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國際關系評論(2024年第二…
02觀念與外交政策:信念、制…
03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河…
04中國國際戰(zhàn)略評論 2021(…
05日本對華政策與國內政治:…
06中國崛起及其戰(zhàn)略
07新時代中非共建一帶一路
08中阿合作論壇二十周年大事…
09歐盟新安全戰(zhàn)略及中國應對…
10俄羅斯的亞太政策(2012-…
陳芝蕓
南北經(jīng)濟關系是當代世界面臨的中心問題之一。日益尖銳的南北經(jīng)濟矛盾已成為影…
可購
(俄)A.R.雅科夫列夫 著,孟秀云,孫黎明…
這是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主任研究員、俄羅斯聯(lián)邦功勛科學工作者雅科夫列夫…
梁守德,李義虎 主編
《全球化與和諧世界》為2006年10月由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和北京大學國際關…
李春放 著
冷戰(zhàn)的起源問題是當代國際關系史家關注的長盛不衰的重大熱門課題,而1941~1…
李慶四 著
總統(tǒng)在外交和國防政策制訂方面一定比國會具有更多的優(yōu)勢,而且沒有證據(jù)表明國…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 編
面對正在展開的21世紀,我國和東亞鄰國有著一個共同使命:建設東亞新型的國際…
牛仲君
首先,《外交學院學術叢書》的出版適應了中國的外交學與國際關系的研究進入黃…
閻宗臨
閻宗臨先生早歲留學瑞士,究心西方傳教士與華交往之史事,國人治學循此途者殆…
張家棟
《恐怖主義論》關于恐怖主義的論述,基于這樣一個假設之上:恐怖主義是一種非…
趙可金,倪世雄 著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闡釋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的著作。它從中國的立…
馮紹奎,林昶 著
在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用語中,有一個似乎為隔海相望的中日兩國所專…
姜安 著
事實上,自20世紀中葉“冷戰(zhàn)”爆發(fā)以來,國家間,尤其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國…
許海云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洲滿目瘡痍,哀鴻遍地。在戰(zhàn)爭的廢墟上,歐洲旋即陷入美…
相藍欣 譯
由美國國家情報總局副局長、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負責人湯姆·芬格和羅伯特…
可讀可購
王曉德
《美國對外關系史散論》為作者在進行全球“美國化”的研究…
宋慧娟
宗藩關系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對外交往模式,伴隨著中國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宗…
(日)安岡昭男
19世紀,中日兩國都被迫和歐美各國締結了不平等條約。1871年,中日兩國簽署了…
張偉 編著
有過一些故事 有過一些人 因何而來 來做什么 怎樣的經(jīng)歷和命運 高原漠風…
劉清才,高科 著
東北亞地區(qū)在中國地緣戰(zhàn)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國實現(xiàn)和平崛起的地緣政治基礎…
譚中 主編
中印兩國都是亞洲的大國,從長遠看,兩國建立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對亞洲和世界形…
馬瑞映
英國與歐共體關系是英國自身衰落下的轉型與大陸歐洲跨國聯(lián)合兩種現(xiàn)象的奇妙結…
鐘建和
應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布什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于2006年4月18日至21…
宮力
在新的形勢下,學習和研究當代中國國際和對外關系發(fā)展的歷史,可以總結歷史經(jīng)…
郭新寧、徐棄郁
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結成的傳統(tǒng)友誼,是中國外交戰(zhàn)略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對維護中…
(美)托馬斯·巴尼特 著;王長斌、湯…
冷戰(zhàn)結束之后,美國的國家安全機構一直在尋找一種新的有用的理論,試圖用以解…
蔡鴻生
蔡鴻生先生一貫以“務實”,不作空泛議論,不寫高頭文章的學術風格著稱。他曾…
薄燕
本書由一篇博士論文改編而來。全書共分五章,內容涉及雙層博弈模式:解釋國際…
郝承敦 著
蘇聯(lián)與南斯拉夫黨和國家之間發(fā)生的導致關系破裂的爭執(zhí)與沖突。蘇、南兩國共產…
明斯特
本書對國際政治的基礎話題和基本概念進行了精練、透徹的闡釋,并因此得到學術…
楊雷 著
本文主要考察俄哈關系的歷史與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我國實際進行政策探討?!?/p>
柏功敭 著
清府臺連慶深知大清國外強中干的癥結所在,諄諄教育兒子鳳凌做人、處事、治國…
楊潔勉 等著
21世紀的中美關系進入了一個全方位的大磨合時期。大磨合首先緣于中美兩國應對…
楊光斌 等著
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是其國內政治的延續(xù),這是國際政治領域中的一個常識,但是…
汪偉民 著
本書試圖立足新現(xiàn)實主義和新古典現(xiàn)實主義的基本分析框架,著重借鑒蘭德爾.施…
潘興明 著
中國與加拿大為大洋所隔,相距遙遠,文化各異。中國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加拿大…
阮宗澤 著
今天,東亞國際秩序再次處于一個歷史性轉折的十字路口,中國崛起帶來的影響首…
李建民 著
冷戰(zhàn)后的中日關系是一個內涵非常寬的研究領域,以此為基礎的中日關系史的研究…
汪燕 編著
本書是一本高級漢語教材。它與一般漢語教材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教材內容限定在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檔案館 編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亞非29個國家代表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會議,稱為亞…
劉長敏
《論朝鮮核問題解決中的國際斡旋與調?!分饕\用國際關系與國際法跨學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