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這本《世紀初雜文200篇(精)》由朱大路主編,本書的編選,看重三項指標:批判元素,文學元素,信息量。 批判元素無須贅言。文學元素著重于“文質彬彬”?!半s文要文質彬彬”,是曾彥修老先生的教誨。即使表達憤怒、宣泄火氣,也是一副有修養(yǎng)、有文化的樣子。書中幾篇反話正說的雜文,均含此種質地。另外,魏劍美的《反動派》,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以一個誰也料不到的想法收局――“做做反動派其實也蠻好”;處世灑脫,令人想起魏晉文人之風。游宇明《我跟前人比性情》,文字恬適,氣度閑雅,雖然因為處處不如前人瀟灑而胸口窩著火。至于黃亞洲以全能型作家的筆力來駕馭雜文,文質彬彬更是不言而喻了。 信息量也是要素。寫雜文一怕信息量欠缺,二怕信息量重復。但一些好手,譬如侯志川,寫起雜文來,信息既多且新。視野不寬,焉能達標? 此外,對中國當代人物的評點,也是《世紀初雜文200篇(精)》看重的。人物有呼吸,有眼神,有嘆息,有笑聲,貼近讀者視角。比如,文化、新聞界的人士,施蟄存、魏巍、馬達、劉成信、唐浩明、潘旭瀾、浩然、于丹、劉謙等,在本書內都占一席地位。有一天,當我獲悉有關線索后,司徒偉智兄立即給我發(fā)來一篇,議論的人物,是朱永嘉。 描寫人物是小說的使命,評述人物是雜文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