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化學物理化學(上冊)

物理化學(上冊)

物理化學(上冊)

定 價:¥29.00

作 者: 郭子成,羅青枝,任聚杰 編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化學 物理化學(理論化學)/化學物理學 自然科學

ISBN: 9787122160270 出版時間: 2013-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教材:物理化學(上冊)》是根據(jù)國家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教學精品課課程建設工作精神和工科物理化學教學的基本要求而編寫的一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全書使用國內物理化學常用教材的基本框架,重點闡述了物理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對各章節(jié)的重點及難點內容,盡可能寫得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嚴謹性。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書中也介紹了一些新的內容于相關的章節(jié)之中,希望能拓寬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各章內都有例題,章末有思考題和習題,以便于讀者自學與練習,提高解題能力,鞏固所學知識?!陡叩葘W校教材:物理化學(上冊)》共分十一章,內容包括:氣體的性質、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多組分系統(tǒng)熱力學、化學平衡、相平衡、電化學、統(tǒng)計熱力學基礎、界面現(xiàn)象、化學動力學、膠體化學。本書配有學習與解題指導書和電子教案?!陡叩葘W校教材:物理化學(上冊)》根據(jù)不同章節(jié)的組合與取舍,可作為化學、化工、環(huán)境、生物、輕工、材料、紡織等專業(yè)不同(80~110)學時本科生的物理化學教材,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yè)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物理化學(上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0.1 物理化學課程的內容及作用
0.2 物理化學的研究方法
0.3 物理化學的學習方法
0.4 物理化學中物理量的表示和運算
第1章 氣體的性質
1.1 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
1.1.1 低壓氣體的經(jīng)驗定律
1.1.2 理想氣體及其狀態(tài)方程
1.2 理想氣體混合物
1.2.1 理想氣體混合物狀態(tài)方程
1.2.2 道爾頓定律與分壓力
1.2.3 阿馬加(Amagat)定律
1.3 實際氣體的行為及狀態(tài)方程
1.3.1 實際氣體的行為
1.3.2 范德華(vanderWaals)方程
1.3.3 維里(Virial)型方程
1.4 實際氣體的液化過程
1.4.1 液體的飽和蒸氣壓
1.4.2 臨界狀態(tài)與臨界參數(shù)
1.4.3 實際氣體的pVm圖及氣體的液化
1.4.4 范德華方程式的等溫線
1.4.5 氣體的范德華常數(shù)與臨界參數(shù)的關系
1.4.6 對比狀態(tài)和對比狀態(tài)定律
1.5 壓縮因子圖——實際氣體的有關計算
1.5.1 臨界壓縮因子
1.5.2 普遍化壓縮因子圖
1.5.3 壓縮因子圖的應用
本章要求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 熱力學第一定律
2.1 熱力學基本概念
2.2 熱力學第一定律
2.2.1 熱力學能
2.2.2 熱和功
2.2.3 熱力學第一定律
2.3 恒容熱、恒壓熱和焓
2.3.1 恒容熱
2.3.2 恒壓熱和焓
2.3.3 QV=ΔU和Qp=ΔH關系式的意義
2.4 熱容與變溫過程熱的計算
2.4.1 熱容
2.4.2 變溫過程熱的計算
2.5 熱力學第一定律對理想氣體的應用
2.5.1 理想氣體的熱力學能與焓
2.5.2 理想氣體恒容、恒壓過程
2.5.3 理想氣體恒溫過程
2.5.4 理想氣體絕熱過程(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2.6 節(jié)流膨脹與實際氣體
2.6.1 節(jié)流過程
2.6.2 節(jié)流過程的熱力學分析
2.6.3 轉化曲線
2.6.4 μJT正負號的分析
2.6.5 實際氣體的ΔU和ΔH
2.6.6 對焦耳實驗的重新思考
2.7 熱力學第一定律對相變化的應用
2.7.1 相變
2.7.2 摩爾相變焓
2.7.3 摩爾相變焓隨溫度的變化
2.7.4 相變化過程的焓變、熱力學能變、功和熱
2.8 熱力學第一定律對化學變化的應用
2.8.1 基本概念
2.8.2 標準摩爾反應焓的計算
2.8.3 ΔrHm隨T的變化——基?;舴蚬?br />2.8.4 絕熱反應最高溫度的計算
2.9 離子的標準摩爾生成焓
2.9.1 溶解焓與稀釋焓
2.9.2 離子的標準摩爾生成焓
本章要求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
3.1 熱力學第二定律
3.1.1 自發(fā)變化及其特征
3.1.2 熱機及熱機效率
3.1.3 熱力學第二定律
3.2 卡諾循環(huán)
3.2.1 卡諾循環(huán)
3.2.2 制冷機
3.2.3 熱泵
3.2.4 卡諾定理
3.3 熵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表達
3.3.1 熵
3.3.2 熵的物理意義
3.3.3 克勞修斯不等式——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
3.3.4 熵增加原理與自發(fā)過程熵判據(jù)
3.3.5 能發(fā)生過程熵判據(jù)
3.3.6 關于能發(fā)生過程
3.4 熵變的計算
3.4.1 系統(tǒng)熵變的計算
3.4.2 環(huán)境熵變的計算
3.4.3 不同過程系統(tǒng)熵變的計算
3.5 熱力學第三定律與化學反應的標準摩爾反應熵
3.5.1 熱力學第三定律
3.5.2 規(guī)定熵
3.5.3 摩爾反應熵
3.5.4 標準摩爾反應熵
3.6 Helmholtz函數(shù)和Gibbs函數(shù)
3.6.1 亥姆霍茲(Helmholtz)函數(shù)
3.6.2 吉布斯(Gibbs)函數(shù)
3.7 ΔA和ΔG的計算
3.7.1 恒溫物理變化的ΔA和ΔG
3.7.2 標準摩爾反應吉布斯函數(shù)ΔrGm
3.8 組成不變的封閉系統(tǒng)的熱力學關系式
3.8.1 熱力學基本方程
3.8.2 對應系數(shù)關系和吉布斯亥姆霍茲方程
3.8.3 麥克斯韋(Maxwell)關系、循環(huán)公式及其應用
本章要求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多組分系統(tǒng)熱力學
4.1 多組分系統(tǒng)分類及組成表示方法
4.1.1 多組分系統(tǒng)分類
4.1.2 組成表示方法
4.2 拉烏爾定律與亨利定律
4.2.1 拉烏爾定律
4.2.2 亨利定律
4.3 偏摩爾量
4.3.1 偏摩爾量的定義
4.3.2 偏摩爾量的測定與計算
4.3.3 吉布斯杜亥姆(GibbsDuhem)方程
4.3.4 同一組分的各偏摩爾量間的關系
4.4 化學勢
4.4.1 化學勢的定義
4.4.2 多組分單相系統(tǒng)的熱力學關系式
4.3.3 化學勢的廣義表示式
4.4.4 多組分多相系統(tǒng)的熱力學關系式
4.4.5 適用于相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化學勢判據(jù)
4.5 氣體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化學勢
4.5.1 純理想氣體的化學勢
4.5.2 理想氣體混合物中任一組分的化學勢
4.5.3 純真實氣體的化學勢
4.5.4 真實氣體混合物中任一組分的化學勢
4.5.5 逸度與逸度因子
4.6 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
4.6.1 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的定義
4.6.2 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中任一組分B的化學勢
4.6.3 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的通性
4.7 理想稀溶液
4.7.1 理想稀溶液的定義
4.7.2 溶劑的化學勢
4.7.3 溶質的化學勢
4.7.4 分配定律
4.8 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
4.8.1 溶劑蒸氣壓下降
4.8.2 凝固點下降(析出固態(tài)純溶劑)
4.8.3 沸點升高(溶質不揮發(fā))
4.8.4 滲透壓
4.9 活度及活度因子
4.9.1 真實液態(tài)混合物中活度及活度因子
4.9.2 真實溶液中活度及活度因子
本章要求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化學平衡
5.1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
5.1.1 等溫等壓反應的勢函數(shù)
5.1.2 反應的吉布斯函數(shù)G隨反應進度的變化、方向與限度
5.2 理想氣體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與標準平衡常數(shù)
5.2.1 理想氣體反應的等溫方程
5.2.2 理想氣體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
5.2.3 化學反應與標準平衡常數(shù)間的關系
5.2.4 有純凝聚態(tài)物質參加的理想氣體化學反應
5.3 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計算和應用
5.3.1 標準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
5.3.2 用熱力學方法計算標準平衡常數(shù)
5.3.3 平衡常數(shù)與平衡組成及平衡轉化率間的相互計算
5.4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4.1 范特霍夫方程
5.4.2 標準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變化的積分式
5.4.3 估計反應的有利溫度
5.5 壓力和組成等因素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5.1 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5.2 反應物質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5.3 惰性物質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5.4 相關反應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6 同時反應的化學平衡
5.7 實際氣體反應的化學平衡
5.8 液態(tài)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學平衡
5.8.1 液態(tài)混合物中的化學平衡
5.8.2 液態(tài)溶液中的化學平衡
5.9 定溫恒容反應時的化學平衡及不同標準態(tài)時各熱力學函數(shù)間的關系
5.9.1 定溫恒容反應時的化學平衡
5.9.2 定溫定壓反應時以c為標準態(tài)的熱力學函數(shù)及兩種標準態(tài)下各熱力學函數(shù)間的關系
5.9.3 定溫恒容反應時以p為標準態(tài)的熱力學函數(shù)及兩種標準態(tài)下各熱力學函數(shù)間的關系
本章要求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相平衡
6.1 相律
6.1.1 相數(shù)、組分數(shù)與自由度數(shù)
6.1.2 相律的推導
6.1.3 關于相律的幾點說明
6.1.4 相律應用
6.2 單組分系統(tǒng)相平衡
6.2.1 單組分系統(tǒng)兩相平衡——克拉佩龍方程
6.2.2 克勞修斯克拉佩龍(ClausiusClapeyron)方程
6.2.3 液體壓力對其蒸氣壓的影響
6.2.4 單組分系統(tǒng)相圖
6.3 二組分液態(tài)完全互溶系統(tǒng)的氣液平衡相圖
6.3.1 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的壓力組成(px)圖
6.3.2 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的Tx圖
6.3.3 杠桿規(guī)則
6.3.4 真實液態(tài)混合物的px圖與Tx圖
6.3.5 柯諾瓦洛夫(Коновалов)規(guī)則
6.3.6 精餾
6.4 二組分液態(tài)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統(tǒng)的氣液液平衡相圖
6.4.1 部分互溶系統(tǒng)的液液平衡相圖
6.4.2 部分互溶系統(tǒng)的氣液液平衡相圖
6.4.3 完全不互溶系統(tǒng)的氣液液平衡相圖
6.4.4 二組分系統(tǒng)氣液平衡相圖及氣液液平衡px和Tx相圖匯總
6.5 二組分系統(tǒng)的液固平衡相圖
6.5.1 固態(tài)不互溶系統(tǒng)的液固平衡相圖
6.5.2 液固平衡相圖的繪制方法
6.5.3 生成化合物的固態(tài)不互溶系統(tǒng)液固平衡相圖
6.5.4 固態(tài)完全互溶系統(tǒng)液固平衡相圖
6.5.5 固態(tài)部分互溶系統(tǒng)液固平衡相圖
6.6 三組分系統(tǒng)的液液平衡相圖
6.6.1 三組分系統(tǒng)相圖的坐標表示方法
6.6.2 部分互溶的三組分系統(tǒng)的液液平衡相圖
本章要求
思考題
習題
附錄
附錄1 國際單位制(SI)
附錄2 基本常數(shù)
附錄3 元素及其相對原子質量表(2005)
附錄4 某些氣體的摩爾定壓熱容與溫度的關系
附錄5 某些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焓、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函數(shù)、標準摩爾熵及摩爾定壓熱容(25℃,p=100kPa)
附錄6 某些物質的標準摩爾燃燒焓(2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