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人竹共生的環(huán)境與文明

人竹共生的環(huán)境與文明

人竹共生的環(huán)境與文明

定 價:¥99.00

作 者: 王麗華 著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 文化專題研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8043993 出版時間: 2013-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1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人竹共生的環(huán)境與文明》既以這樣一類自然物種的歷史角色和作用作為敘事主題,即很少牽涉正統(tǒng)史學素來重視的那些軍國大事,像是閑花野草之論;更兼作者的思想能力有限,對許多事象和問題無力進行深度的解說。書中大部分篇幅只是羅列資料和描述史實,恐有堆砌和零散、瑣屑之弊。因此,即便它被讀者寬容地接受為史學著述,至多亦只能算作“另類”的歷史,并不奢望登大雅之堂,人高人法眼。不過,其中抄錄的史料或許可給天下愛竹之士提供一些文獻線索,有些故事亦或許能給讀者們帶來點滴新鮮之感。

作者簡介

  王利,華安徽省宿松縣人。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院副院長、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史研究中心負責人,主要從事中國環(huán)境史、農林史、家庭史及社會生活史研究和教學。1984至1999年先后在北京大學、南京農業(yè)大學和南開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農學碩士和歷史學博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獲得提名列入跨世紀學科帶頭人重點培養(yǎng)計劃,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曾赴韓、德、美、丹麥、瑞典等國訪問研究或擔任客座教授??蒲?、教學成果曾獲教育部一等獎(第二作者)和天津市一、二、三等獎多項。學術兼職有: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農業(yè)歷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農史》、《歷史教學》、《中國環(huán)境與文化》和《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編委,《南開學報》“環(huán)境史研究”欄目主持人。

圖書目錄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中國竹林及其古今變遷
 一、竹子的形態(tài)和特性
 二、當代竹林資源區(qū)劃
 三、古今竹林變遷再探討
 四、古代竹林培育和養(yǎng)護
第二章 古代《竹譜》三種評介
 一、戴凱之《竹譜》
 二、釋贊寧《筍譜》
 三、李衍《竹譜詳錄》
第三章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竹子
 一、食筍風氣與竹筍采掘加工
 二、竹實現(xiàn)象與饑荒中的竹米
 三、竹葉在食物飲料中的妙用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中國竹林及其古今變遷  一、竹子的形態(tài)和特性  二、當代竹林資源區(qū)劃  三、古今竹林變遷再探討  四、古代竹林培育和養(yǎng)護 第二章 古代《竹譜》三種評介  一、戴凱之《竹譜》  二、釋贊寧《筍譜》  三、李衍《竹譜詳錄》 第三章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竹子  一、食筍風氣與竹筍采掘加工  二、竹實現(xiàn)象與饑荒中的竹米  三、竹葉在食物飲料中的妙用  四、竹筒飯、竹箸和鋸竹取火 第四章 古代竹制兵器和植竹為城  一、竹弓弩和竹箭矢  二、竹矛、竹刀和竹槍  三、竹城:一種獨特防御設施 第五章 竹筒利用與南方山區(qū)水利  一、連筒與山區(qū)遠程引水  二、筒車與山區(qū)農田灌溉 第六章 竹子與南方人居環(huán)境變遷  一、比閶竹屋:一段被遺忘的居住史  二、城市、火災與竹屋之消逝  三、庭院種竹與文士雅居的營造 第七章 古代交通史上的竹材利用  一、籃輿的源流  二、簰筏和竹船  三、竹索與浮橋  四、笮橋和溜索 第八章 竹林資源與書寫材料演變  一、“刻竹記事”和“剖竹書簡  二、造紙原料變化與竹紙的起源  三、竹紙業(yè)的發(fā)展及其自然基礎 第九章 竹之聲響:一項另類的環(huán)境史探索  一、聽竹:文人雅趣和審美意象  二、竹樂器的源流、形制和功能 第十章 人與自然的交互詮釋:竹的人化和神化  一、君子比德于竹  二、竹子與魏晉名士風流  三、全德君子形象之建構  四、竹為師友和身與竹化  五、竹靈信仰和圖騰崇拜  結語 青史悠悠——竹子王國的環(huán)境與文明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