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基督徒與儒家倫理:豫西李村教會個案研究》按照己一五倫一五倫之外的順序,考察了李村普通村民與基督徒在自我、五倫內及五倫之外關系建構上的不同展示與表達。倫理的轉型與自我的變遷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宗族的弱化、家庭結構的核心化,個體自我中心主義膨脹,傳統(tǒng)時期作為繼嗣續(xù)譜內的自我日益異化為無公德的原子式個體。在道德權威與道德輿論壓力缺席之下,無公德的原子式個體,必然不斷突破倫理底線,造成道德失范的局面。李村個案說明,村民孝道現(xiàn)狀堪憂,儒家孝道倫理已在李村教堂區(qū)域內失去了基礎,只是作為一種需要被激活的倫理之一處于潛伏狀態(tài)。與非基督徒村民的普遍不孝行為相反,李村基督徒相對比較孝順。在基督徒新自我以及分別為圣、與世人相區(qū)分的觀念下,基督徒強調孝順,但所踐行的孝道倫理,卻是以儒家倫理為基礎的。充滿悖論的事實是:鄉(xiāng)村基督教恰恰充當了激活儒家孝道倫理的工具?;浇碳せ盍巳寮覀惱?,但同時也改變了儒家倫理。就五倫之外的倫理而言,儒家比較薄弱,而基督教則較為豐富。李村基督教領袖通過塑造魔鬼、開展屬靈運動、分類治理、樹立榜樣等治理術,樹立了基督徒群體的身份邊界?;浇虃魅撕?,基于信仰而產生的“靈胞”之間的信任,甚至擴展至從未謀面的基督徒,信徒之間建立了超越五倫之外的新型人際關系?;酵姜毺氐娜后w身份促使其培養(yǎng)了博愛、憐憫與寬容精神,逐步改變著當地的某些社會交往規(guī)范。在傳統(tǒng)“積德行善”的公共參與倫理之外,李村教會樹立了新的公共參與倫理。李村教會對內可以促進合作習慣與公共精神之培養(yǎng),對外可以促進國家意識之培養(yǎng),可成為一定程度上富有公共性的社會組織。研究發(fā)現(xiàn),基督徒新自我的確立是基督徒能夠踐履孝行、改變交往規(guī)范及從事公共參與的前提,而“分別為圣”“唯恐羞辱了耶穌的名”“做鹽做光”則是基督徒踐行倫理的動力。基督教并未像韋伯所言的那樣全面塑造基督徒的生活,“區(qū)別于世人”“分別為圣”的邏輯只適用于李村基督徒孝道、“行善”式的公共參與行為,而并未延伸至計劃生育、送禮等行為。在“區(qū)別于世人”“唯恐羞辱了耶穌的名”等基督教觀念的影響下,李村基督徒與世人相區(qū)分的愿望及其指導下的行為,果真將基督徒塑造得與非信徒不一樣,這種不同反而成為其自我的定位和群體身份標志。這樣,在外人看來,基督徒在孝行、社會交往和公共參與方面確實與非信徒不一樣,這是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