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戲劇藝術胡星亮講現當代戲劇

胡星亮講現當代戲劇

胡星亮講現當代戲劇

定 價:¥48.00

作 者: 胡星亮 著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戲劇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5581556 出版時間: 2011-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79 字數:  

內容簡介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劇壇,現實主義和新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奔騰洶涌,浪漫主義早已是“明日黃花”悄然退潮。然而在遠東的中國,尤其是在1920年代那“蔥蘢”、“青春”期,浪漫主義戲劇思潮正強勁地沖擊著千百萬青年男女的心靈,并成為20年代中國戲劇創(chuàng)作的重要實績。這是中國戲劇對世界浪漫主義戲劇發(fā)展的獨特貢獻。開放自由的“五四”新風,使20年代中國浪漫主義戲劇思潮獨具特色: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新浪漫主義的同步譯介與相互滲透,它較少西方傳統(tǒng)浪漫派那種單純的浪漫美,無論是思想內涵抑或藝術審美都具有新世紀的幽香魅力。現代主義在其初始叫新浪漫主義。新浪漫主義戲劇思潮在中國的引進是“五四”前后。當時,象征主義、表現主義、唯美主義、未來主義等,其魅力即如易卜生、蕭伯納、高爾斯華綏,深深地吸引著中國戲劇家。然而經過1920年代的發(fā)展,現實主義戲劇在中國蔚為大觀,新浪漫主義卻在1930年代初即告衰微。新浪漫主義在中國戲劇家眼中的主要內涵是什么?中國戲劇家怎樣看待和汲取新浪漫主義?它的存在是否為中國戲劇的發(fā)展提供了什么?一個在1920年代生機蓬勃的戲劇思潮,又何以會在短時期內消逝得如此迅疾呢?

作者簡介

  胡星亮,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戲劇戲曲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中國話劇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專業(yè)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戲劇、中外比較戲劇、中國影視史。

圖書目錄

第一講 概述:中國現當代戲劇發(fā)展歷程
現代戲劇(1899-1949):西潮東漸與中國新興話劇的萌芽(1899-1918);現代戲劇觀念的確立與新興話劇的發(fā)展(1918-1929);中國戲劇現代化的曲折進程和話劇藝術的成熟(1930-1937);中國現代戲劇的黃金時代(1937-1949)。
當代戲?。?949-2000):(1)大陸當代戲?。?ldquo;左”傾教條與戲劇現代性的淡化和消解(1949-1966);中國戲劇現代化進程的停滯和倒退(1966-1976);現代意識的復蘇和重建與戲劇藝術的拓展(1976-1989);社會轉型期戲劇發(fā)展的多元與失重(1989-2000)。(2)臺灣當代戲?。悍忾]僵硬的“精神的荒原”(1949-1965);突破傳統(tǒng)寫實求新求變(1965-1979);現代主義實驗劇運動(1979-1986);后現代主義戲劇和商業(yè)劇眾聲喧嘩(1986-2000)。(3)香港當代戲?。涸谄D難生存中呼喚新的戲劇(1949-1966);校園戲劇的藝術探索(1966-1977);戲劇發(fā)展的開放性和多元化(1977-2000)。(4)澳門當代戲?。貉莩鐾鈦響騽∶?949-1975);戲劇創(chuàng)作意識的自覺(1975-1985);澳門本土戲劇的發(fā)展(1985-2000)。
上編戲劇思潮與流派
第二講 現實主義(上):傳統(tǒng)現實主義戲劇
現實主義戲劇思潮在現代中國的興起,始于《新青年》派自覺的理論倡導。如果說《新青年》派批判舊戲是著重在“破”,那么,他們推崇易卜生的寫實問題劇,則是標志著中國戲劇建設的“立”?,F代中國特定的社會需求與審美需求,現實主義成為戲劇思潮發(fā)展的主流,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它又有不盡相同的內涵。概括說來,1920年代強調現實批判、社會問題與寫實;自1930年代開始即圍繞著現實性、傾向性與典型性展開論爭;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時期里假大空盛行,現實主義漸趨衰微。
第三講 現實主義(下):現代現實主義戲劇
新時期現實主義戲劇的拓展始自1980年前后的“戲劇危機”。努力復歸現實主義的問題劇遭遇冷落,促使人們認真反思中國話劇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何在;而20世紀以來西方戲劇現實主義的發(fā)展,又啟迪中國戲劇家對現實主義進行新的探索。新時期現代現實主義戲劇最突出的特點,是戲劇的“人學”轉向與深化。與傳統(tǒng)現實主義強調反映外在現實、塑造性格和客觀寫實相比較,現代現實主義戲劇融合傳統(tǒng)現實主義、西方現代主義和民族戲曲藝術等多種手法,它更注重揭示人的生存、生命和人類共同的痛苦與歡樂,挖掘人的心靈世界的復雜矛盾,豐富了中國現實主義戲劇的精神內涵和藝術表現力。
第四講 浪漫主義戲劇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劇壇,現實主義和新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奔騰洶涌,浪漫主義早已是“明日黃花”悄然退潮。然而在遠東的中國,尤其是在1920年代那“蔥蘢”、“青春”期,浪漫主義戲劇思潮正強勁地沖擊著千百萬青年男女的心靈,并成為20年代中國戲劇創(chuàng)作的重要實績。這是中國戲劇對世界浪漫主義戲劇發(fā)展的獨特貢獻。開放自由的“五四”新風,使20年代中國浪漫主義戲劇思潮獨具特色: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新浪漫主義的同步譯介與相互滲透,它較少西方傳統(tǒng)浪漫派那種單純的浪漫美,無論是思想內涵抑或藝術審美都具有新世紀的幽香魅力。
第五講 現代主義(上):新浪漫主義戲劇
現代主義在其初始叫新浪漫主義。新浪漫主義戲劇思潮在中國的引進是“五四”前后。當時,象征主義、表現主義、唯美主義、未來主義等,其魅力即如易卜生、蕭伯納、高爾斯華綏,深深地吸引著中國戲劇家。然而經過1920年代的發(fā)展,現實主義戲劇在中國蔚為大觀,新浪漫主義卻在1930年代初即告衰微。新浪漫主義在中國戲劇家眼中的主要內涵是什么?中國戲劇家怎樣看待和汲取新浪漫主義?它的存在是否為中國戲劇的發(fā)展提供了什么?一個在1920年代生機蓬勃的戲劇思潮,又何以會在短時期內消逝得如此迅疾呢?
第六講 現代主義(下):探索戲劇
新時期的現代主義戲劇通常稱為“探索戲劇”。探索戲劇在新時期劇壇的崛起,同樣是1980年前后因為問題劇衰微而引起日益嚴重的戲劇危機,戲劇家受到強烈刺激而探尋新路的產物。其藝術探索與創(chuàng)新給新時期戲劇帶來蓬勃生機。探索戲劇在社會與歷史、人生與文化等哲理層面,和戲劇的藝術表現與舞臺語匯等形式層面,都受到西方現代主義戲劇的深刻影響。然而,由于中國社會不同的民族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戲曲等民族審美的滲透,又使走向現代主義的探索戲劇有其獨特的風姿神采。
第七講 后現代主義戲劇
1990年代后現代主義戲劇的出現,體現了年輕一代戲劇家反叛與創(chuàng)新的實驗姿態(tài)。其基本傾向,90年代前半期偏向解構傳統(tǒng)與反叛經典,劇本與文學的意義被解構,強調劇場演戲的感性直接性,乃至朝著排斥語言的形體演技、舞臺綜合發(fā)展,對現實人生的思考呈現出缺乏深度的“平面感”和“零散化”;90年代后半期主要走向大眾文化和左派政治,解構傳統(tǒng)、反叛經典而重表演、輕文本的傾向仍然存在,又因為它將自己定位于“政治”或“娛樂”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人學”內涵,在相當程度上排斥了戲劇精神的現代性創(chuàng)造。后現代戲劇在某些方面豐富了中國戲劇藝術的可能性,然而,它強調劇場性和表演性而排斥文學、忽視人學,演劇流于敘事的表象化,則又突出地體現了它亟需以現代性為根本,從“人的戲劇”出發(fā)去建構其戲劇美學。
下編戲劇作家與作品
第八講 曹禺及其《雷雨》
曹禺是中國現代杰出的戲劇家。其《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劇作,標志著中國話劇文學的走向成熟?!独子辍繁┞读朔饨ù蠹彝サ淖飷?,揭示了它所依存的封建社會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發(fā)展趨勢。戲劇沖突濃墨重彩、緊張強烈,人物形象刻畫鮮明深刻,注重戲劇意象和意境的詩情創(chuàng)造,是其審美創(chuàng)造的獨特魅力。
第九講 夏衍及其《上海屋檐下》
夏衍是中國現代戲劇史上的優(yōu)秀劇作家?!渡虾N蓍芟隆?、《法西斯細菌》、《芳草天涯》等作品在中國現代劇壇別具風味。《上海屋檐下》結構新穎奇巧,在“小人物”日常生活描寫中表現時代激流,就像生活本身那樣混亂、憂郁和真實;而戲劇沖突的內心化和戲劇意象的創(chuàng)造,又使其溢漾著濃濃的詩意抒情。
第十講 丁西林及其《三塊錢國幣》
著名物理學家丁西林業(yè)余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而成就斐然。他的《一只馬蜂》、《壓迫》、《三塊錢國幣》等,是中國現代獨幕劇創(chuàng)作和喜劇創(chuàng)作的重要收獲?!度龎K錢國幣》對抗戰(zhàn)初期大后方的黑暗現實,和小市民自私庸俗、唯利是圖的行徑給予了辛辣的諷刺與批判。其結構精巧凝練,語言機智幽默,性格刻畫真實生動,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第十一講 郭沫若及其《屈原》
杰出詩人郭沫若也是著名劇作家。“五四”時期的《三個叛逆的女性》,尤其是抗戰(zhàn)時期的《屈原》、《虎符》等作品,標志著中國現代歷史劇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和最高成就。《屈原》刻畫了詩人屈原的崇高形象和民族靈魂。其悲壯激昂的悲劇精神,生動豐富的戲劇情節(jié),以及注重情感高潮的詩意抒發(fā),表現為豪放激烈的浪漫主義風格。
第十二講 吳祖光及其《風雪夜歸人》
吳祖光是抗戰(zhàn)時期成長起來的優(yōu)秀劇作家,有《風雪夜歸人》、《少年游》、《闖江湖》等戲劇作品?!讹L雪夜歸人》在名伶寵妾愛情悲劇的描寫中探索人的價值和人生意義問題,使其超越“姨太太與戲子戀愛”的陳腐俗套而富有深度;恬靜散淡的戲劇結構、含蓄雋永的詩意和深沉蘊藉的哲理內涵,是這出婉約清麗的抒情戲劇的審美特色。
第十三講 老舍及其《茶館》
老舍是世界知名的劇作家和小說家。有《歸去來兮》、《龍須溝》、《茶館》等戲劇作品。《茶館》是享譽中外的現實主義藝術經典。劇作以裕泰茶館的時代變遷為線索,真實深刻地再現了從戊戌變法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的社會歷史面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藝術構思的新穎獨特和濃郁的民族風格,體現出其卓越的現實主義精神和藝術成就。
第十四講 田漢及其《關漢卿》
田漢是卓越的劇作家和詩人。一生留下《獲虎之夜》、《名優(yōu)之死》、《梅雨》、《回春之曲》、《秋聲賦》、《麗人行》、《關漢卿》、《謝瑤環(huán)》等數十部劇作?!蛾P漢卿》是其戲劇代表作。此劇成功塑造了關漢卿的偉大形象,表現了這位人民戲劇家疾惡如仇、敢于斗爭的錚錚鐵骨。浪漫色彩、意境創(chuàng)造和詩意抒情賦予它獨特的藝術審美。
第十五講 劉錦云及其《狗兒爺涅槃》
劉錦云是新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劇作家,《狗兒爺涅槃》是新時期戲劇探索的集大成之作。劇作通過狗兒爺形象的成功塑造,對新中國幾十年來的農村問題進行了深沉反思,對傳統(tǒng)中國農民的本質特征作了深層開掘。其藝術審美,在堅持傳統(tǒng)話劇現實主義原則的基礎上,借鑒民族戲曲和西方現代派戲劇,進行了新的探索。
第十六講 陳子度、徐曉鐘等的《桑樹坪紀事》
《桑樹坪紀事》是著名導演徐曉鐘帶領劇作家陳子度等合作推出的優(yōu)秀作品。劇作透過那個特殊年代黃土地上人們的物質貧困與精神愚昧,對民族歷史和現實社會進行了反思與批判。徐曉鐘綜合斯坦尼體系、布萊希特史詩劇和民族戲曲美學,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探索戲劇中出現的多種藝術手法去表現劇作內涵,賦予該劇完整、深刻的舞臺創(chuàng)造。
第十七講 賴聲川及其《暗戀桃花源》
賴聲川是1980年代以來臺灣具有代表性的戲劇家。有《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等作品。《暗戀桃花源》用《暗戀》的兩岸相思的故事表達人們對于桃花源的向往,又用《桃花源》的虛幻故事去思考海峽兩岸的社會政治情形。“集體即興”、“拼貼”、“戲中戲”等藝術表現,既饒有興味而又充滿戲劇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