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文壇上充斥庸俗無聊的“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但其中有一個作家的作品,以當時社會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為關注點,用機智、幽默、風趣的語言,諷刺了人們的自私、愚蠢和勢利,揭示當時社會生活中,人們對金錢、愛情、婚姻的態(tài)度,及對三者之間關系的取舍,反映出當時英國社會的人情世故和社會形態(tài)。她就是簡·奧斯汀。 《傲慢與偏見》出版至今,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也被多次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在英國和世界各地擁有廣泛的讀者和觀眾。奧斯汀塑造的女主角伊麗莎白聰慧、活潑、俏皮,具有比較強的獨立意識。 她對婚姻和愛情有著美好的憧憬,但不愿屈從于金錢和權勢。她需要的愛情是人格平等的愛情,她需要的婚姻是兩情相悅的有愛婚姻。那種找飯票、找保險的婚姻被她鄙視和不齒。但她的率真和正直,天真和勇氣,被居心叵測的人所利用,被自己的偏見所遮蔽。 當她知道自己錯怪了達西的時候,她內疚、自責,能勇敢地正視自己的錯誤,并努力修正錯誤;當她了解到達西不計前嫌,低調地幫助她們家解決了麻煩事時,她感激、感恩、更感動,她也終于正視了自己感情的歸宿。 《傲慢與偏見》的男主角達西英俊多金,但為人傲慢。不幸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傲慢,他從小就被灌輸“老子天下第一”的觀念,對人冷漠,為人刻薄,成天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樣,還認為那是理所當然。如果他在他哪個圈子里找愛人,挑選結婚對象,應該順理成章,沒有任何懸念。 不幸的是,他偏偏被與他門第不對、家教不同的伊麗莎白所吸引;更不幸的是,他越是壓抑對伊麗莎白的愛,越是挑剔她的出身,他越是不可救藥地愛著她;最不幸的是,伊麗莎白對他的傲慢極其反感,對他的自以為是深惡痛絕,以至于達西第一次向她求婚時,她惡狠狠地羞辱了他。 達西根本沒想到自己會被鄉(xiāng)下姑娘“唾棄”,他遭受了他出生以來人生最大的危機,幸運的是,達西畢竟受過良好教育,畢竟有著聰慧的頭腦,他從巨大的失落感中掙扎出來,努力反省自己,找到了自己之所以被“唾棄”的原因,并下定決心痛改前非;更幸運的是,達西能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感情,重視自己內心感情的需要;最重要的是,達西依然對伊麗莎白心心念念、癡心不改,最后他終于贏得了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