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時代(1873—1889)
(一)家世
(二)十一歲的秀才
(三)十六歲的舉人
二、康有為的得意門生(1890—1893)
(一)康有為——近代中國向西方尋求真理的先進人物
(二)在康有為的陶冶下
三、年輕的維新志士(1894—1898)
(一)熱情的愛國者
(二)“公車上書”
(三)維新變法的卓越宣傳家
(四)戊戌變法
愛國者的救亡運動
“百日維新”
戊戌政變
出逃日本
四、?;庶h的首領,輿論界的“驕子”(1899—1904)
(一)從偽裝革命到撕下偽裝
(二)“庚子之役”
(三)為?;时甲吆籼? (四)輿論界的“驕子”
時代產“驕子”
禮贊改良,攻擊革命
李鴻章和康有為的狂熱歌者
五、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反對派(1905—1911)
(一)革命和改良兩條路線大論戰(zhàn)中的改良派主帥
(二)立憲派的領袖
清王朝的偽立憲丑劇
短命的政聞社
倒袁的欣喜與悲哀
獻到憲政祭壇上的禮物
理財術和外交策
《王荊公》和《管子傳》
六、從“非袁不可”到“非去袁不可”(1911—1915)
(一)武昌起義和辛亥革命
(二)從?;实礁皆? (三)自詡“革命功臣”
(四)在政黨錯綜復雜化合中的進步黨領袖
(五)傾心侍袁
(六)“二次革命”時的袁世凱盟友
(七)“第一流人才內閣”的靈魂
(八)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國必勝的預言家
(九)為“二十一條”賣國條約辯護
(十)第一次脫離政治的宣言
七、護國戰(zhàn)爭的前前后后(1915—1916)
(一)袁世凱的皇帝夢
(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梁啟超揮淚反袁
(三)在護國戰(zhàn)爭中
堂皇言詞的背后
取消帝制前的護國戰(zhàn)爭
兩廣都司令部和軍務院的成立
南北權衡——北洋近
(四)如此罪恩師,辟復辟
(五)對袁世凱的揭露和抨擊
(六)教訓與悲悼
八、本是一家之人,師徒分道揚鑣——張勛復辟和段、梁反復辟(1917)
(一)國會中的沖突——從進步黨到研究系
(二)復辟與反復辟
(三)短命的財長
九、依然是改良派的領袖——梁啟超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中(1918—1928)
(一)歐洲游歷
(二)還是改良主義藥方
(三)憲政迷
(四)軍閥混戰(zhàn)中的“聯省自治”夢
(五)中國人民反帝怒濤中的改良經
(六)反對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
(七)“科學”與“玄學”論戰(zhàn)中的折衷主義
(八)提倡尊孔讀經
(九)無可奈何的悲鳴
十、晚年的講學和著述
(一)1920年前的學術研究
(二)《清代學術概論》
(三)佛學的研究
(四)墨子學說的研究
(五)一次巡回講學
(六)先秦社會史的研究
(七)先秦思想史的研究
(八)《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九)《中國文化史》
(十)《中國歷史研究法》
研究歷史的目的在“資鑒”
對封建史學的批判
歷史因果律的探索
歷史與英雄關系的研討
歷史方法論種種
(十一)梁啟超與近代改良主義文學
(十二)粱啟超的哲學思想
“境由心造”的自然哲學觀
“慧觀”的唯心主義認識論
多元的唯心史觀
(十三)梁啟超的階級觀和國家觀
十一、逝世
后記
再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