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十九世紀德國著名歷史學家,也是西方近代史學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以倡導“如實直書”而著稱,被譽為“近代史學之父”。他主張研究歷史必須基于客觀地搜集研讀檔案資料之后,如實地呈現(xiàn)歷史的原貌。他的這種史學主張,被稱作蘭克文學,對后來東西方史學都有重大的影響。其主要著作有:《拉丁與條頓民族史》、《奧斯曼人與西班牙君主國》、《教皇史》、《宗教改革時期的德國史》、《論列強》、《十六、十七世紀的法國史》、《世界史》等。
圖書目錄
蘭克年表
導言
I 口述自傳
II 歷史學家的技藝: 四篇建設性的宣言
《拉丁與條頓民族史》導言
《教皇史》導言
《宗教改革時期的德國史》導言
對奎昔亞迪尼的批判
III 歷史、政治及哲學之間的關系
歷史與哲學
論歷史與政治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IV 歷史的普遍趨勢
論列強
近代歷史時期
V歷史名人:三幅畫像
教皇保羅四世
奧格斯堡帝國會議上的查理五世
紅衣主教黎塞留
VI 關于歷史的個人思考
神圣、神秘的上帝
歷史研究的狀況
歷史研究
歷史與傳記
論世界歷史:I—III
歷史之中的精神與國家
自由與必要性
偉大的聯(lián)合
外交事務中的政權、軍隊與原則
歷史中的政權與精神的力量
歷史學家的任務
歷史學家的理想
歷史學家的職責
歷史學家應當是閱歷豐富的老人
八十歲時的思想
他的老學生
遺產(chǎn)
參考文獻
索引
人名、地名中英文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