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的解釋》從管理學的角度切入中國文化,為其精神本質提交了一份沉痛而決絕的診斷書,一系列洞見打開了一個有關中國文化的新的闡釋空間。作者從聲音/語調、行為/動作等維度,考察了孔子、老子為代表的靈魂醫(yī)生,孫子、韓非為代表的精神術士,陶淵明、屈原、司馬遷為代表的江湖山林人士,杜甫這個唯一的介于江湖山林與鄉(xiāng)野閭巷之間的過渡者的處境與主張,發(fā)掘其內在的詩學及政治學含義;并對《水滸傳》和《竇娥冤》為代表的鄉(xiāng)野閭巷文體進行了剖析與申說,凸現(xiàn)出蘊蓄其中的下層文化的精神內核和根本面貌。同時,器官的公共管理學、眼耳辯證法、耳朵按摩術、閱讀交通學等術語的機智挪用、拼接、重構,顯示了對于中西政治文化理論的嫻熟理解,雖有游戲的一面、快樂的一面,但何嘗又不是錐心泣血之論,浸透了悲哀與絕望。有識者或可付之一笑,亦可陪同作者一起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