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國形象論綱:近代以來大…
02外交禮賓禮儀國際論文集
03沙特與中國關系未來發(fā)展的…
04西奧多·羅斯福與中國…
05中阿合作論壇二十周年大事…
06印度洋藍色經濟治理研究
07環(huán)地中海學刊第2輯
08構建命運共同體:二戰(zhàn)后德…
09外交十記(精裝)
10中國周邊外交研究 ·…
(美)卡納 著,劉繼業(yè) 譯
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一份關于未來全球事務的指南,同時也是一個管理世界難題的系…
可讀可購
王逸舟 著
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到來之際,中國已遠離戰(zhàn)爭與革命的年代,以一個負責任的新興…
可購
陳京閩 著
《變化莫測的國際風云》主要內容有:霍布斯·洛克·盧梭…
樊勇明,蒲思勝 著
這本《區(qū)域公共產品理論與實踐——解讀區(qū)域合作新視點》由樊勇明和薄思勝著,…
劉順利 編著
“漢學”一詞本義是對中國語言、歷史、文化等的研究,而在國內習慣上專指外國…
李東燕,袁正清 主編
《國際關系研究:議題與進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
劉志云 主編
《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學刊(第1卷2011)》由劉志云主編,是由廈門大學法學院國…
(英)布贊 等著,余瀟楓 譯
《國際安全研究的演化》從兩個方面推進了安全研究領域的發(fā)展。首先,它全面而…
劉少東 著
《日美沖繩問題起源研究(1942-1952)》主要圍繞沖繩問題在日美兩國之間起源…
劉軍 著
冷戰(zhàn)結束后,關于俄羅斯的國家定位問題在國際國內學術界引起了較為廣泛而深入…
徐斌 編
《明清士大夫與琉球》從研究中國士大夫與有關琉球問題的紀錄,結合日方文獻資…
杜繼東 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叢刊:美國對臺灣地區(qū)援助研究(1950-1965)…
孫冀 著
孫冀編著的《韓國的朝鮮政策》以歷史的視角系統(tǒng)地回顧、確認和分析了韓國的朝…
(美)王棟 著,王棟,龔志偉 譯
《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國恥與民族歷史綜述》在對原始史料進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
吳建民 著
《再來一個十年》收錄了吳建民先生2010年及2011年年初的重要文章、講話。作為…
邢悅 編著
《國際關系學入門》是以簡潔精練的語言來表述國際關系學的基本概念、核心問題…
李曉敏 著
《非傳統(tǒng)威脅下中國公民海外安全分析》是國內研究在當前國際政治多極化、經濟…
(美)施瓦布 著,李培建 譯
德國法學家卡爾·施米特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的西方政治和法學思想,然而他…
朱亞非 等著
山東是一個沿海大省,有著沿太平洋3000多千米的海岸線,風光秀麗,交通發(fā)達,…
叢鵬,張穎 著
《戰(zhàn)略視角下的中俄關系》從國際戰(zhàn)略、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和民族文化等戰(zhàn)略視…
趙磊,高心滿 等著
維持和平行動是聯合國所從事的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是聯合…
蘇淑民 著
《中經博士文庫:新中國民間外交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史觀為指導,運…
張忠紱 編著
張忠紱(1901~1977),湖北武昌人。著名學者、外交官,曾任北京大學、南開大…
王緝思 等主編
王緝思、王逸舟、趙梅、莊俊舉主編的《北大國際論叢(2011)》收錄了2010年以…
張驥,董元彬,張泗考 著
本書通過研究新加坡現實主義外交揭示新加坡的成功之路,探究新加坡如何應對冷…
郭永虎 著
“西藏問題”是影響中美關系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987年以來,美國國會逐…
周琪 主編
我在許多不同的場合曾遇到與美國研究甚至國際關系研究完全不相關的朋友,他們…
劉迎秋 主編
在即將結束這個前言的時候,我想再在這里強調指出兩點。第一,由于這套《社科…
(美)邁克爾·曼德爾鮑姆 著,劉寅龍…
超級大國遭逢窮酸年代未來十年美國何去何從美國統(tǒng)領世界的時代正在走到盡頭?!?/p>
朱杰進 著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fā)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與外部世界可謂深…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秘書處 編著
2011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二十周年,是中國一東盟友好交流年,也是中…
鄭永年 著
冷戰(zhàn)結束之后,世界秩序一直處于重塑中。在這個過程中,崛起中的中國扮演了最…
張振鹍 著
作者潛心研究近代中外關系史約六十年,研究領域涵蓋近代中國對外關系的若干重…
(中非)班吉 著,肖晗 等譯
《中國,非洲新的發(fā)展伙伴:歐洲特權在黑色大陸上趨于終結?》主要內容有非洲…
耿向東 著
中國外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風云變幻中最激蕩人心的一幕。本書從體制、歷…
楊寶榮 著
非洲債務問題既是國際經濟問題,亦是國際政治問題;非洲債務是非洲國家發(fā)展的…
李廷江 編著
這本《近代中日關系源流(晚清中國名人致近衛(wèi)篤麿書簡)(精)》由李廷江編著…
潘金娥 著
《越南政治經濟與中越關系前沿》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辯證法為指導,采用史…
林建華 等著
20世紀90年代末,新“第三條道路”在歐洲政壇上興起,但進入新世紀后又逐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