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讀懂中國
過去:追憶與顯形——現在:撕裂的社會——未來:廢墟上重生
專題
“謀殺”錢云會——謠言就是“真相” 施愛東
事件回顧——謀殺的白擊者——五大疑點——意見領袖的“雞蛋情緒”——精英的出擊與防守——一塊神秘的手表——謀殺的成本——謠言是一種“反權力”.
討論:“被謀殺”的錢云會
被仇恨綁架了的“藥家鑫案”
“藥家鑫案”背后的“輿情”與“民意”——張顯與和解之前提——真的大快人心嗎7
討論:復仇和寬恕
辛卯年激辯辛亥——革命、立憲與“宣統控”
什么是主流歷史觀?——革件/立憲的雙線敘事——不戰(zhàn)的革
命最難得——祛魅、反祛魅與以古喻今
討論:辛亥革命了嗎?
討論:“我們媒體就是喜歡大合唱”
“重慶模式”:意識形態(tài)重建如何可能?
記憶政治:媒體中的“重慶模式”——回應“重慶模式”:思
想界的路線分歧——去政治化時代的“唱紅”及其危機一
“感覺結構”與群眾路線的未來
討論:“重慶模式”:新還是舊?
“紅歌”從哪里來——音樂形式背后的歷史意識形態(tài)
“紅歌”曾是“新音樂”——新藝術,新風格——歷史的追
憶儀式——新自由主義解構“唱紅”——不同力量的博弈
討論:“紅歌”揭示的困境
“重新歸來的陌生人”——主流文化與“孔夫子”的和解
“孔夫子”的文化“軟著陸”——“新國博”的重修——
“大國崛起”/“復興之路”妁雙重奏——“發(fā)現你的心靈”——與“孔夫子”的政治和解——結語
討論:孔夫子是“敲門磚”嗎?
……
微言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