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古代史宋史原來可以這樣讀

宋史原來可以這樣讀

宋史原來可以這樣讀

定 價:¥32.80

作 者: 劉觀其 著
出版社: 中國紡織出版社
叢編項: 新鮮讀史系列叢書
標 簽: 歷史 通俗說史

ISBN: 9787506492836 出版時間: 2013-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宋朝(960—1279)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根據(jù)其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又可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太祖建國時為避免重蹈唐朝安史之亂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和宦官亂政的悲劇,遂采取重內(nèi)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影響深遠。一方面宋朝內(nèi)部安定而少有內(nèi)亂,有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與文化的繁榮;另一方面也因此導(dǎo)致武力積弱不敵北方外敵。相對而言,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jīng)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著名史學(xué)家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北緯幂p松的文風、新穎的觀點講述宋朝大歷史,帶領(lǐng)讀者進入富有魅力的宋朝。

作者簡介

  劉觀其,大眾暢銷書作者,代表作有《歷史不忍細看大全集》、《沉思錄(青少版)》、等,策劃《大國醫(yī)》系列,《宋詞是一朵情花》等“悅讀大中國”系列,多部著作雄踞北京西單排行榜兩年之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天子命中定
五代亂世,一個青年迷茫著,不知路在何方。這個青年正是后來的宋太祖趙匡胤,那么是什么改變了這個普通青年的命運呢?是英勇的累累戰(zhàn)績,抑或危難時機的聰明才智?也有人說,他成功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是因為奇異的天象。總而言之,歷史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趙匡胤成功地于陳橋驛發(fā)動了兵變,開了大宋一朝。
亂世青年闖天下
郭威露鋒芒
天下改姓郭
借奇異天象而兵變
點檢變天子
第二章 帝王位難坐
當上了皇帝的趙匡胤并非如常人所想過上優(yōu)越而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反而寢食難安。原來通過非正常手段奪取江山的趙匡胤也怕有一天會有后周末帝一樣的境遇。輾轉(zhuǎn)反側(cè),趙匡胤終于心生一計,召集眾大將,于是上演了杯酒釋兵權(quán)這歷史一幕。然而,對于小心謹慎的趙匡胤來說,這還遠遠不夠,他還要更為縝密地掌握一切大權(quán),那么他又采取了什么行動呢?
醉翁之意不在酒
酒杯再次端起
費盡心思為分權(quán)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天子離奇之死
第三章 掃蕩群雄
自北宋建立起,大統(tǒng)一問題就一直縈繞在北宋皇帝的腦中。趙匡胤利用孟昶沉迷于聲色犬馬之中采取軍事行動,一舉將后蜀收入囊中,后又派潘美收復(fù)了南漢。而宋太宗更是發(fā)出“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的怒喊,于是這位雄心壯志的皇帝親自帶兵奔向南唐。
收后蜀入囊中
紅顏禍水
有功無賞的潘美
出師未捷身先死
軍臨金陵城下
第四章 內(nèi)憂外患
在統(tǒng)一天下、一展雄風后的宋太宗自是得意洋洋,但是過猶不及。不久就發(fā)生了北伐失敗、王小波李順起義,慌忙將起義平定,囂張跋扈的契丹又來侵。面對這一系列的憂患,太宗只是抱著圣賢書,拜佛遵道,而真宗更為離譜,聽從王欽若的建議,偽造天書,試圖用天意和封禪等來彌補心中的恐慌,真是可笑之極。
為榮譽而戰(zhàn)
四川農(nóng)民忍無可忍
恥辱的盟約
偽造天書
第五章 后宮與朝堂之爭
話說宋真宗真是荒唐之極,竟然想偽造天書以服眾,后來更是為丁謂所迷惑,導(dǎo)致君不似君、臣不似臣。而仁宗朝卻是另一番新氣象,這個懷抱夢想的皇帝恰好也遇到了許多能人忠臣,于是一群有志之士高談闊論如何變法以救國,那么這個理想會實現(xiàn)嗎?
不是皇帝勝似皇帝
平民太后
高談闊論真名士
為親母爭名
朋黨之爭
第六章 宋夏逐鹿疆土
就在北宋危機四現(xiàn),矛盾重重之時,黨項民族逐漸興盛,大有向中原發(fā)展之勢。當然,首先它遇到了勁敵吐蕃,由于受到命運的眷顧,李元昊僥幸勝出。但緊接著,他又與北宋開戰(zhàn),爭奪三川口、好水川、琉璃堡、定川,最后誰會笑到最后?
李元昊標新立異創(chuàng)西夏
狹路相逢
再遇強敵
第七章 絕地逢生
遼國一直虎視眈眈南邊的宋朝,澶淵之盟也不能阻止他進攻的步伐。不久,就有跋扈遼使來宋提出歸還關(guān)南十縣這一無禮要求。宋朝聞此誠惶誠恐,最后還是富弼挽救了大局,然而這不得不讓仁宗及其臣子們思考,大宋已落沒到如此地步了嗎?如何重振大宋雄風?
氣勢洶洶的遼使
富弼平息風波
憂國憂民文忠公
七嘴八舌論新政
大筆一揮論朋黨
第八章 江山欲穩(wěn)還亂
想要勵精圖治的宋仁宗卻為變法的結(jié)果而失望,轉(zhuǎn)而沉迷美色,寵信張美人,甚至演了一出荒唐的雙簧。此時正當江山不穩(wěn)卻偏偏人才輩出,如千古留清名的包拯、精明能干的梁適和英勇善戰(zhàn)的狄青。然而歷史總是和人們開玩笑,繼仁宗位的英宗卻心理極度不健康,其行為舉止常常讓人瞠目結(jié)舌。
三角關(guān)系
文彥博名聲大振
帝王家的雙簧
真實的包青天
異才梁適求功名
葬禮之爭
狄青哀憤之死
既卑又亢的英宗
第九章 理想有多遠
當一位有理想的皇帝遇到一位有想法的臣子,歷史是否會因此而改變呢?面對北宋積重難返的種種疑難,神宗既焦慮憂愁又滿心熱血,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會挽救這個走向沒落的王朝,何況又有英才相助,然而事實是否如此順利與簡單呢?
浪子回頭
分庭抗禮為爭名
心懷理想的宋神宗
小試牛刀
一探“青苗法”究竟
改革在繼續(xù)
第十章 新法不遂人愿
天真的宋神宗想要一改北宋疲勢,誰知新法遭遇重重阻力,特別是利益受損的貴族們更是怨聲連連。然而此時變法集團內(nèi)部也出現(xiàn)了問題,呂惠卿奪了朝中大權(quán),而原先的變法倡導(dǎo)者王安石卻辭官而去。這一切的變故和困難不由讓人為新法捏了把汗,它能夠走多遠?
逆流而行的新法
小人奪權(quán)君子罷相
寫詩無端被誣陷
夢碎身死
第十一章 大勢將去
心懷夢想的神宗死后,哲宗即位,由守舊的高太后攝政,利益受到損害的貴族們早已蠢蠢欲動,這時更是狠狠地打擊變法者,新法被廢。然而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哲宗親政后,年輕氣盛的他選擇支持新法,于是又有哲宗紹述。但是沒過多久,北宋還沒來得及再興,愛藝術(shù)的徽宗即位,荒唐無術(shù),看來北宋命數(shù)將盡。
守舊的高太后廢新法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
才子皇帝卻喜佞臣
昂貴的愛好
方臘揭竿而起
落荒而逃的徽宗
第十二章 國破家亡
自昏庸無能的徽宗在金軍將臨時,慌忙將皇位傳給欽宗后,大宋江山已垂垂欲墜,先祖趙匡胤辛苦得來的皇位就將在此毀于一旦。君主們早已聞金而風喪膽,李綱等人卻還在堅守開封,只是最終仍要卑微求和,這讓人情何以堪?金軍的鐵蹄踐踏了大宋最后的尊嚴。不知,掠劫之后,中原是否還能為漢人所治?
大遼的沒落
誓死保開封
再圍開封
昏庸皇帝竟求和
金軍鐵蹄踏大宋
江山毀于誰手
第十三章 北宋殘余南遷
不幸的北宋在金軍多次入侵后終于滅亡,然而康王卻常常有幸運女神的眷顧,先是逃過靖康之難一劫,而后又在危難時刻有泥馬相助,繼而走上了復(fù)興宋室之路,建立了南宋。然而這位幸運的皇帝是否能一直有幸運女神相伴呢?面對仍然咄咄逼人的金軍,怨聲連連的將士,這次他是否還能順利渡過?
峰回路轉(zhuǎn)
一心北伐的李綱
宗澤抗金雪恨
兵變殺寵臣
正義的選擇
第十四章 戰(zhàn)戰(zhàn)和和
南宋建國以后,仍不時遭遇金軍的南侵,這時朝中形成兩大陣營,以岳飛為代表的力主抗金一派,而暗地里與金人勾結(jié)的秦檜希望以屈辱的議和來平息戰(zhàn)爭。然而,在昏君那里,正義卻往往不敵奸邪,一心想要精忠報國的岳飛卻遭誣陷被賜死,奸賊秦檜兩面逢源,宋又一次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紹興和約。但是,相信歷史會給與每個人公正的評價。
不問蒼生問權(quán)位
精忠報國
口蜜腹劍
屈辱議和
有志于抗金的孝宗
抗金失敗也議和
第十五章 權(quán)臣欲挽狂瀾
面對內(nèi)憂外患,南宋王朝似乎早已應(yīng)接不暇,禍不單行,又有木偶皇帝當政,皇權(quán)為奸臣韓侂胄所握。繼位的理宗卻有個中興救國夢,在與蒙古合作共同滅金后,試圖通過端平入洛來收復(fù)故都,誰料事與愿違,不僅沒有達成目標,反而自此與蒙古結(jié)下仇怨,從而開始了漫長的抵御蒙古侵略的艱辛之路。
紹熙內(nèi)禪
木偶皇帝寧宗
多行不義必自斃
試圖救國的理宗
收復(fù)故都無望
佞臣當?shù)?br />第十六章 再次流亡
南宋末年,風雨飄搖,理宗去世后,繼位的竟是智障的度宗,屋漏偏又逢雨,朝政實際上為宰相賈似道掌控,這位宰相卻也絕非等閑,不僅嫉賢妒能,而且好大喜功,也曾試圖改革希望改變積貧積弱局面,也曾對外攻蒙古,希望一振大宋雄風,但是都以失敗告終。在軍事重地襄陽的一決雌雄后,南宋的命數(shù)似乎真的到此為止,歷史又再重演,南宋朝廷又將流亡。
智障皇帝
好大喜功的賈似道
一腔熱血無處可用
生死決于此戰(zhàn)
歷史重演
最后一搏
第十七章 兩宋精神
兩宋雖飽受少數(shù)名族的入侵、欺辱,卻在文化科技上大放光彩,創(chuàng)造了璀璨奪目的兩宋文華。由于宋代皇帝大多推行文治,因此朝中大臣多文采飛揚,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辭賦,都說巾幗不讓須眉,這時有許多才女問世,給兩宋增添一抹亮色。俗話說,人杰地靈,兩宋時期的城市已非常有規(guī)模,且常歌舞達旦,一幅盛世景象,想象著西湖邊漫步,欣賞古城,必是心曠神怡,讓人怎能不好生向往?
宋詞最多情
書法界的四大才子
巾幗不讓須眉
歌舞達旦的西湖
偉大的改進:活字印刷術(shù)
佛教王朝
附錄
宋代帝王年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