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財政、金融貨幣信用戰(zhàn):全球歷史演進元規(guī)則

信用戰(zhàn):全球歷史演進元規(guī)則

信用戰(zhàn):全球歷史演進元規(guī)則

定 價:¥49.00

作 者: 張捷 著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其他經濟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03077831 出版時間: 2012-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28 字數:  

內容簡介

  《信用戰(zhàn):全球李氏演進元規(guī)則》是推動全球歷史演進的潛規(guī)則,全部人類社會演進的歷史,就是一部建立信用體系、信用體系博弈、維持信用體系和博弈信用體系位置的斗爭史。金融危機大勢下,“貨幣戰(zhàn)爭”成了熱炒的概念,但是貨幣只不過是世界經濟棋局當中的一個側翼,各方博弈的真正核心,是世界的信用體系。信用戰(zhàn)爭是比貨幣戰(zhàn)爭內涵和外延更廣泛、更具歷史決定意義的終極元規(guī)則之戰(zhàn)。在現代的世界格局中,信用戰(zhàn)爭的主角是政權、金融和宗教力量,而總結和金融資本的力量已經對于國家主權形成制衡,宗教和金融資本力量的聯合完全可以讓一個大國獨立,也可以讓一個超級大國解體,主權國家之間較量的終極形式則從摧毀對方的有形物質實體變成打擊對方的信用。西方信用社會的罩門在于其社保體系,社保體系是西方人生存的信心來源,也是西方最大的信用體系,如果這樣的體系破局,將對于西方社會造成顛覆性的影響。而西方進行信用戰(zhàn)爭的利器則是信用評級體系,西方全球霸權首先體現在全球信用評級霸權上。評級體系是整個信用體系當中的制高點,信用評價權則是西方霸權的核心,認識評價霸權以及其中的不平等,是認識世界信用體系的關鍵點之一,而支撐美國評級霸權的,是巴塞爾協議。面對西方信用霸權,中國未來需要做的就是定向寬松,把寬松的利益留在國內而不是給外來熱錢方便,是要配合人民幣國際化的海外戰(zhàn)略而不是被海外輿論所綁架。在金融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國家的貨幣政策要有全球博弈的視野和全面系統的思維。

作者簡介

  張捷,職業(yè)金融地產投資人、律師、《環(huán)球財經》編委、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專欄作家。已出版的著作有《資源角逐》、《霸權博弈》等。張捷近年來因工作關系與中國經濟前沿的領軍人物深入接觸.亦操盤了若干較大的經濟項目。這些一手資料成為他解讀通脹、定價權和民主等熱點問題的珍貴素材。其目前出版的《漲價的世界》一書。從全新的視角為讀者展現了一個自然、可控、積極而強大的中國經濟市場。

圖書目錄

引言:全球信用危機的端倪1第一部分 血色的信用春秋導讀:金融危機的邏輯結果是信用危機,其背后必然伴隨著全球信用體系的重建,在此基礎上世界財富要重新布局。信用體系問題是一個比貨幣更廣泛、更具決定意義的戰(zhàn)略問題,它是各方博弈的真正重心。而建立和控制一套信用體系,最重要的就是取得體系的游戲規(guī)則制定權和裁判權。
第一章 歷史縱深:信用戰(zhàn)爭話古今
一、古代屠城的金融意義
二、貴金屬時代的惡性通脹
三、歷史上的信用戰(zhàn)爭
背景資料:關公與孔子的歷史封號
四、宗教、金融勢力與信用戰(zhàn)形影不離
五、從重商主義到貨幣主義的和平掠奪第二章 回看近代中國建立貨幣體系大博弈
第三章 信用社會的形成
一、一次偉大的概念偷換
二、貨幣輪回:從信仰信用到國家信用
三、政權、資本、宗教與信用社會
四、信用、金融與信息的大一統第四章 金融世界的王者:信用體系
一、大象無形的信用體系
二、信用體系的核心利益在哪里
第二部分 全球信用爭霸戰(zhàn)開打導讀:財富與權力的凝聚、文化與智慧的傳承和人才晉升的通道,是國家強盛的基石。顛覆一個國家,關鍵就是破壞這些基石。在核恐怖治下,國家之間各種力量實現自己目的的最主要博弈手段,就是這些顛覆活動。其中,金融資本和宗教是顛覆和滲透的主要力量。在現代的世界格局中,宗教和金融資本的力量,已經對國家主權形成制衡,完全可以顛覆一個國家。
第五章 主宰人類社會的信用秩序第六章 針對國家的信用戰(zhàn)爭
一、國家強盛的基石
二、國家解體的背后是信用瓦解
三、公信力:摧毀國家信用成為新戰(zhàn)爭手段
第七章 信用戰(zhàn)下的軍事新思維
一、為什么空軍可以打贏整個戰(zhàn)爭
二、信用戰(zhàn)的眼光看中東巨變
三、信用戰(zhàn)下恐怖主義的戰(zhàn)略
四、核時代下的戰(zhàn)爭地圖
第八章 當今時代:看清世界格局
一、基金會——各種勢力的載體
二、美國霸權主導下的全球信用體系
三、中國不能夜郎自大
四、競爭印鈔貶值會被信用戰(zhàn)打斷
五、經濟危機后的戰(zhàn)爭風險在發(fā)酵第九章 信用爭霸路徑圖
一、單極世界如何崩潰
二、負利率在為08年危機埋單
三、誰為危機埋單的博弈 第三部分 當今世界信用系統性崩潰導讀:西方社會信用的核心是社保體系。這個體系是西方最大的信用體系,也是西方人賴以生存和獲得信心的基本條件。如果這個體系遭到破壞,西方社會將受到顛覆性的影響。但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西方社保體系體系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面臨著即將破局的危險。究其原因,金融掠奪的負利率政策是最主要的一點。
第十章 次債謊言與信用危機
一、次債危機被錯誤解讀
二、評級下調為何美債價格反而上漲
三、為什么買德國國債還要倒貼錢
四、為什么中國要死死抱住美債
第十一章 負利率擠爆西方社保信用體系
附錄1:美國社保簡介
附錄2:1992年以來英國利率表
附錄3:美國歷年基準利率 第十二章 資源擠爆西方信用
一、資源緊缺成為貨幣信用貶值動力
二、危機后的優(yōu)良國家均是資源國
三、資源特殊:后彎曲線是危機深化原因
四、資源擠爆市場經濟體系
五、資源的特殊性與危機再探底的必然性
第十三章 不動產在信用體系的重大作用
一、不動產構建信用基礎
二、為什么外國要妖魔化中國房地產
三、渡過危機需要房地產
第四部分 信用不平等條約導讀:世界的評價霸權掌握在美國手中,全球金融市場的信用基本上由三大評級機構來\審判\(zhòng)。三家評級巨頭及其背后的金融寡頭們制定了有益于西方的評價規(guī)則,而評價體系是整個信用體系當中的制高點,信用評價權則是西方霸權的核心。而支撐美國評級霸權的,是巴塞爾協議,由巴塞爾協議框定的金融架構,成為維護西方金融霸權的信用體系支撐。
第十四章 評價霸權與不平等的巴塞爾協議
一、認識世界的評級霸權
二、巴塞爾協議的誕生和發(fā)展背景
三、巴塞爾協議不能覆蓋西方銀行風險
四、為什么巴塞爾協議是不平等條約
五、巴塞爾協議維護美國評級霸權
六、巴塞爾協議是套牢中國的枷鎖
七、為什么中國幾年內不會徹底寬松
八、應對巴塞爾協議和評級霸權
第十五章 歐債協議:新“慕尼黑陰謀”
一、十月圍城:希臘之亂的背后
二、聚焦CDS:致命武器和利益騰挪
三、債務減記:“被自愿”的人權陰謀
四、希臘危機需要透明化
五、減記陽謀將留下歷史污點
六、思考中國:先己后人的中國攻略
第十六章 陷阱重重的中國道路——資本開放路徑圖、世行報告與歐洲LTRO
第五部分 重構未來全球信用導讀:世界在負利率的模式下已經產生了深刻變化,以歷史觀念應對當今的格局,就好比刻舟求劍,是行不通的。尤其是美元成了世界霸主,且不存在國際金本位的條件下,負債和破產的責任已經與幾十年前大不相同。而美國所謂的量化寬松政策,就是定向寬松和維護美元霸權的政策,其力推的TPP(泛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計劃,正是美國為后危機時代重建全球信用體系預伏的一步殺招。因此,在金融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國家的貨幣政策要有全球博弈的視野和全面系統的思維。 第十七章 解析美國:深入認識量化寬松
一、負利率下西方的國債騰挪
二、美國暫停印鈔為什么反而美元走弱
三、美聯儲的扭曲操作是指鹿為馬式的寬松
四、量化寬松誰埋單
五、美評級下調后不會再推出量化寬松
六、美聯儲還有什么武器威力超過QE3
七、量化寬松是定向寬松和維護美元霸權
第十八章 TPP:未來的資源版圖和信用體系
一、TPP銜枚疾進 APEC或臨拐點
二、美國的新合縱連橫
三、TPP的資源版圖
四、日本將交出生存命脈
五、美國的控制力在哪里
六、勞動力資源再均衡
七、TPP構建危機后信用體系
八、TPP:結婚容易持家難
九、TPP與中國:孤立、忌憚和不需要
十、中國應對TPP的王牌:高端人力資源
十一、資源版圖下的地緣政治博弈
第十九章 博弈后福利社會時代的新信用體系
一、西方的福利體系也是計劃經濟
二、信用社會的瓦解伴隨著巨大的財富再分配
三、福利信用與經濟空心化
四、福利信用的崩潰意味著什么
五、博弈世界信用體系的重建
六、中國在全球新信用體系的競爭優(yōu)勢在哪里
第二十章 樹立對中國未來的信心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