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華法之道:比較、融通與…
02清學觀瀾:慶祝陳祖武先生…
03二十世紀前期關學研究文獻…
04注音全譯四書(修訂本)
05去圣乃得真孔子:《論語》…
06現(xiàn)代儒學:儒家功夫哲學專…
07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發(fā)微
08道德經今解
09《荀子》與先秦兩漢典籍重…
10逆覺體證與理一分殊:論現(xiàn)…
熊良山編著
本書以豐富的例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對《道德經》進行了講解,并有大量當…
(漢)鄭玄注
暫缺簡介...
可購
(春秋)孔丘著;(三國魏)何晏集解
(戰(zhàn)國)孟軻著;(漢)趙岐注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或子居(魏晉間王肅在其《孔叢子》及《圣…
常秉義著
《易經圖典精華》將易學史上最有影響、最具代表性的圖典進行分類歸納,特別是…
王芳恒著
貴州民族學院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出版。本書圍繞馮友蘭先生的人文關懷精神,…
常秉義編著
聞一多著;李定凱編校
由于聞一多先生的著述數(shù)量巨大,涉及領域頗為廣泛,讓那些無力購置《全集》而…
(春秋)孔丘著;梁知注評
中國國粹精華系列。這套叢書的初編精選了我國古代重要的典籍30多種,分為20冊…
曾振宇,范學輝著
程國政著
本書通過介紹管仲叱咤風云的一生、知天得道、農上并舉、倉廉實而知禮節(jié)、慎謀…
鄧紅著
<br>本書認為,自胡適20世紀30年代以來有關研究給王充戴上的“唯物主義思想…
(春秋)老子編;朱良志注評
老子哲學可以說是“女性哲學”,充滿了一種柔情精神,對柔、弱一面投入了極大…
楊潤根著
《發(fā)現(xiàn)老子》《發(fā)現(xiàn)論語》二書有系統(tǒng)完整的思想,很有見地,對老子、孔子的學…
黃進德著
《歐陽修評傳》以時為經、以事為緯,全面展示了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飽經憂患、…
呂希晨,何敬文主編
唯物史觀即歷史唯物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般規(guī)律的科學,是馬克思主義…
張怡,酈全民,陳敬全著
200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本書從哲學的歷史背景出發(fā),系統(tǒng)深入地討論了虛…
一部《老子》超過了黑格爾的全部著作的內涵。本書作者發(fā)現(xiàn),中華文化經典具有…
李長之著
《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的讀物,李長之沒有因此減弱他斟酌史料的嚴肅性,相…
張善文注譯
《周易》是一部在中國文化史、思想史上影響最為廣泛深遠的古代經典著作,歷代…
陳書彬
“楚辭”這個名稱,最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張湯傳》,漢人有時稱為“辭…
潘雨廷著
本書是著名《易經》研究學家潘雨延先生的一部遺稿,共介紹易學典籍約二百余種…
龐樸著
多年以來人們心目中的“中庸之道”,大都偏重在政治倫理修身養(yǎng)性方面,而且常…
(商)姬昌著;王輝編譯
這本書是個筐,里面裝著許許多多的枚菜根,菜味美,根味淡,人人都知道美味可…
(美)安樂哲,(美)羅思文著;余瑾譯
我們是在一個既定的文化環(huán) 境中成長起來的,周圍已有的一切決定了我們的世界…
譚國清 著
自是以來,俗儒記誦詞章之習,其功倍于小學而無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
鄭曉江主編
編輯推薦:本書為區(qū)域思想史研究論集,主要以歷史上別稱“江右”的江西省域內…
干春松著
本書從社會史和知識社會學的視角來審視儒家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角色,及其向現(xiàn)…
孔繁著;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編
荀子是先秦繼孟子而起之儒學最后一位大師。他創(chuàng)立了博大的儒家思想體系。又因…
鄭家棟編著
片斷:當代儒學與中國社會發(fā)端于“五四”時期的現(xiàn)代(當代)新儒學思潮,至今…
王立新著
本書研究了早期的湖湘學派,即宋代著名的理學派別,介紹了此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胡安…
馬德鄰著
關于《老子》思想,一直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近三十年間,隨著大量的佚失文…
吳光主編;浙江社會科學院國際陽明學研究中…
我們按文章性質及其所論主題,將這21篇論文分成六組。第一組收錄了劉述先、杜…
王國維著;徐調孚校注
王國維是我國近代的著名學者之一。《人間詞話》一書乃是王先生接受了西洋美學…
郭志成,郭韜著
中華民族的智慧之源來自《易經》,它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本書著力證明了今…
方克立主編
本次大會于2001年7月在北京召開,世界各地的300多位學者出席,提交學術論文2…
東方橋著
有人把《孟子》稱為培養(yǎng)理想人格和道德涵養(yǎng)的必讀經典,也有人認為后人對《孟…
康中乾著
這部著作緊緊抓住了魏晉玄學的中心議題,即“本末有無”的本論論問題而展開,…
可讀可購
李澤厚著
本書收作者對近代中國自太平天國至辛亥革命時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
《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以“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作為解釋中國近現(xiàn)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