密碼
1.3.3 轉輪機
1.3.4 進一步的讀物
1.4 簡單異或
1.5 一次一密亂碼本
1.6 計算機算法
1.7 大數(shù)
第一部分 密碼協(xié)議
第2章 協(xié)議結構模塊
2.1 協(xié)議概述
2.1.1 協(xié)議的目的
2.1.2 協(xié)議中的角色
2.1.3 仲裁協(xié)議
2.1.4 裁決協(xié)議
2.1.5 自動執(zhí)行協(xié)議
2.1.6 對協(xié)議的攻擊
2.2 使用對稱密碼系統(tǒng)通信
2.3 單向函數(shù)
2.4 單向散列函數(shù)
2.5 使用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通信
2.5.1 混合密碼系統(tǒng)
2.5.2 Merkle的難題
2.6 數(shù)字簽名
2.6.1 使用對稱密碼系統(tǒng)和仲裁者對文件簽名
2.6.2 數(shù)字簽名樹
2.6.3 使用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對文件簽名
2.6.4 文件簽名和時間標記
2.6.5 使用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和單向散列函數(shù)對文件簽名
2.6.6 算法和術語
2.6.7 多重簽名
2.6.8 抗抵賴和數(shù)字簽名
2.6.9 數(shù)字簽名的應用
2.7 帶加密的數(shù)字簽名
2.7.1 重新發(fā)送消息作為收據(jù)
2.7.2 阻止重新發(fā)送攻擊
2.7.3 對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的攻擊
2.8 隨機和偽隨機序列的產(chǎn)生
2.8.1 偽隨機序列
2.8.2 密碼學意義上安全的偽隨機序列
2.8.3 真正的隨機序列
第3章 基本協(xié)議
3.1 密鑰交換
3.1.1 對稱密碼系統(tǒng)的密鑰交換
3.1.2 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的密鑰交換
3.1.3 中間人攻擊
3.1.4 連鎖協(xié)議
3.1.5 使用數(shù)字簽名的密鑰交換
3.1.6 密鑰和消息傳輸
3.1.7 密鑰和消息廣播
3.2 鑒別
3.2.1 使用單向函數(shù)鑒別
3.2.2 字典式攻擊和salt
3.2.3 SKEY
3.2.4 使用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鑒別
3.2.5 使用聯(lián)鎖協(xié)議互相鑒別
3.2.6 SKID
3.2.7 消息鑒別
3.3 鑒別和密鑰交換
3.3.1 Wide-Mouth Frog協(xié)議
3.3.2 Yahalom協(xié)議
3.3.3 Needham-Schroeder協(xié)議
3.3.4 Otway-Rees協(xié)議
3.3.5 Kerberos協(xié)議
3.3.6 Neuman-Stubblebine協(xié)議
3.3.7 DASS協(xié)議
3.3.8 Denning-Sacco協(xié)議
3.3.9 Woo-Lam協(xié)議
3.3.10 其他協(xié)議
3.3.11 學術上的教訓
3.4 鑒別和密鑰交換協(xié)議的形式化分析
3.5 多密鑰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
3.6 秘密分割
3.7 秘密共享
3.7.1 有騙子的秘密共享
3.7.2 沒有Trent的秘密共享
3.7.3 不暴露共享的秘密共享
3.7.4 可驗證的秘密共享
3.7.5 帶預防的秘密共享
3.7.6 帶除名的秘密共享
3.8 數(shù)據(jù)庫的密碼保護
第4章 中級協(xié)議
4.1 時間標記服務
4.1.1 仲裁解決方法
4.1.2 改進的仲裁解決方法
4.1.3 鏈接協(xié)議
4.1.4 分布式協(xié)議
4.1.5 進一步的工作
4.2 閾下信道
4.2.1 閾下信道的應用
4.2.2 杜絕閾下的簽名
4.3 不可抵賴的數(shù)字簽名
4.4 指定的確認者簽名
4.5 代理簽名
4.6 團體簽名
4.7 失敗終止數(shù)字簽名
4.8 加密數(shù)據(jù)計算
4.9 位承諾
4.9.1 使用對稱密碼系統(tǒng)的位承諾
4.9.2 使用單向函數(shù)的位承諾
4.9.3 使用偽隨機序列發(fā)生器的位承諾
4.9.4 模糊點
4.10 公平的硬幣拋擲
4.10.1 使用單向函數(shù)的拋幣協(xié)議
4.10.2 使用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的拋幣協(xié)議
4.10.3 拋幣入井協(xié)議
4.10.4 使用拋幣產(chǎn)生密鑰
4.11 智力撲克
4.11.1 三方智力撲克
4.11.2 對撲克協(xié)議的攻擊
4.11.3 匿名密鑰分配
4.12 單向累加器
4.13 秘密的全或無泄露
4.14 密鑰托管
第5章 高級協(xié)議
5.1 零知識證明
5.1.1 基本的零知識協(xié)議
5.1.2 圖同構
5.1.3 漢密爾頓圈
5.1.4 并行零知識證明
5.1.5 非交互式零知識證明
5.1.6 一般性
5.2 身份的零知識證明
5.2.1 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問題
5.2.2 黑手黨騙局
5.2.3 恐怖分子騙局
5.2.4 建議的解決方法
5.2.5 多重身份騙局
5.2.6 出租護照
5.2.7 成員資格證明
5.3 盲簽名
5.3.1 完全盲簽名
5.3.2 盲簽名協(xié)議
5.3.3 專利
5.4 基于身份的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
5.5 不經(jīng)意傳輸
5.6 不經(jīng)意簽名
5.7 同時簽約
5.7.1 帶有仲裁者的簽約
5.7.2 無需仲裁者的同時簽約:面對面
5.7.3 無需仲裁者的同時簽約:非面對面
5.7.4 無需仲裁者的同時簽約:使用密碼系統(tǒng)
5.8 數(shù)字證明郵件
5.9 秘密的同時交換
第6章 深奧的協(xié)議
6.1 保密選舉
6.1.1 簡單投票協(xié)議
6.1.2 簡單投票協(xié)議
6.1.3 使用盲簽名投票
6.1.4 帶有兩個中央機構的投票
6.1.5 帶有單個中央機構的投票
6.1.6 改進的帶有單個中央機構的投票
6.1.7 無需中央制表機構的投票
6.1.8 其他投票方案
6.2 保密的多方計算
6.2.1 協(xié)議
6.2.2 協(xié)議
6.2.3 協(xié)議
6.2.4 協(xié)議
6.2.5 無條件多方安全協(xié)議
6.2.6 保密電路計算
6.3 匿名消息廣播
6.4 數(shù)字現(xiàn)金
6.4.1 協(xié)議
6.4.2 協(xié)議
6.4.3 協(xié)議
6.4.4 協(xié)議
6.4.5 數(shù)字現(xiàn)金和高明的犯罪
6.4.6 實用化的數(shù)字現(xiàn)金
6.4.7 其他數(shù)字現(xiàn)金協(xié)議
6.4.8 匿名信用卡
第二部分 密碼技術
第7章 密鑰長度
7.1 對稱密鑰長度
7.1.1 窮舉攻擊所需時間和金錢估計
7.1.2 軟件破譯機
7.1.3 神經(jīng)網(wǎng)絡
7.1.4 病毒
7.1.5 中國式抽彩法
7.1.6 生物工程技術
7.1.7 熱力學的局限性
7.2 公開密鑰長度
7.2.1 DNA計算法
7.2.2 量子計算法
7.3 對稱密鑰和公開密鑰長度的比較
7.4 對單向散列函數(shù)的生日攻擊
7.5 密鑰應該多長
7.6 小結
第8章 密鑰管理
8.1 產(chǎn)生密鑰
8.1.1 減少的密鑰空間
8.1.2 弱密鑰選擇
8.1.3 隨機密鑰
8.1.4 通行短語
8.1.5 X9.17密鑰產(chǎn)生
8.1.6 DoD密鑰產(chǎn)生
8.2 非線性密鑰空間
8.3 傳輸密鑰
8.4 驗證密鑰
8.4.1 密鑰傳輸中的錯誤檢測
8.4.2 解密過程中的錯誤檢測
8.5 使用密鑰
8.6 更新密鑰
8.7 存儲密鑰
8.8 備份密鑰
8.9 泄露密鑰
8.10 密鑰有效期
8.11 銷毀密鑰
8.12 公開密鑰的密鑰管理
8.12.1 公開密鑰證書
8.12.2 分布式密鑰管理
第9章 算法類型和模式
9.1 電子密碼本模式
9.2 分組重放
9.3 密碼分組鏈接模式
9.3.1 初始化向量
9.3.2 填充
9.3.3 錯誤擴散
9.3.4 安全問題
9.4 序列密碼算法
9.5 自同步序列密碼
9.6 密碼反饋模式
9.6.1 初始化向量
9.6.2 錯誤擴散
9.7 同步序列密碼
9.8 輸出反饋模式
9.8.1 初始化向量
9.8.2 錯誤擴散
9.8.3 安全問題
9.8.4 OFB模式中的序列密碼
9.9 計數(shù)器模式
9.10 其他分組密碼模式
9.10.1 分組鏈接模式
9.10.2 擴散密碼分組鏈接模式
9.10.3 帶校驗和的密碼分組鏈接
9.10.4 帶非線性函數(shù)的輸出反饋
9.10.5 其他模式
9.11 選擇密碼模式
9.12 交錯
9.13 分組密碼與序列密碼
第10章 使用算法
10.1 選擇算法
10.2 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與對稱密碼系統(tǒng)
10.3 通信信道加密
10.3.1 鏈鏈加密
10.3.2 端端加密
10.3.3 兩者的結合
10.4 用于存儲的加密數(shù)據(jù)
10.4.1 非關聯(lián)密鑰
10.4.2 驅動器級與文件級加密
10.4.3 提供加密驅動器的隨機存取
10.5 硬件加密與軟件加密
10.5.1 硬件
10.5.2 軟件
10.6 壓縮、編碼及加密
10.7 檢測加密
10.8 密文中隱藏密文
10.9 銷毀信息
第三部分 密碼算法
第11章 數(shù)學背景
11.1 信息論
11.1.1 熵和不確定性
11.1.2 語言信息率
11.1.3 密碼系統(tǒng)的安全性
11.1.4 唯一解距離
11.1.5 信息論的運用
11.1.6 混亂和擴散
11.2 復雜性理論
11.2.1 算法的復雜性
11.2.2 問題的復雜性
11.2.3 NP完全問題
11.3 數(shù)論
11.3.1 模運算
11.3.2 素數(shù)
11.3.3 最大公因子
11.3.4 求模逆元
11.3.5 求系數(shù)
11.3.6 費爾馬小定理
11.3.7 歐拉φ函數(shù)
11.3.8 中國剩余定理
11.3.9 二次剩余
11.3.10 勒讓德符號
11.3.11 雅可比符號
11.3.12 Blum整數(shù)
11.3.13 生成元
11.3.14 伽羅瓦域中的計算
11.4 因子分解
11.5 素數(shù)的產(chǎn)生
11.5.1 Solovag-Strassen
11.5.2 Lehmann
11.5.3 Rabin-Miller
11.5.4 實際考慮
11.5.5 強素數(shù)
11.6 有限域上的離散對數(shù)
第12章 數(shù)據(jù)加密標準
12.1 背景
12.1.1 標準的開發(fā)
12.1.2 標準的采用
12.1.3 DES設備的鑒定和認證
12.1.4 1987年的標準
12.1.5 1993年的標準
12.2 DES的描述
12.2.1 算法概要
12.2.2 初始置換
12.2.3 密鑰置換
12.2.4 擴展置換
12.2.5 S盒代替
12.2.6 P盒置換
12.2.7 末置換
12.2.8 DES解密
12.2.9 DES的工作模式
12.2.10 DES的硬件和軟件實現(xiàn)
12.3 DES的安全性
12.3.1 弱密鑰
12.3.2 補密鑰
12.3.3 代數(shù)結構
12.3.4 密鑰的長度
12.3.5 迭代的次數(shù)
12.3.6 S盒的設計
12.3.7 其他結論
12.4 差分及線性分析
12.4.1 差分密碼分析
12.4.2 相關密鑰密碼分析
12.4.3 線性密碼分析
12.4.4 未來的方向
12.5 實際設計準則
12.6 DES的各種變型
12.6.1 多重DES
12.6.2 使用獨立子密鑰的DES
12.6.3 DESX
12.6.4 CRYPT(3)
12.6.5 GDES
12.6.6 更換S盒的DES
12.6.7 RDES
12.6.8 snDES
12.6.9 使用相關密鑰S盒的DES
12.7 DES現(xiàn)今的安全性
第13章 其他分組密碼算法
13.1 Lucifer算法
13.2 Madryga算法
13.2.1 Madryga的描述
13.2.2 Madryga的密碼分析
13.3 NewDES算法
13.4 FEAL算法
13.4.1 FEAL的描述
13.4.2 FEAL的密碼分析
13.4.3 專利
13.5 REDOC算法
13.5.1 REDOC Ⅲ
13.5.2 專利和許可證
13.6 LOKI算法
13.6.1 LOKI
13.6.2 LOKI91的描述
13.6.3 LOKI91的密碼分析
13.6.4 專利和許可證
13.7 Khufu和Khafre算法
13.7.1 Khufu
13.7.2 Khafre
13.7.3 專利
13.8 RC2算法
13.9 IDEA算法
13.9.1 IDEA
13.9.2 IDEA的描述
13.9.3 IDEA的速度
13.9.4 IDEA的密碼分析
13.9.5 IDEA的操作方式和變型
13.9.6 敬告使用者
13.9.7 專利和許可證
13.10 MMB算法
13.11 CA-1.1算法
13.12 Skipjack算法
第14章 其他分組密碼算法(續(xù))
14.1 GOST算法
14.1.1 GOST的描述
14.1.2 GOST的密碼分析
14.2 CAST算法
14.3 Blowfish算法
14.3.1 Blowfish的描述
14.3.2 Blowfish的安全性
14.4 SAFER算法
14.4.1 SAFER K-64的描述
14.4.2 SAFER K-
14.4.3 SAFER K-64的安全性
14.5 3-Way算法
14.6 Crab算法
14.7 SXAL8/MBAL算法
14.8 RC5算法
14.9 其他分組密碼算法
14.10 分組密碼設計理論
14.10.1 Feistel網(wǎng)絡
14.10.2 簡單關系
14.10.3 群結構
14.10.4 弱密鑰
14.10.5 強的抗差分攻擊和線性攻擊
14.10.6 S盒的設計
14.10.7 設計分組密碼
14.11 使用單向散列函數(shù)
14.11.1 Karn
14.11.2 Luby-Rackoff
14.11.3 消息摘要密碼
14.11.4 基于單向散列函數(shù)的密碼安全性
14.12 分組密碼算法的選擇
第15章 組合分組密碼
15.1 雙重加密
15.2 三重加密
15.2.1 用兩個密鑰進行三重加密
15.2.2 用三個密鑰進行三重加密
15.2.3 用最小密鑰進行三重加密
15.2.4 三重加密模式
15.2.5 三重加密的變型
15.3 加倍分組長度
15.4 其他多重加密方案
15.4.1 雙重OFB/計數(shù)器
15.4.2 ECB+OFB
15.4.3 xDESi
15.4.4 五重加密
15.5 縮短CDMF密鑰
15.6 白化
15.7 級聯(lián)多重加密算法
15.8 組合多重分組算法
第16章 偽隨機序列發(fā)生器和序列密碼
16.1 線性同余發(fā)生器
16.2 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
16.3 序列密碼的設計與分析
16.3.1 線性復雜性
16.3.2 相關免疫性
16.3.3 其他攻擊
16.4 使用LFSR的序列密碼
16.4.1 Geffe發(fā)生器
16.4.2 推廣的Geffe發(fā)生器
16.4.3 Jennings發(fā)生器
16.4.4 Beth-Piper停走式發(fā)生器
16.4.5 交錯停走式發(fā)生器
16.4.6 雙側停走式發(fā)生器
16.4.7 門限發(fā)生器
16.4.8 自采樣發(fā)生器
16.4.9 多倍速率內(nèi)積式發(fā)生器
16.4.10 求和式發(fā)生器
16.4.11 DNRSG
16.4.12 Gollmann級聯(lián)
16.4.13 收縮式發(fā)生器
16.4.14 自收縮式發(fā)生器
16.5 A5算法
16.6 Hughes XPD/KPD算法
16.7 Nanoteq算法
16.8 Rambutan算法
16.9 附加式發(fā)生器
16.9.1 Fish發(fā)生器
16.9.2 Pike發(fā)生器
16.9.3 Mush發(fā)生器
16.10 Gifford算法
16.11 M算法
16.12 PKZIP算法
第17章 其他序列密碼和真隨機序列發(fā)生器
17.1 RC4算法
17.2 SEAL算法
17.2.1 偽隨機函數(shù)族
17.2.2 SEAL的描述
17.2.3 SEAL的安全性
17.2.4 專利和許可證
17.3 WAKE算法
17.4 帶進位的反饋移位寄存器
17.5 使用FCSR的序列密碼
17.5.1 級聯(lián)發(fā)生器
17.5.2 FCSR組合發(fā)生器
17.5.3 LFSR/FCSR加法/奇偶級聯(lián)
17.5.4 交錯停走式發(fā)生器
17.5.5 收縮式發(fā)生器
17.6 非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
17.7 其他序列密碼
17.7.1 Pless發(fā)生器
17.7.2 蜂窩式自動發(fā)生器
17.7.3 1/p發(fā)生器
17.7.4 crypt(1)
17.7.5 其他方案
17.8 序列密碼設計的系統(tǒng)理論方法
17.9 序列密碼設計的復雜性理論方法
17.9.1 Shamir偽隨機數(shù)發(fā)生器
17.9.2 Blum-Micali發(fā)生器
17.9.3 RSA
17.9.4 Blum、Blum和Shub
17.10 序列密碼設計的其他方法
17.10.1 Rip van Winkle密碼
17.10.2 Diffie隨機序列密碼
17.10.3 Maurer隨機序列密碼
17.11 級聯(lián)多個序列密碼
17.12 選擇序列密碼
17.13 從單個偽隨機序列發(fā)生器產(chǎn)生多個序列
17.14 真隨機序列發(fā)生器
17.14.1 RAND表
17.14.2 使用隨機噪聲
17.14.3 使用計算機時鐘
17.14.4 測量鍵盤反應時間
17.14.5 偏差和相關性
17.14.6 提取隨機性
第18章 單向散列函數(shù)
18.1 背景
18.1.1 單向散列函數(shù)的長度
18.1.2 單向散列函數(shù)綜述
18.2 Snefru算法
18.3 N-Hash算法
18.4 MD4算法
18.5 MD5算法
18.5.1 MD5的描述
18.5.2 MD5的安全性
18.6 MD2算法
18.7 安全散列算法
18.7.1 SHA的描述
18.7.2 SHA的安全性
18.8 RIPE-MD算法
18.9 HAVAL算法
18.10 其他單向散列函數(shù)
18.11 使用對稱分組算法的單向散列函數(shù)
18.11.1 散列長度等于分組長度的方案
18.11.2 改進的Davies-Meyer
18.11.3 Preneel-Bosselaers-Govaerts-Vandewalle
18.11.4 Quisquater-Girault
18.11.5 LOKI雙分組
18.11.6 并行Davies-Meyer
18.11.7 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Davies-Meyer
18.11.8 MDC-2和MDC-
18.11.9 AR散列函數(shù)
18.11.10 GOST散列函數(shù)
18.11.11 其他方案
18.12 使用公開密鑰算法
18.13 選擇單向散列函數(shù)
18.14 消息鑒別碼
18.14.1 CBC-MAC
18.14.2 消息鑒別算法
18.14.3 雙向MAC
18.14.4 Jueneman方法
18.14.5 RIPE-MAC
18.14.6 IBC-Hash
18.14.7 單向散列函數(shù)MAC
18.14.8 序列密碼MAC
第19章 公開密鑰算法
19.1 背景
19.2 背包算法
19.2.1 超遞增背包
19.2.2 由私人密鑰產(chǎn)生公開密鑰
19.2.3 加密
19.2.4 解密
19.2.5 實際的實現(xiàn)方案
19.2.6 背包的安全性
19.2.7 背包變型
19.2.8 專利
19.3 RSA算法
19.3.1 RSA的硬件實現(xiàn)
19.3.2 RSA的速度
19.3.3 軟件加速
19.3.4 RSA的安全性
19.3.5 對RSA的選擇密文攻擊
19.3.6 對RSA的公共模數(shù)攻擊
19.3.7 對RSA的低加密指數(shù)攻擊
19.3.8 對RSA的低解密指數(shù)攻擊
19.3.9 經(jīng)驗
19.3.10 對RSA的加密和簽名攻擊
19.3.11 標準
19.3.12 專利
19.4 Pohlig-Hellman算法
19.5 Rabin算法
19.6 ElGamal算法
19.6.1 ElGamal簽名
19.6.2 ElGamal加密
19.6.3 速度
19.6.4 專利
19.7 McEliece算法
19.8 橢圓曲線密碼系統(tǒng)
19.9 LUC算法
19.10 有限自動機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
第20章 公開密鑰數(shù)字簽名算法
20.1 數(shù)字簽名算法
20.1.1 對通告的反應
20.1.2 DSA的描述
20.1.3 快速預計算
20.1.4 DSA的素數(shù)產(chǎn)生
20.1.5 使用DSA的ElGamal加密
20.1.6 使用DSA的RSA加密
20.1.7 DSA的安全性
20.1.8 攻擊k
20.1.9 公共模數(shù)的危險
20.1.10 DSA中的閾下信道
20.1.11 專利
20.2 DSA的變型
20.3 GOST數(shù)字簽名算法
20.4 離散對數(shù)簽名方案
20.5 Ong-Schnorr-Shamir簽名方案
20.6 ESIGN簽名方案
20.6.1 ESIGN的安全性
20.6.2 專利
20.7 細胞自動機
20.8 其他公開密鑰算法
第21章 鑒別方案
21.1 Feige-Fiat-Shamir算法
21.1.1 簡化的Feige-Fiat-Shamir身份鑒別方案
21.1.2 Feige-Fiat-Shamir身份鑒別方案
21.1.3 例子
21.1.4 加強方案
21.1.5 Fiat-Shamir簽名方案
21.1.6 改進的Fiat-Shamir簽名方案
21.1.7 其他加強方案
21.1.8 Ohta-Okamoto身份鑒別方案
21.1.9 專利
21.2 Guillou-Quisquater算法
21.2.1 Guillou-Quisquater身份鑒別方案
21.2.2 Guillou-Quisquater數(shù)字簽名方案
21.2.3 多重簽名
21.3 Schnorr算法
21.3.1 鑒別協(xié)議
21.3.2 數(shù)字簽名協(xié)議
21.3.3 專利
21.4 將身份鑒別方案轉為數(shù)字簽名方案
第22章 密鑰交換算法
22.1 Diffie-Hellman算法
22.1.1 三方或多方Diffie-Hellman
22.1.2 擴展Diffie-Hellman
22.1.3 Hughes
22.1.4 不用交換密鑰的密鑰交換
22.1.5 專利
22.2 站間協(xié)議
22.3 Shamir的三次傳遞協(xié)議
22.4 COMSET協(xié)議
22.5 加密密鑰交換
22.5.1 基本EKE協(xié)議
22.5.2 用RSA實現(xiàn)EKE
22.5.3 用ElGamal實現(xiàn)EKE
22.5.4 用Diffie-Hellman實現(xiàn)EKE
22.5.5 加強的EKE
22.5.6 擴充的EKE
22.5.7 EKE的應用
22.6 加強的密鑰協(xié)商
22.7 會議密鑰分發(fā)和秘密廣播
22.7.1 會議密鑰分發(fā)
22.7.2 Tatebayashi-Matsuzaki-Newman
第23章 協(xié)議的專用算法
23.1 多重密鑰的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
23.2 秘密共享算法
23.2.1 LaGrange插值多項式方案
23.2.2 矢量方案
23.2.3 Asmuth-Bloom
23.2.4 Kamin-Greene-Hellman
23.2.5 高級門限方案
23.2.6 有騙子情況下的秘密共享
23.3 閾下信道
23.3.1 Ong-Schnorr-Shamir
23.3.2 ElGamal
23.3.3 ESIGN
23.3.4 DSA
23.3.5 挫敗DSA閾下信道
23.3.6 其他方案
23.4 不可抵賴的數(shù)字簽名
23.5 指定的確認者簽名
23.6 用加密數(shù)據(jù)計算
23.7 公平的硬幣拋擲
23.7.1 利用平方根的硬幣拋擲
23.7.2 利用模p指數(shù)運算的硬幣拋擲
23.7.3 利用Blum整數(shù)的硬幣拋擲
23.8 單向累加器
23.9 秘密的全或無泄露
23.10 公正和故障保險密碼系統(tǒng)
23.10.1 公正的Diffie-Hellman
23.10.2 故障保險的Diffie-Hellman
23.11 知識的零知識證明
23.11.1 離散對數(shù)的零知識證明
23.11.2 破譯RSA能力的零知識證明
23.11.3 n是一個Blum整數(shù)的零知識證明
23.12 盲簽名
23.13 不經(jīng)意傳輸
23.14 保密的多方計算
23.15 概率加密
23.16 量子密碼學
第四部分 真實世界
第24章 實現(xiàn)方案實例
24.1 IBM秘密密鑰管理協(xié)議
24.2 MITRENET
24.3 ISDN
24.3.1 密鑰
24.3.2 呼叫
24.4 STU-Ⅲ
24.5 Kerberos
24.5.1 Kerberos模型
24.5.2 Kerberos工作原理
24.5.3 憑證
24.5.4 Kerberos第5版消息
24.5.5 最初票據(jù)的獲取
24.5.6 服務器票據(jù)的獲取
24.5.7 服務請求
24.5.8 Kerberos第4版
24.5.9 Kerberos的安全性
24.5.10 許可證
24.6 KryptoKnight
24.7 SESAME
24.8 IBM通用密碼體系
24.9 ISO鑒別框架
24.9.1 證書
24.9.2 鑒別協(xié)議
24.10 保密性增強郵件
24.10.1 PEM的有關文件
24.10.2 證書
24.10.3 PEM的消息
24.10.4 PEM的安全性
24.10.5 TIS/PEM
24.10.6 RIPEM
24.11 消息安全協(xié)議
24.12 Pretty Good Privacy
24.13 智能卡
24.14 公開密鑰密碼學標準
24.15 通用電子支付系統(tǒng)
24.16 Clipper
24.17 Capstone
24.18 AT&T 3600型電話保密設備
第25章 政治
25.1 國家安全局
25.2 國家計算機安全中心
25.3 國家標準技術所
25.4 RSA數(shù)據(jù)安全有限公司
25.5 公開密鑰合作商
25.6 國際密碼研究協(xié)會
25.7 RACE完整性基本評估
25.8 對歐洲的有條件訪問
25.9 ISO/IEC
25.10 專業(yè)人員、公民自由和工業(yè)組織
25.10.1 電子秘密信息中心
25.10.2 電子戰(zhàn)線基金會
25.10.3 計算機協(xié)會
25.10.4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
25.10.5 軟件出版商協(xié)會
25.11 sci.crypt
25.12 Cypherpunks
25.13 專利
25.14 美國出口法規(guī)
25.15 其他國家的密碼進出口
25.16 合法性問題
附錄A 源代碼
參考文獻
Matt Blaze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