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與程序設計C/C++及其相關數(shù)據(jù)結構:C語言描述

數(shù)據(jù)結構:C語言描述

數(shù)據(jù)結構:C語言描述

定 價:¥35.00

作 者: 殷人昆 編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VC++

ISBN: 9787111349716 出版時間: 2011-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數(shù)據(jù)結構:c語言描述》是根據(jù)2007年教育部頒發(fā)的《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公共核心知識體系與課程》規(guī)范和2010年修訂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綜合考試大綱》編寫的數(shù)據(jù)結構課程教材。全書共分7章:第1章介紹數(shù)據(jù)結構的地位和主要知識點,數(shù)據(jù)結構和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分析的簡單方法,以及用c語言編程的要點;第2~7章對應考試大綱的6個知識單元,包括線性表,棧、隊列和數(shù)組,樹與二叉樹,圖,查找,排序。本書融入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考試輔導體會,合理安排相關知識點,對學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和隱含在所討論問題之后的內(nèi)容給出適當?shù)奶崾尽!稊?shù)據(jù)結構:c語言描述》既可作為普通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專業(yè)本科生學習數(shù)據(jù)結構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專業(yè)考研的輔導教材或其他專業(yè)計算機考試的復習教材,還可作為計算機系統(tǒng)開發(fā)人員的學習資料。

作者簡介

  殷人昆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部兼職教授。1985年赴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做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過程的質量管理和軟件產(chǎn)品的質量評價。主要負責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數(shù)據(jù)結構”、“軟件工程”的本科課程教學工作和“軟件工程技術與設計”、“軟件項目管理”的研究生課程教學工作。主講的“數(shù)據(jù)結構”課程被評為清華大學精品課程。曾與人合作或單獨編寫教材十余本。曾在核心刊物和專業(yè)會議發(fā)表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出版者的話
編委會
叢書序言
前言
教學安排建議
第1章 緒論
1.1 數(shù)據(jù)結構的概念及分類
1.1.1 為什么要學習數(shù)據(jù)結構
1.1.2 與數(shù)據(jù)結構相關的基本術語
1.1.3 數(shù)據(jù)結構的分類
1.1.4 數(shù)據(jù)結構的存儲結構
1.1.5 定義在數(shù)據(jù)結構上的操作
1.2 使用c語言描述數(shù)據(jù)結構
1.2.1 數(shù)據(jù)類型
1.2.2 算法的控制結構
1.2.3 算法的函數(shù)結構
1.2.4 動態(tài)存儲分配
1.2.5 邏輯和關系運算的約定
1.2.6 輸入與輸出
1.3 算法和算法設計
1.3.1 算法的定義和特性
1.3.2 算法的設計步驟
1.3.3 算法設計的基本方法
1.4 算法分析與度量
1.4.1 算法的評價標準
1.4.2 算法的時間和空間復雜度度量
1.4.3 算法的漸近分析
小結
習題
第2章 線性表
2.1 線性表的定義及操作
2.1.1 線性表的定義和特點
2.1.2 線性表的主要操作
2.2 順序表
2.2.1 順序表的定義和特點
2.2.2 順序表的結構定義
2.2.3 順序表主要操作的實現(xiàn)
2.2.4 順序表主要操作的性能分析
2.2.5 順序表的應用舉例
2.3 單鏈表
2.3.1 單鏈表的定義和特點
2.3.2 單鏈表的結構定義
2.3.3 單鏈表中的插入與刪除
2.3.4 帶頭結點的單鏈表
2.3.5 單鏈表主要操作的性能分析
2.3.6 單鏈表的順序訪問與尾遞歸
2.3.7 單鏈表的應用舉例
2.4 順序表與線性鏈表的比較
2.5 線性鏈表的其他變形
2.5.1 循環(huán)鏈表
2.5.2 雙向鏈表
2.5.3 靜態(tài)鏈表
2.6 線性表的應用:字符串
2.6.1 字符串的概念
2.6.2 字符串的初始化和賦值
2.6.3 c語言中有關字符串的庫函數(shù)
2.6.4 自定義字符串的存儲表示
2.7 單鏈表的應用:一元多項式及其運算
2.7.1 一元多項式的表示
2.7.2 多項式的結構定義
2.7.3 多項式的加法
2.7.4 多項式的乘法
小結
習題
第3章 棧、隊列和數(shù)組
3.1 棧
3.1.1 棧的概念
3.1.2 順序棧
3.1.3 鏈式棧
3.1.4 棧的混洗
3.2 隊列
3.2.1 隊列的概念
3.2.2 循環(huán)隊列
3.2.3 鏈式隊列
3.3 棧的應用
3.3.1 數(shù)制轉換
3.3.2 括號匹配
3.3.3 表達式的計算與優(yōu)先級處理
3.3.4 棧與遞歸的實現(xiàn)
3.4 隊列的應用
3.4.1 打印楊輝三角形與逐行處理
3.4.2 電路布線與兩點間的最短路徑
3.5 數(shù)組
3.5.1 一維數(shù)組
3.5.2 多維數(shù)組
3.5.3 數(shù)組的應用舉例
3.6 在算法設計中使用遞歸
3.6.1 漢諾塔問題與分治法
3.6.2 迷宮問題與回溯法
3.6.3 計算組合數(shù)與動態(tài)規(guī)劃
3.7 特殊矩陣
3.7.1 對稱矩陣的壓縮存儲
3.7.2 三對角線矩陣的壓縮存儲
3.7.3 稀疏矩陣的壓縮存儲
3.8 雙端隊列
3.8.1 雙端隊列的概念
3.8.2 雙端隊列的主要操作
3.8.3 雙端隊列的順序存儲表示
3.8.4 雙端隊列的鏈接存儲表示
小結
習題
第4章 樹與二叉樹
4.1 樹的基本概念
4.1.1 樹的定義和術語
4.1.2 樹的基本操作
4.2 二叉樹
4.2.1 二叉樹的概念
4.2.2 二叉樹的性質
4.2.3 二叉樹的主要操作
4.3 二叉樹的存儲表示
4.3.1 二叉樹的順序存儲表示
4.3.2 二叉樹的鏈表存儲表示
4.4 二叉樹的遍歷
4.4.1 二叉樹遍歷的遞歸算法
4.4.2 遞歸遍歷算法的應用舉例
4.4.3 二叉樹遍歷的非遞歸算法
4.4.4 非遞歸遍歷算法的應用舉例
4.4.5 二叉樹的計數(shù)
4.5 線索二叉樹
4.5.1 線索二叉樹的概念
4.5.2 線索二叉樹的種類
4.5.3 中序線索二叉樹的建立和遍歷
4.5.4 前序與后序線索二叉樹
4.6 樹與森林
4.6.1 樹的存儲表示
4.6.2 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
4.6.3 樹與森林的深度優(yōu)先遍歷
4.6.4 樹與森林的廣度優(yōu)先遍歷
4.6.5 樹遍歷算法的應用舉例
4.7 二叉樹的應用:二叉排序樹
4.7.1 二叉排序樹的概念
4.7.2 二叉排序樹的查找
4.7.3 二叉排序樹的插入
4.7.4 二叉排序樹的刪除
4.7.5 二叉排序樹的性能分析
4.8 二叉樹的應用:平衡二叉樹
4.8.1 平衡二叉樹的概念
4.8.2 平衡化旋轉
4.8.3 平衡二叉樹的插入
4.8.4 平衡二叉樹的刪除
4.8.5 平衡二叉樹的性能分析
4.9 二叉樹的應用:huffman樹
4.9.1 帶權路徑長度的概念
4.9.2 huffman樹與huffman算法
4.9.3 huffman樹的應用:最優(yōu)判定樹
4.9.4 huffman樹的應用:huffman編碼
4.10 二叉樹的應用:堆
4.10.1 小根堆和大根堆
4.10.2 堆的建立
4.10.3 堆的插入
4.10.4 堆的刪除
4.11 樹的應用:八皇后問題與樹的剪枝
4.11.1 八皇后問題的提出
4.11.2 八皇后問題的狀態(tài)樹
4.11.3 八皇后問題算法
小結
習題
第5章 圖
5.1 圖的基本概念
5.1.1 與圖有關的概念
5.1.2 圖的基本操作
5.2 圖的存儲結構
5.2.1 圖的鄰接矩陣表示
5.2.2 圖的鄰接表表示
5.2.3 鄰接矩陣表示與鄰接表表示的比較
5.2.4 圖的鄰接多重表表示
5.3 圖的遍歷
5.3.1 深度優(yōu)先搜索
5.3.2 廣度優(yōu)先搜索
5.3.3 連通分量
5.3.4 重連通圖
5.3.5 歐拉回路與一筆畫問題
5.3.6 有向圖的強連通分量
5.4 最小生成樹
5.4.1 最小生成樹求解和貪婪法
5.4.2 kruskal算法
5.4.3 prim算法
5.5 最短路徑
5.5.1 非負權重的單源最短路徑
5.5.2 所有頂點之間的最短路徑
5.5.3 無權重的最短路徑
5.6 用頂點表示活動的網(wǎng)絡(aov網(wǎng)絡)
5.7 用邊表示活動的網(wǎng)絡(aoe網(wǎng)絡)
小結
習題
第6章 查找
6.1 查找的基本概念與性能分析
6.1.1 查找的概念
6.1.2 查找算法的性能分析
6.2 順序查找法
6.2.1 順序表上的順序查找算法
6.2.2 線性鏈表上的順序查找算法
6.3 折半查找法
6.3.1 一般的折半查找法
6.3.2 擬最優(yōu)查找樹:折半查找的改進方法
6.3.3 斐波那契查找:折半查找的變形
6.3.4 插值查找:折半查找的變形
6.4 b樹
6.4.1 索引順序表與分塊查找
6.4.2 多級索引結構與m叉查找樹
6.4.3 b樹的概念
6.4.4 b樹上的查找
6.4.5 b樹上的插入
6.4.6 b樹上的刪除
6.4.7 b+樹
6.5 散列表及其查找
6.5.1 散列的概念
6.5.2 常見的散列函數(shù)
6.5.3 解決沖突的開地址法
6.5.4 解決沖突的鏈地址法
6.5.5 散列法分析
小結
習題
第7章 排序
7.1 排序的概念與算法性能
7.1.1 排序的概念
7.1.2 排序算法的性能
7.1.3 數(shù)據(jù)表和靜態(tài)鏈表的結構定義
7.2 幾種簡單的排序方法
7.2.1 直接插入排序
7.2.2 基于鏈表的直接插入排序
7.2.3 折半插入排序
7.2.4 起泡排序
7.2.5 簡單選擇排序
7.3 希爾排序
7.3.1 希爾排序的設計思路
7.3.2 希爾排序的算法實現(xiàn)
7.4 快速排序
7.4.1 快速排序的設計思路
7.4.2 快速排序的算法描述
7.4.3 快速排序的算法分析
7.4.4 快速排序的改進算法
7.5 堆排序
7.5.1 大根堆
7.5.2 堆排序的算法
7.5.3 堆排序的算法分析
7.6 歸并排序
7.6.1 兩路歸并
7.6.2 遞歸的歸并排序算法
7.6.3 迭代的歸并排序算法
7.6.4 基于鏈表的歸并排序算法
7.7 基數(shù)排序
7.7.1 基數(shù)排序的概念
7.7.2 msd基數(shù)排序
7.7.3 lsd基數(shù)排序
7.8 內(nèi)排序算法的分析與比較
7.8.1 排序方法的下界
7.8.2 各種內(nèi)排序方法的比較
7.8.3 鏈表排序結果的重排
小結
習題
附錄一 2009~2011年全國考研計算機學科聯(lián)考專業(yè)基礎綜合考試數(shù)據(jù)結構部分試題解析
附錄二 大作業(yè)要求及樣例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