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刑法2011刑事法評論(第28卷)

2011刑事法評論(第28卷)

2011刑事法評論(第28卷)

定 價:¥68.00

作 者: 陳興良 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191620 出版時間: 2011-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3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刑事法評論(第28卷)(2011)》是北京大學法治與發(fā)展研究院刑事法治研究中心主辦、由陳興良教授主持的大型刑事法學類出版物?!缎淌路ㄔu論》出版已有十余年,一直致力于出版原創(chuàng)性的、富有思想性的學術作品,在中國刑法學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對中國刑事法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在國內(nèi)很多法學院校中,《刑事法評論》已被列為法學核心出版物。其讀者群廣泛,既有從事刑事法理論研究和學習的學者、學生,又有實務界人士。

作者簡介

暫缺《2011刑事法評論(第28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主編絮語/陳興良
學術爭鳴
構(gòu)成要件理論:形式與實質(zhì)——構(gòu)成要件二分性說之提倡/王 俊
一、問題的提出
二、構(gòu)成要件理論的展開
三、形式構(gòu)成要件與實質(zhì)構(gòu)成要件的提倡
四、余論:走向崩潰的四要件理論
學派如何形成——刑法學論爭中的形式與實質(zhì)/劉樹德
一、形式/實質(zhì)解釋論
二、形式/實質(zhì)解釋
三、形式/實質(zhì)判斷
四、形式/實質(zhì)犯罪論
五、罪刑法定原則的形式/實質(zhì)側(cè)面
六、結(jié)語:理性論爭促成學派
實質(zhì)解釋論:一種無法克服的矛盾——對于刑法解釋邊界的探討/崔嘉鯤
一、實質(zhì)解釋論與形式解釋論的對立
二、實質(zhì)解釋論之“實質(zhì)標準”探析
三、刑法解釋的核心問題——尋找解釋的邊界
四、實質(zhì)解釋的思維模式的進一步闡述
五、結(jié)語
刑法學人
德國與奧地利刑法中責任概念的流變/[德]漢斯—海因里?!ひ惪?文 陳金林 譯
一、責任概念的教義學發(fā)展史
二、當今德奧兩國的責任觀念
三、結(jié)論
悼念漢斯—海因里?!ひ惪私淌诘氖湃ィ痆日]西原春夫 文 李世陽 譯
一、耶賽克教授的逝去
二、馬普外國刑法與國際刑法研究所及耶賽克教授與日本的關系
三、耶賽克所長與研究所的發(fā)展
四、耶賽克教授的研究所外的活動
五、追念耶賽克教授的人品
耶賽克教授與中國刑法學/陳興良
主題研討
過失犯構(gòu)造問題檢討/鄭世創(chuàng)
一、引言
二、成立過失犯之前提
三、過失之本義:法條文意之分析展開
四、過失犯主觀不法之構(gòu)造及判斷預見之基準問題
五、注意義務與過失犯實行行為之問題
六、過失犯之罪責
七、結(jié)語
刑法中信賴原則基本問題研究——新過失論語境下過失犯的限縮/孫運梁
一、信賴原則的基本涵義
二、信賴原則的產(chǎn)生與沿革
三、信賴原則存在的根據(jù)
四、信賴原則的適用條件
五、信賴原則的適用范圍
六、信賴原則在犯罪論體系中的位置
七、信賴原則與允許的危險、危險分配理論
八、結(jié)語
過失危險犯的基礎及邊界——以刑法的風險控制功能為視角/冀 瑩
一、引言
二、現(xiàn)代風險社會與刑法
三、過失危險犯犯罪化根據(jù)
四、過失危險犯中的危險
五、過失危險犯中的過失罪過
六、過失危險犯的立法設計
七、排除“規(guī)范化”的憂思——代結(jié)語
域外視野
德國刑法被害人信條學研究初論/申柳華
一、被害人信條學(viktimodogmatik)研究的緣由
二、被害人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從被害人學到被害人信條學
三、被害人信條學的定義
四、被害人信條學的定位
五、被害人信條學的運用范圍
六、被害人信條學與相關刑法科學的界限
七、被害人信條學的功能
專題研究
建國初期的“敵人刑法”及其超越——兼評雅科布斯的“敵人刑法”/蔡道通
一、建國初期的“敵人刑法”及其表征
二、“敵人刑法”的實踐以及對“敵人刑法”的超越
三、對雅科布斯“敵人刑法”理論必須保持必要的學術警惕
危險性評估的證據(jù)資格/文 姬
一、被告人品格證據(jù)及其適用規(guī)則
二、與指控行為相似的事實證據(jù)
三、用概率原理解釋危險性評估的證據(jù)資格
危險社會的危險犯論綱/陳洪兵
一、詰難:危險犯理論有用嗎
二、求真務實:我國危險犯理論應研究解決哪些問題
三、結(jié)論:危險犯理論能夠有所作為
韋伯故意的推理及推論/方 鵬
一、對韋伯故意構(gòu)成一罪既遂的四種解說之檢討
二、從罪數(shù)理論角度對韋伯故意的分析
三、韋伯故意是一種基于司法慣例的法律擬制
四、韋伯故意的模型可否進行推論
五、關于韋伯故意的指導性案例及解讀
犯罪事實支配理論與特殊的主客觀構(gòu)成要素/廖北海
一、觀點之爭
二、規(guī)范的犯罪事實支配理論不可取
三、犯罪事實支配并非證成義務犯的要素之一
四、犯罪事實支配與無身份之故意工具
五、犯罪事實支配與無目的之故意工具
間接正犯與教唆犯的界分——行為支配說的妥當性及其貫徹/錢葉六
一、問題的提出
二、間接正犯與教唆犯界分的學說路徑
三、間接正犯與教唆犯界分的基準
四、行為支配說的貫徹:以介入行為的類型為視角
五、總結(jié)
先前行為歸責模式述評/姚 詩
一、導言
二、結(jié)果加重犯模式
三、立法模式
四、作為犯模式
五、結(jié)語
不作為犯的歸因與歸責/曾文科
一、不等價于作為犯的不作為犯
二、派生責任理論的啟示
三、兩種不同的因果關系
四、不作為犯的歸因
五、不作為犯的歸責
六、余論:作為還是不作為?
七、結(jié)語
刑事訴訟真實觀導論/王 彪
一、引言
二、刑事訴訟真實觀的理論模型
三、刑事訴訟真實觀的比較法考察
四、中國刑事訴訟真實觀評析
五、結(jié)語
黑社會性質(zhì)犯罪服刑罪犯矯正對策探索/魯 蘭
一、黑社會性質(zhì)犯罪概念與課題啟動概況
二、涉黑犯罪的罪犯特征分析
三、涉黑服刑罪犯及矯正概況
清末刑名體系改革考/秦化真
一、刑律改革前刑名體系概況
二、《大清現(xiàn)行刑律》前刑名體系改革概況
三、《大清現(xiàn)行刑律》之刑名體系
四、大清新刑律草案之刑名體系
五、刑名體系改革相關問題的初步認識
從肯尼亞情勢看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quán)啟動機制/毋 冰
一、背景
二、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quán)的啟動
三、預審分庭對管轄權(quán)與可受理性的評估與決定
四、反對意見對“國家或組織政策”的質(zhì)疑
五、問題及分析
《刑事法評論》征稿啟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