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下)》接續(xù)上冊,起于晚唐,迄于20世紀初,全景展現了中國近一千余年文學歷史的發(fā)展變遷。作者秉承自己獨特的文學史觀,通過剖析對文學歷史的各種詮釋之間共時性的互動與抗衡、歷時性的累積與變奏,上推歷史本身,下探對后世的影響。書中具體論述了晚唐的格法之學如何展開“宋詩的基本風貌 ”、唐宋文人階層如何擴大、文人的性質如何衍變、文學如何成為社會文化的基調,兼論屈原、陶淵明、杜甫、李商隱等人如何成為文學史的重要人物、形塑后世的創(chuàng)作觀點;文與道、駢與散、詩與詞、經與文之間的辯證,以及說唱、音樂的文學化;明清之際精致的八股文寫作、文學創(chuàng)作的通俗化,以及文學史寫作的出現。作者于兩冊文學史的寫作中展現了“文字─文學─文化”的體系觀,即以文字為基礎的文學世界逐漸擴大,文學自兩漢文人階層的形成發(fā)展到唐宋文學崇拜的社會,最終走向明清之際的通俗化,文人階層的內部結構在歷史中不斷變動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要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