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篇 退化森林土壤的生態(tài)修復
第1章 森林植被恢復與水土保持
1.1 森林植被恢復對降雨再分配的影響
1.1.1 林冠層截流對降雨的影響
1.1.2 森林凋落物對降雨的攔蓄
1.1.3 林地土壤水分的再分配
1.2 森林植被恢復對水土流失過程的影響
1.2.1 降雨與坡面徑流出現(xiàn)率
1.2.2 植被覆蓋類型與坡面徑流滯后時間
1.2.3 植被恢復與坡面徑流量
1.2.4 植被恢復與坡面產沙
1.3 森林植被恢復對小流域產流、產沙的影響
1.3.1 降雨與小流域產流
1.3.2 次降雨與小流域產流
1.3.3 植被恢復對坡面與溝道徑流及產沙關系的影響
l.3.4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小流域產流、產沙情況
1.4 森林植被恢復對土壤養(yǎng)分流失的影響
1.4.1 植被恢復對土壤坡面養(yǎng)分流失的影響
1.4.2 植被恢復對小流域溝道養(yǎng)分流失的影響
1.4.3 小流域溝道泥沙養(yǎng)分流失特征
1.4.4 徑流和泥沙中的養(yǎng)分流失比較
1.4.5 坡面溝道養(yǎng)分流失的比較
1.5 森林植被恢復的土壤改良效應
1.5.1 植被恢復對土壤容重、孔隙度及水分狀況的影響
1.5.2 植被恢復對土壤養(yǎng)分狀況的影響
1.5.3 植被恢復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1.5.4 植被恢復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第2章 森林土壤酸化及其生態(tài)修復
2.1 森林土壤酸化
2.1.1 酸化過程和脫酸過程
2.1.2 森林土壤的酸化過程
2.1.3 森林土壤酸化的特征
2.2 森林土壤酸化原因
2.2.1 酸沉降對土壤酸化的影響
2.2.2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潛在的酸化過程
2.2.3 氮周轉測定
2.3 森林土壤酸化負面效應
2.3.1 森林生長衰退和鋁毒害閾值
2.3.2 鋁對林木正常代謝與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2.4 森林土壤酸化生態(tài)修復
2.4.1 外源鈣、磷、氮對鋁脅迫下杉木幼苗生長影響的調控研究
2.4.2 杉木人工混交林對鋁毒害的緩解作用
第二篇 森林凋落物及土壤有機質
第3章 森林凋落物的積累與分解速率
3.1 森林凋落物及其生態(tài)意義
3.2 森林凋落物研究方法
3.2.1 凋落量的研究方法
3.2.2 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方法
3.3 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及其分解動態(tài)
3.3.1 凋落物產量和養(yǎng)分歸還量
3.3.2 凋落物的分解
3.4 森林土壤有機質水平
3.4.1 森林土壤有機物質的氧化速率
3.4.2 森林土壤有機質水平估計
第4章 森林土壤有機質組分
4.1 土壤有機質組分劃分
4.1.1 可溶性有機質
4.1.2 微生物量有機質
4.1.3 活性有機質
4.1.4 腐殖質
4.1.5 輕組有機質
4.1.6 顆粒有機質
4.2 不同間伐強度人工云杉林土壤有機質組分響應
4.2.1 不同間伐強度對人工云杉林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影響
4.2.2 不同間伐強度對人工云杉林土壤可溶性有機質含量的影響
4.2.3 不同間伐強度對人工云杉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響
4.2.5 不同間伐強度對人工云杉林土壤顆粒有機質含量的影響
4.2.6 不同間伐強度對人工云杉林土壤輕組有機碳含量的影響
第三篇 林木根系研究
第5章 林木細根及其周轉
5.1 林木細根及其生態(tài)意義
5.1.1 林木細根的界定
5.1.2 細根的生態(tài)功能
5.1.3 林木細根研究現(xiàn)狀
5.2 細根研究方法
5.2.1 細根采集方法
5.2.2 細根測定方法
5.2.3 細根分解研究方法
5.3 細根分枝特性與垂直分布特征
5.3.1 細根分枝特性
5.3.2 細根特征值垂直分布
5.3.3 細根特征值垂直分布模擬方程
5.4 細根生物量及其空間分布格局
5.4.1 細根和草根生物量動態(tài)
5.4.2 細根生物量垂直分布
5.4.3 細根水平分布動態(tài)
5.4.4 細根和草根的空間分布格局
5.5 細根養(yǎng)分動態(tài)及其與土壤養(yǎng)分有效性的關系
5.5.1 細根N動態(tài)與土壤速效N的相關性
5.5.2 細根K動態(tài)與土壤速效K的相關性
5.5.3 細根P動態(tài)與土壤有效P的相關性
5.5.4 細根Ca動態(tài)與土壤交換性Ca的相關性
5.6 細根衰老過程中養(yǎng)分內循環(huán)及其對施肥的響應
5.6.1 細根衰老過程中N濃度變化
5.6.2 細根衰老過程中P濃度變化
5.6.3 細根衰老過程中K濃度變化
5.6.4 細根衰老過程中Ca濃度變化
5.6.5 施肥對細根養(yǎng)分狀況的影響
5.6.6 細根衰老過程中的養(yǎng)分內循環(huán)
5.7 細根分解及其養(yǎng)分釋放
5.7.1 細根(草根)分解速率
5.7.2 影響細根(草根)分解的質量指標
5.7.3 細根(草根)分解過程中物質含量變化
5.7.4 細根(草根)分解過程中養(yǎng)分釋放
5.7.5 細根分解過程中土壤養(yǎng)分的變化
5.8 細根周轉及養(yǎng)分歸還
5.8.1 細根現(xiàn)存量及月動態(tài)
5.8.2 細根生產量和周轉
5.8.3 細根分解養(yǎng)分歸還量估計
第四篇 森林土壤研究法研究
第6章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與排放
6.1 自然界的碳循環(huán)
6.2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
6.2.1 森林生物量碳庫
6.2.2 森林土壤有機碳庫
6.3 土壤呼吸及其測定方法
6.3.1 土壤呼吸
6.3.2 土壤呼吸組分測定方法
6.3.3 土壤呼吸的影響因素
第7章 森林土壤的濕度和溫度狀況
7.1 森林土壤濕度狀況
7.1.1 森林土壤濕度測定方法
7.1.2 土壤濕度重復測定次數(shù)
7.1.3 土壤水能量及其移動性能
7.1.4 土壤水勢與土壤濕度的相關關系
7.2 森林土壤的溫度狀況
7.2.1 土壤溫/濕度記錄器簡介與安裝
7.2.2 土壤溫度動態(tài)數(shù)據收集與處理
7.2.3 川西高山云杉林土壤的濕度與溫度
7.2.4 土壤空氣相對濕度與土壤濕度的相關關系
第8章 森林土壤養(yǎng)分狀況研究法
8.1 土壤中養(yǎng)分的保蓄方式
8.2 土壤養(yǎng)分的供應容量與供應強度
8.2.1 養(yǎng)分的供應容量
8.2.2 養(yǎng)分的供應強度
8.3 土壤溶液
8.3.1 負壓滲漏計的構造
8.3.2 負壓滲漏計的洗滌與野外安裝
8.3.3 土壤溶液樣品采集與貯存
8.4 平衡土壤溶液
8.4.1 方法原理
8.4.2 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