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所有權的誕生

所有權的誕生

所有權的誕生

定 價:¥35.00

作 者: (日)加藤雅信 著,鄭芙蓉 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理論法學

ISBN: 9787511829092 出版時間: 2012-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19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作為日本著名民法學家,加藤雅信教授曾在《財產(chǎn)法的體系與不當?shù)美臉嬙臁芬粫袨槲覀兘沂静划數(shù)美谒椒w系中的構造, 在《新民法大系》一系列書中為我們展示日本民法典之真髓。 這次又給我們奉獻了另一部闡明所有權之起源的力作《所有權的誕生》?!丁八袡唷钡恼Q生》通過對農耕產(chǎn)生前土地所有權概念相對模糊的各種社會進行實地考察,不僅闡明了土地所有權產(chǎn)生的構造,同時也闡明了近代工業(yè)社會的知識產(chǎn)權產(chǎn)生的構造。

作者簡介

  加藤雅信,1946年9月9日生;1969年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yè)、同年該大學助手;1973年名古屋大學法學部助教授、1982年該大學教授;1986年東京大學法學博士;2007年上智大學法科大學院教授。其間,歷任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客座研究員、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倫敦大學客座研究員。【著作】 《新民法大系I~Ⅴ》(有斐閣 初版2002年 第2版 2005年) 《財產(chǎn)法的體系與不當?shù)美ǖ臉嬙臁罚ㄓ徐抽w1986年)《現(xiàn)代侵權行為法的展開》(有斐閣1991年) 《現(xiàn)代民法學的展開》(有斐閣1993年) 《民法(債權法)修改民法典的去向在何方》(日本評論社 2011年)等、多數(shù) 譯者簡介:鄭芙蓉,女,1977年8月生,陜西西安人。1999年畢業(yè)于西北政法大學,取得法學學士學位。同年留學日本,2003年取得京都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08年取得京都大學法學博士學位。2006年4月?2009年3月任京都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助教,2009年4月?2012年3月任名古屋商科大學商學部講師,講授日本民法和日本憲法,2012年4月起任廣島修道大學法學部副教授,講授日本民法。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物權法,中日法律比較。在《法學論從》,《民商法雜志》,《ジュリスト》等日文雜志和《中日民商法研究》,《私法》,《民間法》等中文雜志上發(fā)表多篇論文及翻譯。參與撰寫著作1部(日文),參與翻譯著作1部(中文)。

圖書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追溯所有權概念的起源  ——探訪“所有權”誕生之前的世界  一  草原之國——蒙古國  二  蒙古國憲法和蒙古國土地法  三  “被文明化的印第安人”的世界  四  產(chǎn)生土地剩余的社會形成時  五  從事灌溉的印第安人  六  “高坦”——探訪阿伊努人的社會  七  不存在所有權的世界——沖繩的久高島  八  火耕農業(yè)的社會  九  日本的火耕  十  亞洲的火耕社會  十一  亞洲火耕社會的土地所有  十二  南美洲的火耕社會  十三  大洋洲、非洲的火耕社會  十四  非循環(huán)型的火耕?  十五  游牧社會與土地所有  十六  狩獵社會與土地所有  十七  狩獵采集民——澳大利亞原住民第二章  土地所有權產(chǎn)生的社會構造  一  定居農業(yè)社會與火耕農業(yè)社會  二  游牧社會與狩獵采集社會  三  所有權產(chǎn)生的基礎  四  當土地為非生產(chǎn)資料時的情況——以尼泊爾的拉烏特人為例  五  非獨占性的、非排他性的不完全所有權的存在  六  “木地屋文書”與所有權  七  與傳統(tǒng)法律學上的“所有權”進行比較  八  對土地的權利與對水的權利  九  從語言分析的角度來看“所有”的概念    ——以印度蒙達人的社會為例第三章  入會權產(chǎn)生的社會構造    ——處于所有和非所有之間的入會權  一  令人費解的權利——“入會權”  二  探訪尼泊爾  三  在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土地的個人使用與共同使用  四  共同體對共同使用地進行限制的必要性  五  在尼泊爾的兩種共同體使用形態(tài)  六  土地的高度差與土地的使用  七  從土地的生產(chǎn)率來看所有權、入會權、無主物的三級構造  八  兩種入會權——尼泊爾的情況和日本的情況  九  再次前往切羅基人的世界  十  總有論之小公法人的性格  十一  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印加帝國的世界  十二  轉讓受到限制的土地所有權——共同體的維持與私人所有權確立之間的矛盾  十三  村落共同體與入會權  十四  中國云南省與老撾交界處的從事火耕的村落  十五  入會權的解體  十六  共同體的“紐帶”與入會權、所有權  十七  漁業(yè)權與入會權——捕鯨和漁業(yè)入會?第四章  無形財產(chǎn)權產(chǎn)生的社會構造  一  無形財產(chǎn)權  二  無形財產(chǎn)權制度的社會背景  三  軟件保護之爭的法律構造  四  “無形財產(chǎn)權”概念的社會功能  五  關于無形財產(chǎn)權保護的國際性利益對立結構  六  知識產(chǎn)權的侵害與日本  七  仿冒產(chǎn)品的橫行及對將來的展望第五章  “權利”的誕生  一  所有權概念的產(chǎn)生  二  入會權概念的產(chǎn)生  三  社會形態(tài)的差異帶來的所有權對象的差異  四  無形財產(chǎn)權概念的產(chǎn)生  五  圍繞“所有權”的若干爭論結語  ——從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統(tǒng)合說起  一  家族法和文化人類學  二  國家論和文化人類學  三  對文化人類學的期待——以所有權和入會權為例  四  取得時效的社會基礎  五  法人類學和法解釋學參考文獻一覽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