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網絡組建與管理實用計算機網絡教程

實用計算機網絡教程

實用計算機網絡教程

定 價:¥33.00

作 者: 李領治 等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軟件工程
標 簽: 計算機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275091 出版時間: 2012-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25 字數:  

內容簡介

  《21世紀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軟件工程:實用計算機網絡教程》在講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基礎上,按照層次對常用協(xié)議的基本原理進行了介紹與分析,并對引出的P2P、AdHoc、IPv6、MPLS、Wi-Fi等熱點技術進行了說明。另外,《21世紀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軟件工程:實用計算機網絡教程》還結合實踐介紹了綜合布線系統(tǒng)、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以及常用服務器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說明了網絡編程技術的主要過程?!?1世紀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軟件工程:實用計算機網絡教程》的目標是使讀者掌握計算機網絡中解決各類問題的一般方法,了解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方向,熟悉各類網絡軟硬件系統(tǒng)的工作機制與使用方法,以加深對網絡原理的理解,提高實踐操作的技能。本書結構清晰、內容豐富、重點突出、邏輯性強、理論與實踐兼顧,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物聯(lián)網工程、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通信工程等專業(yè)的大學本科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網絡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實用計算機網絡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1.2 計算機網絡的類別 1.1.3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1.2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 1.2.1 計算機網絡的起源 1.2.2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過程 1.2.3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趨勢 1.3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1.3.1 協(xié)議與分層 1.3.2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1.3.3 5層協(xié)議體系結構第2章 物理層 2.1 數據傳輸技術 2.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脈沖編碼調制 2.1.3 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2.1.4 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2 多路復用技術 2.2.1 頻分復用 2.2.2 時分復用 2.2.3 波分復用 2.2.4 碼分復用 2.3 傳輸介質 2.3.1 雙絞線 2.3.2 同軸電纜 2.3.3 光纖 2.3.4 無線通信 2.4 綜合布線技術 2.4.1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設計 2.4.2 無屏蔽雙絞線的制作與測試 2.4.3 光纖的制作與測試第3章 數據鏈路層 3.1 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的基本功能 3.1.1 幀的封裝 3.1.2 差錯檢測 3.1.3 交換技術 3.1.4 信道與數據鏈路層傳輸技術 3.2 以太網技術 3.2.1 CSMA/CD協(xié)議 3.2.2 以太網MAC幀 3.2.3 以太網的演進 3.3 以太網的物理規(guī)范 3.3.1 傳統(tǒng)以太網的物理規(guī)范 3.3.2 快速以太網的物理規(guī)范 3.3.3 千兆以太網的物理規(guī)范 3.3.4 萬兆以太網的物理規(guī)范 3.3.5 以太網規(guī)范總結 3.4 交換型以太網 3.4.1 從集線器到交換機 3.4.2 虛擬局域網 3.4.3 交換機的組成 3.4.4 交換機的配置 3.5 無線局域網 3.5.1 無線網絡的類型 3.5.2 802.uWLAN的物理結構 3.5.3 CSMA/CA協(xié)議 3.5.4 802.11MAC幀 3.6 廣域網 3.6.1 廣域網技術的演變 3.6.2 PPP 3.6.3 MSTP 3.6.4 萬兆以太網在廣域網中的應用第4章 網絡層 4.1 IP協(xié)議 4.1.1 IPv4地址與子網劃分 4.1.2 IPv4分組結構 4.1.3 IPv4輔助協(xié)議 4.2 IPv6協(xié)議 4.2.1 IPv6地址 4.2.2 IPv6分組結構 4.2.3 IPv6輔助協(xié)議 4.2.4 IPv4向IPv6過渡 4.3 IP路由 4.3.1 路由協(xié)議的分類 4.3.2 距離向量路由協(xié)議RIP 4.3.3 鏈路狀態(tài)路由協(xié)議OSPF 4.3.4 外部網關協(xié)議BGP 4.3.5 IP多播路由協(xié)議 4.4 路由與交換 4.4.1 三層交換 4.4.2 多協(xié)議標記交換MPIS 4.4.3 虛擬專用網VPN 4.4.4 網絡地址轉換NAT 4.5 路由器的組成與使用 4.5.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4.5.2 路由器的組成 4.5.3 路由器與三層交換機的配置 4.5.4 路由協(xié)議的配置 4.5.5 訪問控制列表與NAT的配置 4.6 自組織網絡AdHoc 4.6.1 自組織網絡的基本概念 4.6.2 先驗式路由DSDV 4.6.3 反應式路由AODV第5章 運輸層 5.1 運輸層概述 5.1.1 運輸層的功能 5.1.2 運輸層的服務 5.1.3 端口的概念 5.2 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UDP 5.2.1 UDP概述 5.2.2 UDP的報文格式 5.2.3 UDP的特征 5.3 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 5.3.1 TCP概述 5.3.2 TCP報文段的首部 5.3.3 TCP的連接管理 5.3.4 TCP的可靠傳輸 5.3.5 TCP的流量控制機制 5.3.6 TCP的擁塞控制機制 5.3.7 IP層對改善TCP性能的支持 5.4 基于Socket接口的網絡編程 5.4.1 Socket編程基礎知識 5.4.2 Wiock接口規(guī)范及基本調用 5.4.3 無連接的Socket編程 5.4.4 面向連接的Socket編程第6章 應用層 6.1 常用應用層協(xié)議 6.1.1 DNS協(xié)議的原理與配置 6.1.2 電子郵件的原理與配置 6.1.3 文件傳輸的原理與配置 6.1.4 HTTP的原理與配置 6.1.5 DHCP的原理與配置 6.2 網絡管理協(xié)議 6.2.1 SNMP的原理 6.2.2 SNMP程序設計初步 6.3 應用層網絡 6.3.1 對等網絡概述 6.3.2 非結構化對等網絡 6.3.3 結構化對等網絡第7章 網絡多媒體技術 7.1 網絡多媒體概述 7.1.1 多媒體的概念 7.1.2 網絡多媒體 7.1.3 網絡多媒體應用 7.1.4 網絡多媒體的關鍵技術 7.2 因特網服務質量保證技術 7.2.1 網絡多媒體數據傳輸對網絡性能的要求 7.2.2 分組網絡服務質量保證的理論基礎 7.2.3 集成服務(IntServ)模型 7.2.4 區(qū)分服務(DiffServ)模型 7.3 網絡多媒體服務質量自適應控制機制 7.3.1 端到端的QoS層次模型 7.3.2 端到端的QoS保證機制 7.3.3 端到端服務質量保證的自適應控制機制 7.4 網絡多媒體相關協(xié)議 7.4.1 實時傳輸協(xié)議RTP 7.4.2 實時流協(xié)議RTSP 7.4.3 會話發(fā)起協(xié)議SIP 7.5 內容分發(fā)網絡與網絡多媒體 7.5.1 內容分發(fā)網絡技術概述 7.5.2 cDN的體系結構與工作原理 7.5.3 CDN的關鍵技術 7.5.4 cDN與網絡多媒體應用 7.6 P2P流媒體系統(tǒng) 7.6.1 P2P技術概述 7.6.2 P2P流媒體系統(tǒng)結構與工作原理 7.6.3 P2P流媒體系統(tǒng)關鍵技術 7.6.4 基于P2P技術的流媒體系統(tǒng)實例 7.6.5 CDN和P2P技術的融合第8章 網絡安全 8.1 網絡安全基礎 8.1.1 網絡安全的內容 8.1.2 密碼體制 8.1.3 數字簽名 8.2 網絡安全協(xié)議 8.2.1 IPSec與VPN 8.2.2 SSL與SET 8.2.3 PGP 8.3 防火墻 8.3.1 防火墻概述 8.3.2 防火墻的體系結構 8.3.3 防火墻的基本技術附錄A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