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自然科學物理學新千年版費恩曼物理學講義(第1卷)

新千年版費恩曼物理學講義(第1卷)

新千年版費恩曼物理學講義(第1卷)

定 價:¥98.00

作 者: (美)費恩曼,(美)萊頓,(美)桑茲 著,鄭永令 等譯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7816363 出版時間: 2013-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5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費恩曼物理學講義》是迄今最為經(jīng)典、最為成功的物理學教材,也可以作為(高級的)科普讀物。本書自50年前出版以來,好評不斷。多次重新修訂。2010年,編者根據(jù)50年來世界各國在閱讀和使用本書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對全書的錯誤進行了全面訂正,這就是新千年版的由來。本書正是根據(jù)新千年版翻譯的,除了與原著保持一致,在中譯文字上也做了修正,使之閱讀起來更為流暢。費恩曼(R.P.Feynman),1942年在普林斯頓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康奈爾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任教。1965年,因他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工作和朝永振一郎及施溫格(J.Schwinger)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作者萊頓和桑茲是費恩曼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同事。理查德.費恩曼是量子領域的開拓者,他不僅因獲得諾貝爾獎聞名于世,也是嫻熟的無線電修理工、巧妙的保險柜密碼破解高手、優(yōu)雅的舞蹈家和手鼓演奏者以及神秘的瑪雅象形文字破譯者。他的世界里充滿了好奇,是一個典型的經(jīng)驗主義者。關于他的軼事甚多,流傳最廣的莫過于他在美國國會上用一杯冰水和一直橡皮環(huán)向公眾展示了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的原因。費恩曼有一種特殊能力,能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表達復雜的原理;能用巧妙地類比呈現(xiàn)深刻的物理思想。在他獲得的諸多獎項和各種頭銜中,最讓他自豪的是1972年獲得的奧斯特教育獎章。他的講課錄音,那些曾經(jīng)看似深奧的物理原理用風趣的比喻和幽默的言辭表達出來,如今被整理成這三卷《費恩曼物理學講義》《新千年版:費恩曼物理學講義(第1卷)》共分三卷,第1卷包括力學、相對論、光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熱力學、波等。全書對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的講解不僅生動清晰,通俗易懂,而且特別注重從物理上作出深刻的敘述。由于全書是根據(jù)課堂講授的錄音整理編輯的,它在一定程度保留了費恩曼講課的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獨特風格。

作者簡介

  費恩曼(R.P.Feynman)1918年生于布魯克林區(qū),1942年在普林斯頓獲得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在洛斯阿拉莫斯,盡管當時他還很年輕,但已在曼哈頓計劃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以后,他在康奈爾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任教。1965年,因他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工作和朝永振一郎及施溫格(J.Schwinger)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圖書目錄

第1章 原子的運動
§1—1 引言
§1—2 物質(zhì)是原子構(gòu)成的
§1—3 原子過程
§1—4 化學反應
第2章 基本物理
§2—1 引言
§2—2 1920年以前的物理學
§2—3 量子物理學
§2—4 原子核與粒子
第3章 物理學與其他科學的關系
§3—1 引言
§3—2 化學
§3—3 生物學
§3—4 天文學
§3—5 地質(zhì)學
§3—6 心理學
§3—7 情況何以會如此
第4章 能量守恒
§4—1 什么是能量
§4—2 重力勢能
§4—3 動能
§4—4 能量的其他形式
第5章 時間與距離
§5—1 運動
§5—2 時間
§5—3 短的時間
§5—4 長的時間
§5—5 時間的單位和標準
§5—6 長的距離
§5—7 短的距離
第6章 概率
§6—1 機會和可能性
§6—2 漲落
§6—3 無規(guī)行走
§6—4 概率分布
§6—5 不確定性原理
第7章 萬有引力理論
§7—1 行星運動
§7—2 開普勒定律
§7—3 動力學的發(fā)展
§7—4 牛頓引力定律
§?—5 萬有引力
§7—6 卡文迪什實驗
§7—7 什么是引力
§7—8 引力與相對論
第8章 運動
§8—1 運動的描述
§8—2 速率
§8—3 速率作為導數(shù)
§8—4 距離作為積分
§8—5 加速度
第9章 牛頓的動力學定律
§9—1 動量和力
§9—2 速率與速度
§9—3 速度、加速度以及力的分量
§9—4 什么是力
§9—5 動力學方程的含義
§9—6 方程的數(shù)值解
§9—7 行星運動
第10章 動量守恒
§10—1 牛頓第三定律
§10—2 動量守恒
§10—3 動量是守恒的
§10—4 動量和能量
§10—5 相對論性動量
第11章 矢量
§11—1 物理學中的對稱性
§11—2 平移
§11—3 轉(zhuǎn)動
§11—4 矢量
§11—5 矢量代數(shù)
§11—6 牛頓定律的矢量表示法
§11—7 矢量的標積
第12章 力的特性
§12—1 什么是力
§12—2 摩擦力
§12—3 分子力
§12—4 基本力、場
§12—5 贗力
§12—6 核力
第13章 功與勢能(上)
§13—1 落體的能量
§13—2 萬有引力所作的功
§13—3 能量的求和
§13—4 巨大物體的引力場
第14章 功與勢能(下)
§14—1 功
§14—2 約束運動
§14—3 保守力
§14—4 非保守力
§14—5 勢與場
第15章 狹義相對論
§15—1 相對性原理
§15—2 洛倫茲變換
§15—3 邁克耳遜—莫雷實驗
§15—4 時間的變換
§15—5 洛倫茲收縮
§15—6 同時性
§15—7 四維矢量
§15—8 相對論動力學
§15—9 質(zhì)能相當性
第16章 相對論中的能量與動量
§16—1 相對論與哲學家
§16—2 孿生子佯謬
§16—3 速度的變換
§16—4 相對論性質(zhì)量
§16—5 相對論性能量
第17章 時空
§17—1 時空幾何學
§17—2 時空間隔
§17—3 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
§17—4 四維矢量的進一步討論
§17—5 四維矢量代數(shù)
第18章 二維空間中的轉(zhuǎn)動
§18—1 質(zhì)心
§18—2 剛體的轉(zhuǎn)動
§18—3 角動量
§18—4 角動量守恒
第19章 質(zhì)心、轉(zhuǎn)動慣量
§19—1 質(zhì)心的性質(zhì)
§19—2 質(zhì)心位置的確定
§19—3 轉(zhuǎn)動慣量的求法
§19—4 轉(zhuǎn)動動能
第20章 空間轉(zhuǎn)動
§20—1 三維空間中的轉(zhuǎn)矩
§20—2 用叉積表示的轉(zhuǎn)動方程式
§20—3 回轉(zhuǎn)儀
§20—4 固體的角動量
第21章 諧振子
§21—1 線性微分方程
§21—2 諧振子
§21—3 簡諧運動和圓周運動
§21—4 初始條件
§21—5 受迫振動
第22章 代數(shù)學
§22—1 加法和乘法
§22—2 逆運算
§22—3 抽象和推廣
§22—4 無理數(shù)的近似計算
§22—5 復數(shù)
§22—6 虛指數(shù)
第23章 共振
§23—1 復數(shù)和簡諧運動
§23—2 有阻尼的受迫振子
§23—3 電共振
§23—4 自然界中的共振現(xiàn)象
第24章 瞬變態(tài)
§24—1 振子的能量
§24—2 阻尼振動
§24—3 電瞬變態(tài)
第25章 線性系統(tǒng)及其綜述
§25—1 線性微分方程
§25—2 解的疊力口
§25—3 線性系統(tǒng)中的振動
§25—4 物理學中的類比
§25—5 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阻抗
第26章 光學:最短時間原理
§26—1 光
§26—2 反射與折射
§26—3 費馬最短時間原理
§26—4 費馬原理的應用
§26—5 費馬原理的更精確表述
§26—6 最短時間原理是怎樣起作用的
第27章 幾何光學
§27—1 引言
§27—2 球面的焦距
§27—3 透鏡的焦距
§27—4 放大率
§27—5 透鏡組
§27—6 像差
§27—7 分辨本領
第28章 電磁輻射
§28—1 電磁學
§28—2 輻射
§28—3 偶極輻射子
§28—4 干涉
第29章 干涉
§29—1 電磁波
§29—2 輻射的能量
§29—3 正弦波
§29—4 兩個偶極輻射子
§29—5 干涉的數(shù)學
第30章 衍射
§30—1 n個相同振子的合振幅
§30—2 衍射光柵
§30—3 光柵的分辨本領
§30—4拋物形天線
§30—5 彩色薄膜、晶體
§30—6 不透明屏的衍射
§30—7 振蕩電荷組成的平面所產(chǎn)生的場
第31章 折射率的起源
§31—1 折射率
§31—2 物質(zhì)引起的場
§31—3 色散
§31—4 吸收
§31—5 電波所攜帶的能量
§31—6 屏的衍射
第32章 輻射阻尼、光的散射
§32—1 輻射電阻
§32—2 臺皂量輻射率
§32—3 輻射阻尼
§32—4 獨立的輻射源
§32—5 光的散射
第33章 偏振
§33—1 光的電矢量
§33—2 散射光的偏振性
§33—3 雙折射
§33—4 起偏振器
§33—5 旋光性
§33—6 反射光的強度
§33—7 反常折射
第34章 輻射中的相對論性效應
§34—1 運動輻射源
§34—2 求“表觀”運動
§34—3 同步輻射
§34—4 宇宙中的同步輻射
§34—5 軔致輻射
§34—6 多普勒效應
§34—7 w、k四元矢量
§34—8 光行差
§34—9 光的動量
第35章 色視覺
§35—1 人眼
§35—2 顏色依賴于光的強度
§35—3 色感覺的測量
§35—4 色品圖
§35—5 色視覺的機制
§35—6 色視覺的生理化學
第36章 視覺的機制
§36—1 顏色的感覺
§36—2 眼睛的生理學
§36—3 視桿細胞
§36—4 (昆蟲的)復眼
§36—5 其他的眼睛
§36—6 視覺的神經(jīng)學
第37章 量子行為
§37—1 原子力學
§37—2 子彈實驗
§37—3 波的實驗
§37—4 電子的實驗
§37—5 電子波的干涉
§37—6 追蹤電子
§37—7 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37—8 不確定性原理
第38章 波動觀點與粒子觀點的關系
§38—1 概率波幅
§38—2 位置與動量的測量
§38—3 晶體衍射
§38—4 原子的大小
§38—5 能級
§38—6 哲學含義
第39章 氣體分子動理論
§39—1 物質(zhì)的性質(zhì)
§39—2 氣體的壓強
§39—3 輻射的壓縮性
§39—4 溫度和動能
§39—5 理想氣體定律
第40章 統(tǒng)計力學原理
§40—1 大氣的指數(shù)變化律
§40—2 玻爾茲曼定律
§40—3 液體的蒸發(fā)
§40—4 分子的速率分布
§40—5 氣體比熱
§40—6 經(jīng)典物理的失敗
第41章 布朗運動
§41—1 能量均分
§41—2 輻射的熱平衡
§41—3 能量均分與量子振子
§41—4 無規(guī)行走
第42章 分子動理論的應用
§42—1 蒸發(fā)
§42—2 熱離子發(fā)射
§42—3 熱電離
§42—4 化學動力學
§42—5 愛因斯坦輻射律
第43章 擴散
§43—1 分子間的碰撞
§43—2 平均自由程
§43—3 漂移速率
§43—4 離子電導率
§43—5 分子擴散
§43—6 熱導率
第44章 熱力學定律
§44—1 熱機、第一定律
§44—2 第二定律
§44—3 可逆機
§44—4 理想熱機的效率
§44—5 熱力學溫度
§44—6 熵
第45章 熱力學示例
§45—1 內(nèi)能
§45—2 應用
§45—3 克勞修斯—克拉珀龍方程
第46章 棘輪和掣爪
§46—1 棘輪是怎樣工作的
§46—2 作為熱機的棘輪
§46—3 力學中的可逆性
§46—4 不可逆性
§46—5 序與熵
第47章 聲、波動方程
§47—1 波
§47—2 聲的傳播
§47—3 波動方程
§47—4 波動方程的解
§47—5 聲速
第48章 拍
§48—1 兩列波的相加
§48—2 拍符和調(diào)制
§48—3 旁頻帶
§48—4 定域波列
§48—5 粒子的概率幅
§48—6 三維空間的波
§48—7 簡正模式
第49章 波模
§49—1 波的反射
§49—2 具有固有頻率的約束波
§49—3 二維波模
§49—4 耦合擺
§49—5 線性系統(tǒng)
第50章 諧波
§50—1 樂音
§50—2 傅里葉級數(shù)
§50—3 音色與諧和
§50—4 傅里葉系數(shù)
§50—5 臺皂量定理
§50—6 非線性響應
第51章 波
§51—1 舷波
§51—2 沖擊波
§51—3 固體中的波
§51—4 表面波
第52章 物理定律的對稱性
§52—1 對稱操作
§52—2 空間與時間的對稱性
§52—3 對稱性與守恒定律
§52—4 鏡面反射
§52—5 極矢量與軸矢量
§52—6 哪一只是右手
§52—7 宇稱不守恒
§52—8 反物質(zhì)
§52—9 對稱破缺
索引
附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