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xué)社會科學(xué)總論夢想與路徑:1911—2011百年文萃

夢想與路徑:1911—2011百年文萃

夢想與路徑:1911—2011百年文萃

定 價:¥198.00

作 者: 梁由之 主編
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社會科學(xué)總論

ISBN: 9787100091718 出版時間: 2012-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520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溫故知新 全景呈現(xiàn)百年中國的豐富與曲折繼往開來 為未來走向提供清晰切實的參照《夢想與路徑》全書約175萬字,得作者近200人,文章256篇。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藝術(shù)、教育、科學(xué)、法律、軍事、外交、倫理、宗教、新聞、出版……等諸多層面,幾乎無遠(yuǎn)弗屆,靡所不包。遴選時文質(zhì)并重,注意展現(xiàn)時代特征與個人風(fēng)格。務(wù)必言之有物,一摑一掌血,兼具文本意義。同時確保局部與整體的豐富、駁雜、飽滿和平衡。選文時間界限是1911—2011年間,次序按年份先后排列——如是又有了些許編年史的意味。作者身份千差萬別,百無禁忌。每位作者入選文章少則一篇,至多五篇,盡量在充分覆蓋的同時,又突出重點。因篇幅所限及其他原因,部分文章予以存目。大抵一編入手,百年煙云過眼,精粹在握。

作者簡介

  主編梁由之,20世紀(jì)60年代中期出生,楚人,居粵多年。興趣廣泛,尤好音樂、歷史、軍事、金融投資和旅行。2005年開始在天涯社區(qū)敲發(fā)文字,2006年起在《讀庫》等平面媒體發(fā)表文章。其《紅塵冷眼》《風(fēng)雨江山》《百年五牛圖》《謀士群研究》等系列作品,影響巨大,廣受歡迎。

圖書目錄

序一(朱正)·i
序二(劉蘇里)·iii
1911
黃侃: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1
林覺民:與妻訣別書·2
王國維:《國學(xué)叢刊》序·4
梁啟超:收回干線鐵路問題·7
梁啟超:學(xué)與術(shù)(存目)·16
1912
黃遠(yuǎn)生:借款內(nèi)脈之解剖(節(jié)選)·17
梁啟超:致康有為書·20
康有為:共和政體論(存目)·22
1913
宋教仁:代草國民黨之大政見·23
嚴(yán)復(fù):說黨·29
康有為:孔教會序·37
章太炎:駁建立孔教議·42
1914
嚴(yán)復(fù):《民約》平議·46
杜亞泉:個人之改革·52
王鈍根:《禮拜六》出版贅言·56
王國維:《流沙墜簡》序·57
1915
梁啟超: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63
陳獨秀:敬告青年·72
楊度:君憲救國論(存目)·771916
邵飄萍:北京特別通信(九)
——嗚呼議員之怪狀,嗚呼民國之前途如何·78
李大釗:憲法與思想自由·80
蔡鍔:口授遺囑·85
1917
胡適:文學(xué)改良芻議·86
吳虞: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jù)論·94
陳獨秀:文學(xué)革命論(存目)·98
1919
魯迅:隨感錄四十八·99
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101
葉圣陶:女子人格問題·103
蔡元培:致《公言報》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
(附林紓《致蔡鶴卿太史書》)(存目)·108
1920
蔡元培:洪水與猛獸·109
陳獨秀:新文化運動是什么?·110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xué)(存目)·114
李大釗:由經(jīng)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存目)·115
楊銓:托爾斯泰與科學(xué)(存目)·116
1921
孫中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17
1922
胡先骕:說今日教育之危機·118
周作人:思想界的傾向(附胡適《讀仲密君思想界的傾向》)·124
李璜:社會主義與社會·127
丁文江:玄學(xué)與科學(xué)——答張君勱
(附張君勱《人生觀》, 演講)(存目)·132
吳稚暉: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存目)·133
1924
釋太虛:東洋文化與西洋文化·134
1925
魯迅:過客·138
魯迅:燈下漫筆·143
蔡元培:中國現(xiàn)代大學(xué)觀念及教育趨向·148
章士釗:評新文學(xué)運動·153
竺可楨: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157
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fā)見之學(xué)問(存目)·163
戴季陶:孫文主義之哲學(xué)的基礎(chǔ)(存目)·164
1926
梁實秋:現(xiàn)代中國文學(xué)之浪漫的趨勢·165
梁啟超:我的病與協(xié)和醫(yī)院·178
張季鸞:本社同人之志趣·181
王世杰:中國妾制與法律·183
顧頡剛:《古史辨》第一冊自序(存目)·187
1927
陳布雷:告黃埔同學(xué)書·188
張季鸞:蔣介石之人生觀·196
1928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198
陶希圣:中國社會到底是什么社會?·206
1929
陳寅?。呵迦A大學(xué)王觀堂先生紀(jì)念碑銘·220
羅隆基:論人權(quán)·221
陳獨秀:告全黨同志書·234
梁實秋:論思想統(tǒng)一·247
王云五:印行《萬有文庫》緣起·253
1930
張季鸞:對于言論自由之初步認(rèn)識·255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上冊審查報告·257
胡適:介紹我自己的思想·259
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存目)·268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存目)·269
1931
張季鸞:《大公報》一萬號紀(jì)念辭·270
胡適:追悼志摩·274
王造時:由“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
——中西接觸以后的政治變化·280
羅隆基:論中國的共產(chǎn)——為共產(chǎn)問題忠告國民黨(存目)·296
潘光旦:優(yōu)生的出路(存目)·297
1932
陳寅?。厚T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下冊審查報告·298
1933
林語堂:論談言論自由·300
陳序經(jīng):教育的中國化和現(xiàn)代化·304
陳寅恪: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311
晏陽初:在第一次鄉(xiāng)村工作討論會上的報告·316
張素民:中國現(xiàn)代化之前提與方式·320
楊幸之:論中國現(xiàn)代化·324
蔣廷黻:革命與專制·334
汪精衛(wèi):自述·338
丁文江:評論共產(chǎn)主義并忠告中國共產(chǎn)黨員(存目)·341
李劍農(nóng):聯(lián)省自治運動與南北各軍閥的混戰(zhàn)(存目)·342
1934
丁文江:公共信仰與統(tǒng)一·343
丁文江:民主政治與獨裁政治·346
丁文江:我的信仰·349
錢端升:民主政治乎?極權(quán)國家乎?·352
蔣介石:新生活運動綱要·362
張季鸞:歸鄉(xiāng)記·372
魯迅:憶韋素園君·378
薩孟武:梁山泊的社會基礎(chǔ)·383
陳序經(jīng):全盤西化的理由(存目)·390
1935
瞿秋白:多余的話·391
周作人:岳飛與秦檜·411
林語堂:今文八弊·413
梁漱溟:鄉(xiāng)村建設(shè)理論(節(jié)選)·420
盧作孚:和諧運動的具體意見·433
陳之邁:民主與獨裁的討論·438
張佛泉: 民治“氣質(zhì)”之養(yǎng)成·444
王新命:全盤西化的錯誤(存目)·450
1936
魯迅:答徐懋庸并關(guān)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451
趙一曼:遺書·459
張季鸞:給西安軍界的公開信·460
1937
蔣介石:廬山抗戰(zhàn)聲明·463
1938
蔣百里: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466
1939
錢穆:《國史大綱》引論(附《國史大綱前言》)·483
1940
雷海宗:歷史警覺性的時限·503
陳寅?。骸睹骷镜崆鸾炭肌沸颉?06
陳獨秀:我的根本意見·508
毛澤東: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存目)·512
1942
王實味:野百合花·513
丁玲:“三八節(jié)”有感·519
丁玲:風(fēng)雨中憶蕭紅·522
豐子愷:懷李叔同先生·526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存目)·531
1943
湯用彤:文化思想之沖突與調(diào)和·532
陳銓:“五四”運動與狂飆運動·536
龍季子:實行工業(yè)化的條件·542
1944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549
周作人:甲申懷古·565
聶紺弩:明末遺恨·568
馮友蘭:別共殊·569
趙超構(gòu):延安一月(存目)·577
1945
《新華日報》社論:新聞自由——民主的基礎(chǔ)·578
成舍我:我們這一時代的報人·582
1946
聞一多:八年的回憶與感想·586
郭沫若:論郁達(dá)夫·590
蕭公權(quán):圣教與異端
——從政治思想論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中的地位·596
儲安平: 我們的志趣和態(tài)度·608
徐鑄成:記者節(jié)上的講話·612
1947
儲安平:中國的政局·614
傅斯年:這個樣子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623
1948
蕭乾:自由主義者的信念——辟妥協(xié)騎墻中間路線·628
胡適:自由主義·633
瞿同祖:中國法律之儒家化·6381948
《人民日報》社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652
1950
劉少奇:關(guān)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存目)·655
1951
毛澤東:應(yīng)當(dāng)重視電影《武訓(xùn)傳》的討論(存目)·656
1953
徐復(fù)觀:學(xué)術(shù)與政治之間·657
1954
李希凡、藍(lán)翎:關(guān)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存目)·664
胡風(fēng):關(guān)于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存目)·665
1955
殷海光:民主底試金石·6661956
《人民日報》社論: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675
鐘惦棐:電影的鑼鼓·679
1957
錢鐘書:《宋詩選注》序·683
鐘叔河:一九五七年的四十八條(附《錯就錯在要思想》)·698
馬寅初:新人口論(存目)·706
費孝通: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存目)·707
《人民日報》社論:這是為什么?(存目)·708
1958
張春橋:破除資產(chǎn)階級的法權(quán)思想(存目)·709
柯慶施:乘風(fēng)破浪,加速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新上海! (存目)·710
1959
胡適:容忍與自由·711
譚其驤:論曹操·715
沈云龍:黃克強與陳英士(存目)·725
1960
殷海光:給雷震先生的一封公開信·726
1962
鄧拓:王道和霸道·732
李濟:再談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問題(存目)·735
1965
殷海光:自由的倫理基礎(chǔ)·736
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存目)·766
1966
《人民日報》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767
毛澤東:給江青的一封信(存目)·770
遇羅克:出身論(存目)·771
1971
林立果、周宇馳、于新野(執(zhí)筆)、李偉信:571 工程紀(jì)要(存目)·772
1973
顧準(zhǔn):從理想主義到經(jīng)驗主義(存目)·773
趙元任:談?wù)劃h語這個符號系統(tǒng)(存目)·774
1975
陳敏之:送別——在顧準(zhǔn)身邊的最后一個月(存目)·775
1977
白先勇:《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回顧與前瞻·776
1978
《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存目)·785
1979
李洪林:讀書無禁區(qū)·786
王春瑜:“萬歲”考·791
余光中: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796
1980
聶紺弩:七十年前的開筆·807
余光中:繆斯的左右手——詩和散文的比較(存目)·811
陳旭麓: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與改良(存目)·812
金觀濤、 劉青峰:中國封建社會的結(jié)構(gòu):一個超穩(wěn)定系統(tǒng)(存目)·813
1981
黃裳:海濱消夏記·814
葉圣陶:我呼吁·821
1982
何兆武、何高濟:《利瑪竇中國札記》中譯者序言·824
唐鳳樓:我和“阿詩瑪”的悲歡(存目)·841
1983
徐梵澄:星花舊影——對魯迅先生的一些回憶·842
徐敬亞:崛起的詩群(存目)·860
1984
孫犁:病期經(jīng)歷·861
黎澍:論歷史的創(chuàng)造及其他·870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tǒng)看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意義(存目)·881
1985
柯靈:遙寄張愛玲·882
1986
譚其驤:中國文化的時代差異和地區(qū)差異·889
李純青:為評價《大公報》提供史實·902
朱大可:謝晉模式:當(dāng)代電影的圖騰和衰變信號 ·916
沈玉成:自稱“宋朝人”的王仲聞先生·924
李澤厚: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存目)·930
1987
李澤厚:胡適、陳獨秀、魯迅——“五四”回想之三·931
李俠文:我所認(rèn)識的張季鸞、胡政之兩先生·952
汪曾祺:《汪曾祺自選集》自序·963
1988
施蟄存:滇云浦雨話從文·966
費孝通: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973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
——香港中文大學(xué)廿五周年紀(jì)念講座第四講·999
張廣照:社會進步需要言論自由·1021
1989
蘇曉康:世紀(jì)末回眸(存目)·1024
周濤:黃河漂流探險目擊記(存目)·1025
1991
何平:俠義英雄的榮與衰——金庸武俠小說的文化解述·1026
1992
葉兆言:紀(jì)念·1033
陳錫添:東方風(fēng)來滿眼春(存目)·1047
1993
張灝:中國近代轉(zhuǎn)型時期的民主觀念·1048
王蒙:躲避崇高·1056
1994
王彬彬:過于聰明的中國作家·1062
蕭功秦: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民族主義思潮·1067
朱維錚:基督教與近代文化·1074
流沙河:回望流年·1088
汪暉:當(dāng)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xiàn)代化問題(存目)·1090
1995
葛劍雄:我們應(yīng)有的反思——紀(jì)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五十周年·1091
1996
王小波:知識分子的不幸·1099
余華:布爾加科夫與《大師和瑪格麗特》·1105
劉再復(fù)、李澤厚:告別革命(存目)·1112
1997
何清漣:經(jīng)濟學(xué)理論和“屠龍術(shù)”·1113
王曉明:“人文精神”討論與中國知識分子的認(rèn)同困境·1119
舒蕪:《回歸五四》后序(存目)·1127
1998
馮克利:阿隆與“意識形態(tài)的終結(jié)”·1128
王汎森:“思想資源”與“概念工具”
——戊戌前后的幾種日本因素·1134
金克木:十字街頭象牙塔(存目) ·1144
朱學(xué)勤:自由主義學(xué)理的言說(存目)·1145
1999
金雁:真假亨廷頓與東西亨廷頓
——從“新保守”到“文明沖突”的彼岸回應(yīng)·1146
羅崗:誰之公共性?·1153
虞云國: 史壇南北二陳論·1158
劉小楓: 牛虻和他的父親、情人和她的情人·1178
溫鐵軍:“三農(nóng)問題”:世紀(jì)末的反思·1199
單世聯(lián):“盡在煙云變幻奇”——讀曾志《一個革命的幸存者》·1206
林賢治:五十年:散文與自由的一種觀察(存目)·1228
2000
駱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熱點人物述評》引言·1229
秦暉: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與當(dāng)代中國“問題”·1232
盧周來:腐敗的經(jīng)濟學(xué)分析: 另一種看法·1244
程曉農(nóng):是誰導(dǎo)致了蘇聯(lián)解體?·1250
2001
易中天:盤點李澤厚·1262
資中筠:美國的強盛之道·1276
胡舒立、李巧寧、李箐:莊家呂梁(存目)·1311
2002
程青松:新小城,舊小城
——看兩版《小城之春》怎么說話·1312
孫立平:總體性資本與轉(zhuǎn)型期精英形成·1320
2003
肖雪慧:有必要從根本上檢討的教育政策
——反思九十年代的教育·1329
2004
蕭功秦:中國百年現(xiàn)代化的六次政治選擇
——從清末新政到鄧小平新政(存目)·1338
2005
崔衛(wèi)平:誰是亞當(dāng)·米奇尼克·1339
俞曉群:《新世紀(jì)萬有文庫》十年祭·1356
韓綱:中共歷史研究的若干難點熱點問題·1361
鄧野:傅作義政治轉(zhuǎn)型過程中的雙重性(存目)·1401
2006
高爾泰:誰令騎馬客京華·1402
楊奎松:關(guān)于平型關(guān)戰(zhàn)斗的史實重建問題(存目)·1412
2007
朱正:一九五七: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消失·1413
譚伯牛:邵飄萍因何而死·1427
余世存:中國劫(存目)·1431
2008
劉統(tǒng):一九四八年共產(chǎn)黨戰(zhàn)勝國民黨的真正原因·1432
野夫:余震延綿的大地(存目)·1446
沈志華:朝鮮戰(zhàn)爭期間中朝高層的矛盾、分歧及其解決
——冷戰(zhàn)中社會主義陣營內(nèi)國家關(guān)系研究案例之一(存目)·1447
2009
龍子仲:理想令生活寬闊而又綿長·1448
馬英九:紀(jì)念自由主義巨擘殷海光與雷震(存目)·1450
2010
資中筠:知識分子對道統(tǒng)的承載與失落
——建設(shè)新文化任重而道遠(yuǎn)·1451
陳丹青:魯迅與美術(shù)·14652011
賀衛(wèi)方:為了法治,為了我們心中的那一份理想
——致重慶法律界的一封公開信·1474
《人民日報》評論部:以包容心對待“異質(zhì)思維”·1479
后記(梁由之)·148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