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集是為紀念辛亥武昌起義爆發(fā)100周年而編譯的。在此,有必要對與本資料集相關的問題作一些說明。 近代日本為了對華擴張的需要,從19世紀60年代起,逐步加強了搜集中國社會多方面情報資料的力度,其來華人員(如外交使領、軍事間諜、涉華團體、在華企業(yè)、新聞記者、文教機構師生、各類考察旅行團等)都不同程度地肩負著搜集中國各方面情報并予以報告的任務,尤其是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日本成為壓迫中國的列強成員之一,憑借不平等條約的特權及易于掌握中國文字、潛人中國社會內部的便利,在華搜集情報的地域范圍大為擴展,其內容之細致、豐富也遠非以往所能比擬。同時,從甲午戰(zhàn)爭之后到武昌起義爆發(fā),長江流域是日本在華最重要的工業(yè)品市場和棉花原料及其他農產品、鐵礦石等的重要來源,因此也就成了日本各方面對華矚目的重點區(qū)域之一。1911年,四川掀起保路運動,繼而爆發(fā)了武昌起義,長江流域乃至全國迅速涌起革命高潮,面對如此局面,一些在華的日本人為了維護其重大既得權益,密切關注事態(tài)的變化,搜集各種情報為其政府對華決策服務,而這些情報,至今還大量保存于日本和中國的一些地方,成為學界研究辛亥革命史乃至中國近代史所必須參考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