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考試自學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過關寶典:美學 課程代碼00037(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過關寶典:美學 課程代碼00037(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過關寶典:美學 課程代碼00037(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定 價:¥10.00

作 者: 本書編寫組 編
出版社: 中國言實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考試 文法類輔導 自學考試

ISBN: 9787802506954 出版時間: 201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64開 頁數(shù): 26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考點串講 提綱挈領體例第一部分為考點串講,將所有考點、重點、難點等一一列舉,清晰明了,有利于考生針對性的復習。習題精選題題經(jīng)典習題選擇全部按照最新歷年真題題型進行組合,所選試題融匯全國高自考開考以來各年試題精要,堪稱考試法寶。小巧靈便 隨身攜帶64開本印刷,號稱口袋書,小巧靈便,方便考生隨時隨地學習,是考生考前復習的有效小冊子。

作者簡介

暫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過關寶典:美學 課程代碼00037(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考點串講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審美活動論
第三章 審美形態(tài)論
第四章 審美經(jīng)驗論
第五章 藝術論(一)
第六章 藝術論(二)
第七章 審美教育論
第二部分 論述題精選
第一章 緒論
1.結(jié)合實例分析美學學科的研究對象應該是審
美活動。
2.結(jié)合實例談談審美活動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第二章 審美活動論
3.為什么說審美活動是最具有個性化的精神
活動?
4.論述審美活動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5.如何認識“趣味無可爭辯”這一觀點?
6.為什么說審美活動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
基礎?
7.為什么說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動是人的生產(chǎn)
不同于動物生產(chǎn)的一個最本質(zhì)的規(guī)定性,也是
審美活動得以發(fā)生的真正前提?
8.如何理解巫術禮儀活動是在原始社會中促進
審美活動發(fā)生最重要的一種中介因素? 第三章 審美形態(tài)論
9.舉例說明審美形態(tài)的主要類型。
10.試述審美形態(tài)與人的思維方式的關系。 11.論述審美形態(tài)與語言的關系。
12.試述審美形態(tài)與文化的關系。
13.舉例說明優(yōu)美和崇高的關系。
14.論述作為審美形態(tài)的悲劇、喜劇與人生實
踐的關系。
15.論述丑成為特殊審美形態(tài)的原因。
16.論述荒誕成為特殊審美形態(tài)的原因。 第四章 審美經(jīng)驗論
17.試述審美經(jīng)驗的理論發(fā)展過程。
18.分析審美經(jīng)驗的主要特征。
19.試述審美經(jīng)驗各構(gòu)成要素的特點和作用。 20.審美經(jīng)驗各構(gòu)成要素之間的關系如何? 21.試述審美經(jīng)驗的動態(tài)過程。
第五章 藝術論(一)
22.論述藝術意象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 藝術論(二)
23.舉例說明藝術只能存在于主體的審美心理
活動和審美經(jīng)驗中。
24.藝術意象是如何生成的?
25.論述藝術品鑒賞過程的三個階段及特征。 26.試述藝術接受的主體性。
第七章 審美教育論
27.結(jié)合我國古代美育思想說明美育的基本
特點。
28.為什么說美育是一種化育?
第三部分 簡答題精選
第一章 緒論
1.簡述美學史上對美學研究對象的幾種代表
性看法。
2.怎樣理解美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學科? 3.簡述美學研究方法的特點。
4.簡述美學學科的孕育和形成經(jīng)歷的三個階段。 5.怎樣理解美學的哲學基礎是馬克思的實踐
存在論?
6.簡述審美境界的主要特點。
7.簡述美學與哲學的關系。
8.簡述審美關系的特點。
9.審美關系和審美活動的關系是什么?
10.審美活動的特點是什么?
11.簡述審美經(jīng)驗的特點。
12.美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什么?
第二章 審美活動論
13.簡述審美需要的顯著特征。
14.簡述審美理想在審美活動中的作用。 15.簡述審美趣味的特征。
16.為什么說審美活動是人與世界的本己性精
神交流?
17.簡述審美活動是自律性與他律性的統(tǒng)一。 18.簡述審美活動作為價值活動的特殊性。 19.簡述審美驚異的特點。
20.簡述審美體驗的整體性。
21.簡述審美對象的特征。
22.簡述勞動說的意義及缺陷。
23.簡述原始意識的特征。
24.簡述非固定性裝飾的特點及意義。
第三章 審美形態(tài)論
25.簡述審美形態(tài)的基本特征。
26.簡述審美形態(tài)的歷史性。
27.簡述優(yōu)美的基本特征。
28.簡述博克的優(yōu)美觀。
29.簡述崇高的基本特征。
30.簡述康德對崇高的認識。
31.簡述黑格爾對崇高的觀點。
32.簡述悲劇的主要特征。
33.簡述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論貢獻。
34.簡述黑格爾的悲劇的矛盾沖突論。
35.簡述喜劇的特點。
36.簡述巴赫金的喜劇理論。
37.簡述丑作為審美形態(tài)的特點。
38.簡述羅森克蘭茲對丑這一審美形態(tài)的研究
的貢獻。
39.簡述荒誕的基本特點。
40.簡述人變?yōu)椤胺侨恕钡暮x。
第四章 審美經(jīng)驗論
41.簡述審美經(jīng)驗的基本性質(zhì)。
42.從非二元論的立場出發(fā),簡述審美經(jīng)驗與美
感之間的差異。
43.審美經(jīng)驗的超越性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44.與一般的感知活動相比,審美感知自身有
哪些特點?
45.從哲學高度來看,感知在審美經(jīng)驗中的主
要功能是什么?
46.簡述審美經(jīng)驗中理解的特點。
47.簡述皮亞杰的發(fā)生認識論原理。
48.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是如何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的? 第五章 藝術論(一)
49.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區(qū)別是什么?
50.簡述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聯(lián)系。
51.具體分析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中藝術是如何向
非藝術領域滲透的。
52.藝術品包括哪些層次結(jié)構(gòu)?它們的功能和
關系如何?
53.意象是如何生成的?
54.藝術作品中的意象是如何物態(tài)化和物化的? 55.說明意象和意境的關系。
56.為什么說審美是藝術最核心的功能?
第六章 藝術論(二)
57.從藝術存在方式而言,藝術品所具有的三
個基本特征是什么?
58.簡述藝術的存在方式。
59.怎樣理解藝術存在于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
品——藝術接受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動態(tài)流
程中?
60.為什么說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61.藝術敏感的含義及其特征是什么?
62.說明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的作用。
63.藝術操作在意象生產(chǎn)中的作用如何?
64.簡述藝術接受的核心、本質(zhì)與過程。
65.簡述藝術技巧的審美價值。
66.藝術接受過程中,欣賞者是如何實現(xiàn)意象
的重建的?
67.簡述藝術分類的主要標準。
68.簡述建筑藝術的審美特征。
69.簡述雕塑藝術的審美特征。
70.簡述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
71.簡述音樂藝術的審美特征。
72.簡述戲劇藝術的審美特征。
第七章 審美教育論
73.簡述中國美育思想的基本線索。
74.簡述西方主要美學家的美育觀。
75.簡述審美教育與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藝術
教育的主要區(qū)別。
76.美育與德育的區(qū)別是什么?
77.簡述美育與以道制欲的關系。
78.怎樣理解審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審美
的人?
79.簡析歷史上對美育的內(nèi)涵的幾種主要看法。 80.正確理解美育的內(nèi)涵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81.簡述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之間的關系。 82.簡述美育與審美活動之間的關系。
83.簡述審美與人生境界的關系。(審美教育對
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作用)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題精選
第一章 緒論
1.美學的研究對象
2.美學的學科性質(zhì)
3.鮑姆加登
4.審美意識
5.美學思想
6.美學學科
7.實踐概念
8.審美境界
9.審美關系
10.美學
11.美感
12.審美形態(tài)
13.藝術活動
14.美育
15.審美活動
第二章 審美活動論
16.審美需要
17.審美理想
18.審美趣味
19.審美驚異
20.審美體驗
21.審美澄明
22.多樣統(tǒng)一
23.審美意識
24.游戲說
25.巫術說
第三章 審美形態(tài)論
26.審美形態(tài)
27.人生樣態(tài)
28.自由人生境界
29.審美情趣
30.審美形態(tài)的生成性
31.審美形態(tài)的貫通性
32.審美形態(tài)的兼容性
33.審美形態(tài)的二重性
34.優(yōu)美
35.崇高
36.悲劇
37.悲劇誕生論
38.罪孽說
39.焦慮說
40.喜劇
41.丑
42.荒誕
第四章 審美經(jīng)驗論
43.審美經(jīng)驗
44.直觀
45.感性直觀性
46.感知
47.想象
48.接近聯(lián)想
49.類似聯(lián)想
50.對比聯(lián)想
51.再造性想象
52.創(chuàng)造性想象
53.自我調(diào)節(jié)
54.審美態(tài)度
第五章 藝術論(一)
55.游戲說
56.集體無意識說
57.模仿說
58.表現(xiàn)說
59.有意味的形式說
60.符號說
61.藝術品
62.載道說
63.娛樂說
64.藝術品的意象世界層
65.藝術品的意境超驗層
66.意象
67.仿象
68.興象
69.喻象
70.抽象
71.意境
72.有我之境
73.無我之境
74.藝術的審美功能
75.藝術的認識作用
76.藝術的道德教育功能
第六章 藝術論(二)
77.藝術的存在方式問題
78.藝術天才
79.靈感
80.繪畫
第七章 審美教育論
81.寓教于樂
82.美育
83.化育
84.化性起偽
85.怡情養(yǎng)性
86.柏拉圖的美育觀
87.席勒的美育觀
88.馬克思的美育觀
89.賀拉斯的美育觀
90.亞里士多德的美育觀
第五部分 多項選擇題精選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審美活動論
第三章 審美形態(tài)論
第四章 審美經(jīng)驗論
第五章 藝術論(一)
第六章 藝術論(二)
第七章 審美教育論
第六部分 單項選擇題精選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審美活動論
第三章 審美形態(tài)論
第四章 審美經(jīng)驗論
第五章 藝術論(一)
第六章 藝術論(二)
第七章 審美教育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