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近代救濟史》分上下兩篇,上篇以災荒救濟為主,涉及晚清時期由清政府主導的荒政,丁戊奇荒時期的官方與民間賑濟,1920年旱災的救濟,1926年至1928年間的賑濟,1933年及1935年黃河水災的救濟,抗戰(zhàn)勝利后行政院善后救濟總署魯青分署對山東的救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權在根據地實施的救濟等。這類救濟以政府為主導,各方力量廣泛參與,是近代山東救濟的主體和重點。下篇以慈善救濟機構為主,涉及倉儲的興建、重建與管理,傳統(tǒng)慈善救濟機構的延續(xù),新型慈善救濟機構的設立,以及濟南、青島兩個城市的慈善救濟機構及其救濟活動。這類慈善救濟機構既有官辦,也有民辦,以日常濟貧為主,也參與災荒救濟,它們與災荒年間設立的諸多臨時賑濟機構一道,共同構成山東近代救濟的組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