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總 論
第1章 胚胎學和解剖學:脊柱和脊髓
一、引言
二、早期發(fā)育
三、體節(jié)的形成與分化
四、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
五、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外周延伸;外周神經系統(tǒng)的形成
六、椎體骨化
七、總結
第2章 脊柱與胸廓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一、生長是基礎
二、生物測量
三、年齡分期及特點
四、骨骼成熟的預測
五、Risser征的概念存在誤導性
六、軀干的生長
七、生長的概述
八、生長中的脊柱:從正常到異常
九、0-5歲,脊柱-肋骨-肺復合體
第3章 小兒脊柱的生物力學
一、背景
二、小兒脊柱內固定應用的生物力學因素
三、結論
第4章 遺傳學
一、遺傳學基礎
二、染色體與DNA
三、基因遺傳多態(tài)性及相關疾病
四、疾病種類
五、疾病基因圖譜
六、家族相關基因連鎖分析
七、基于隨機人群的病例對照研究
八、基因突變導致的脊柱畸形
九、特發(fā)性脊柱側彎的遺傳病學
第二部分 患兒評估
第5章 臨床檢查
一、引言
二、病史
三、體格檢查
四、實驗室檢查
五、影像學檢查
六、治療方案
第6章 早發(fā)性脊柱側彎的合并癥
一、引言
二、各系統(tǒng)合并癥
三、心臟
四、泌尿生殖系統(tǒng)
五、肌肉骨骼系統(tǒng)
六、胃腸道
七、皮膚
八、疼痛及殘疾
第7章 胸廓發(fā)育不全綜合征
一、引言
二、肺和胸壁的呼吸動力學
三、肺動脈高壓
四、營養(yǎng)狀態(tài)——評估肺功能
第8章 小兒脊柱影像
一、引言
二、X線片
三、EOS系統(tǒng)
四、CT掃描
五、CT掃描在兒童脊柱中的獨特運用
六、磁共振成像
第9章 兒童腰背痛
一、兒童腰背痛的流行病學
二、年齡
三、性別
四、人體測量因素
五、脊柱姿勢
六、脊柱活動度
七、肌力
八、休閑時間及體育活動
九、腰痛及并發(fā)癥
十、椎間盤病理改變是青少年腰痛的誘發(fā)因素
十一、總結
第10章 兒童脊柱感染
第11章 低齡兒童脊柱腫瘤的治療
一、評估
二、脊柱腫瘤的外科治療
三、具體的脊柱腫瘤
四、總結
第12章 小兒脊柱創(chuàng)傷
一、引言
二、頸椎創(chuàng)傷
三、頸椎的解剖
四、特殊的損傷類型
五、頸椎損傷的療效
六、胸腰段骨折
七、結論
第13章 青少年脊椎與運動
第14章 代謝性疾病的脊柱畸形
一、基本概念
二、佝僂病和類佝僂病綜合征
三、低磷酸酶癥
四、Lowe綜合征
五、成骨不全癥
六、貯積病
七、青少年骨質疏松癥
八、神經性厭食
第15章 骨骼發(fā)育不良的脊柱表現
一、引言
二、骨骼發(fā)育不良的脊柱病理表現
三、骨骼發(fā)育不良的分類
四、總結
第16章 兒童脊柱畸形綜合征
一、引言
二、處理伴綜合征脊柱畸形的基本原則
三、具體的綜合征
四、結論
第三部分 兒童脊柱畸形
第17章 嬰幼兒及青少年型特發(fā)性脊柱側彎
一、引言
二、自然史
三、臨床評估
四、診斷性檢查
五、治療原則
六、技術發(fā)展及結論
第18章 先天性脊柱側彎
一、引言
二、病因學
三、分類
四、自然史
五、患者評估
六、影像學檢查
七、合并畸形
八、治療決策
第19章 腦癱患兒脊柱畸形的治療
一、引言
二、臨床表現及評估
三、非手術護理
四、手術治療
五、術前和圍術期問題
六、手術技術
七、術后護理
八、結果
第20章 脊髓發(fā)育不良
一、脊髓發(fā)育不良
二、分類
三、發(fā)病率、病因學
四、產前診斷
五、子宮內手術
六、相關畸形:與進展性脊柱畸形相關的因素
七、其他的相關異常
八、脊柱畸形
第21章 脊柱裂
一、開放性脊柱裂(囊性脊柱裂)
二、閉合性(隱性)脊柱裂
第22章 其他神經肌肉疾病
一、Duchenne型肌營養(yǎng)不良
二、脊髓型肌肉萎縮
三、關節(jié)攣縮癥
四、脊髓灰質炎后遺脊柱側彎
五、Rett綜合征
六、Friedreich共濟失調
七、先天性肌病
第23章 神經纖維瘤病
一、引言
二、流行病學與遺傳學
三、臨床表現
四、脊柱異常
五、頸椎畸形
六、胸椎胸腰椎脊柱畸形
七、自然史
八、治療
九、生長棒固定
十、其他脊柱畸形
十一、結論
第24章 生長期兒童的矢狀面畸形
一、引言
二、休門病脊椎后凸
三、先天性后凸畸形
四、脊髓發(fā)育不良
五、感染性后凸畸形
六、創(chuàng)傷性后凸
七、骨質疏松和遺傳疾病
八、醫(yī)源性后凸畸形
九、前凸過度
第25章 脊柱滑脫
一、引言
二、臨床表現
三、影像學表現
四、治療
第四部分 兒童脊柱畸形的非手術治療
第26章 早發(fā)性脊柱側彎的石膏支具矯形
一、年齡和病因的影響
二、石膏外固定技術
第27章 嬰幼兒和兒童脊柱側彎支具矯形
一、引言
二、早發(fā)性特發(fā)性脊柱側彎矯形支具治療有效性評價
三、早發(fā)特發(fā)性脊柱側彎矯形支具治療選擇
四、矯形支具技術
五、現狀和未來
第28章 Halo-重力牽引
一、引言
二、適應證
三、牽引方法
四、并發(fā)癥
五、應用結果
第五部分 兒童脊柱畸形的手術治療
第29章 小兒脊柱融合術后曲軸現象
一、引言
二、脊柱融合聯合內固定矯形治療先天性脊柱側彎的問題
三、先天性脊柱側彎中脊柱融合是否使用內固定
四、先天性脊柱側彎中的曲軸現象
第30章 先天性脊柱側彎的凸側生長阻滯
一、引言
二、適應證和禁忌證
三、技術
四、結果
五、問題
六、改進方法
七、結論
第31章 脊髓脊膜膨出后凸截骨術
一、引言
二、醫(yī)學神經問題
三、圍術期的處理
四、手術策略
五、手術操作
六、總結
第32章 半椎體切除術
一、引言
二、半椎體切除的概念
三、個人手術經驗
四、討論
第33章 脊椎截骨術
一、引言
二、單節(jié)段脊椎截骨
三、多節(jié)段脊椎截骨
四、內固定的應用
五、肋骨切除
第34章 脊椎切除術
一、引言
二、評估
三、治療決策
四、手術計劃
五、討論
六、總結
第35章 單側生長棒技術
一、引言
二、單側生長棒外科技術
三、目前的結果
四、爭論
五、結論
第36章 雙側生長棒技術
一、引言
二、背景
三、適應證
四、技術
五、延長術
六、最終融合
七、并發(fā)癥
八、結果
九、討論
十、生長脊柱研究組
十一、未來的方向
第37章 縱向可撐開型假體鈦肋技術(VEPTR)
一、引言
二、VEPTR術前評估
三、VEPTR撐開胸廓成形術治療策略
四、外科技術
五、VEPTR撐開手術技術
六、VEPTR置換手術
七、特殊的VEPTR手術策略
八、最大限度地減少并發(fā)癥
第38章 生長中兒童的脊柱翻修手術
一、概述
二、臨床表現、評估和診斷
三、治療目標和手術需要考慮的問題
四、作者的經驗
五、總結
第39章 兒童脊柱畸形矯形術的麻醉和術后處理
一、引言
二、脊髓的血流和調節(jié)
三、麻醉管理
四、神經損傷風險和脊髓監(jiān)護
五、控制失血的麻醉技術
六、術后護理
第40章 神經生理監(jiān)測在兒童脊柱矯形手術中的應用
一、引言
二、易于損傷的神經結構和通路是什么
三、神經監(jiān)測模式
四、結論
第41章 護理
一、概述
二、家庭教育
三、非手術治療
四、手術護理
五、并發(fā)癥
六、術前教育
七、術前計劃(所有手術)
八、圍術期護理
九、術后護理
十、治療展望:評估
第42章 生長期兒童內固定融合術后的遠期效果
一、引言
二、患者特征
三、結論
第43章 早發(fā)性脊柱側彎的臨床結果
一、引言
二、評估的框架結構
三、目前已有的結果檢測方法
四、肺功能
五、結論
第44章 脊柱生長調節(jié)的研究現狀和展望
一、引言
二、生物性生長調節(jié)方法
三、椎體生長的不對稱
四、脊柱生長調節(jié)技術
五、后路脊柱生長調節(jié)技術
六、垂直方向可擴展的鈦質假肋
七、結論
第45章 前路非融合U形釘固定
一、引言
二、歷史回顧
三、基礎研究概述
四、臨床結果
五、臨床經驗和技術回顧
六、小結
第46章 脊柱外固定
一、引言
二、適應證
三、手術方法
四、延長裝置操作步驟
五、術后護理
六、外固定的取出和后方融合技術
七、并發(fā)癥
八、結論
第47章 應用于脊柱及胸部的磁能操縱生長棒
一、引言
二、技術說明
三、手術介紹
四、延伸模式
五、初步臨床結果
六、臨床病例
七、討論
第48章 引導生長的方法:Shilla術
一、引言
二、歷史回顧
三、實驗背景
四、方法
五、臨床經驗
六、總結
第49章 混合撐開生長棒技術
一、引言
二、適應證
三、禁忌證
四、一般不需要行胸廓切開術
五、手術技術
六、并發(fā)癥
七、頸胸交界處先天性側彎畸形的特殊病例
第50章 基礎研究和未來臨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