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第一編,公共行政與法,研究行政和行政法的基本理論、公共行政與憲政、法治、人權以及市場經濟的關系。第二編,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研究中外行政法的各種基本原則,如依法行政原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比例原則等。第三編,行政組織與行政法主體,研究行政機關和其他法律、法規(guī)授權行使行政權的組織的法律地位、職權、職責以及公務員、其他公職人員和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等。第四編,行政規(guī)范制定,研究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和其他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的性質、特征、制定程序、法律效力及審查、監(jiān)督機制。第五編,行政處理行為,研究行政處理行為的概念、特征、分類、效力和各種具體行政處理行為,如行政許可、行政征收、征用、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確認、行政裁決等的實施條件、程序等。第六編,非強制行政行為,研究行政合同、行政指導等新型行政行為不同于傳統(tǒng)行政行為的特點、實施條件、程序及救濟機制等。第七編,行政自由裁量行為,研究行政自由裁量行為的形式、種類、特征、必要性、可能產生的弊端和法律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權濫用的機制。第八編,行政程序,研究行政程序的概念、價值、功能以及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則等。第九編,對行政的監(jiān)督與行政責任,研究對行政監(jiān)督的各種途徑、形式、監(jiān)督主體的權限、責任以及被監(jiān)督對象承擔責任的途徑、形式,如行政處分、行政問責等。第十編,行政救濟,研究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各種行政救濟制度的性質、功能、運作規(guī)則和程序等。第十一編,公產與公共設施,研究公產,包括國有企業(yè)、國有資產、其他國有公共設施、其他公共財產的管理、運作規(guī)則及由此產生的各種法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