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國家法、憲法憲政權力架構中的行政立法程序

憲政權力架構中的行政立法程序

憲政權力架構中的行政立法程序

定 價:¥24.00

作 者: 畢雁英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今日法學思想
標 簽: 行政法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1807472 出版時間: 2010-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242 字數:  

內容簡介

  《憲政權力架構中的行政立法程序》將行政立法程序制度置于憲政權力框架的背景下,運用行政法學和憲法學的基礎理論,對行政立法的權力屬性、行政立法程序的制度模式及其完善途徑、行政立法程序責任的內容、形式及追究原則等內容進行了極富價值的闡釋。這些成果對于學術界和實務界對行政立法程序的進一步探索都將是有助益和有啟發(fā)性的?!稇椪嗔軜嬛械男姓⒎ǔ绦颉返难芯砍晒麑橥晟莆覈读⒎ǚā贰ⅰ缎姓ㄒ?guī)制定程序條例》和《規(guī)章制定程序條例》提供理論指導和可直接應用的諸多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畢雁英 女,黑龍江人,先后獲黑龍江大學哲學系學士學位、黑龍江大學法學院碩士學位、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學位。曾任教于黑龍江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現(xiàn)任國際關系學院法律系副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軟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學、國家安全法學及公法理論。曾獲多項教學獎,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編著20部;主持及參與了七項部級、國家級橫向及縱向科研課題,承擔并完成了多項行政立法的委托起草和論證工作。

圖書目錄


引言
一、問題的提出:從禁令頻出到廣告參政
二、概念釋義
三、研究視角
第一章 行政立法的憲致根據
一、立法權解析
二、行政立法的沿革與特點
(一)行政立法的沿革
(二)行政立法的特點
三、關于行政立法權的憲政理論解說
(一)兩種社會契約觀
(二)權力分立與法律保留理論
(三)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
(四)代議制民主理論
四、行政立法在憲政國家權力結構中的位置
(一)憲政國家中的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
(二)授權立法與職權立法
(三)行政立法與行政裁量
小結:行政立法權的本質
第二章 行政立法程序的制度模式及價值取向
一、正當程序保障與行政立法
(一)程序的正當性與現(xiàn)代行政法治
(二)約束立法權的實體性正當程序
二、行政立法程序的制度模式類型
三、議會主導型行政立法模式
(一)議會主導型行政立法模式的制度構架
(二)議會主導型行政立法模式的特點及價值取向
四、行政主導型行政立法模式
(一)行政主導型行政立法模式的制度構架
(二)行政主導型行政立法模式的特點及價值取向
五、公眾參與型行政立法模式
(一)公眾參與型行政立法模式的制度構架
(二)公眾參與型行政立法模式的特點及價值取向
小結:程序的權衡
第三章 行政立法程序正當性的標準與實現(xiàn)手段
一、行政立法程序的正當性標準
二、行政單方決定與民主決策
(一)行政立法應否由行政機關單方決定
(二)行政立法與民主決策
三、投票:民主的多數決定論
四、協(xié)商:協(xié)商式參與民主
(一)行政立法程序中的協(xié)商參與
(二)行政立法中的兩種協(xié)商程序
(三)協(xié)商參與的困境
五、聽證:影響實體的程序
(一)聽證的意義與類型
(二)優(yōu)勢還是局限
(三)影響聽證效果的因素
小結:復合性的程序選擇
第四章 中國的行政政立法程序規(guī)則
一、中國行政立法程序的理論及其價值選擇
二、現(xiàn)行制定法確立的正式規(guī)則
(一)中國行政立法程序的正式規(guī)則
(二)中國行政立法程序問題分析
三、中國行政立法程序中的非正式規(guī)則
(一)非正式規(guī)則的表現(xiàn)
(二)非正式規(guī)則的影響
小結:程序控制的必要性12
第五章 中國行政立法程序的價值選擇與制度建構
一、行政立法程序的價值選擇
(一)公正與效率
(二)民主參與與專家理性
(三)規(guī)制與治理
(四)非正式規(guī)則與制度化
(五)嚴格規(guī)則主義與自由裁量主義
二、行政立法程序的載體
(一)人與組織的載體
(二)制度文本的載體
三、行政立法程序的控制強度
(一)行政立法程序的類型
(二)嚴格批準程序及其適用條件
(三)中度審查程序及其適用條件
(四)寬松備案程序及其適用條件
(五)解釋性行政立法程序
四、行政立法程序的展開
(一)行政立法的制定程序
(二)行政立法的評估程序
(三)行政立法的清理、修改和廢止程序
(四)行政立法程序的公開度分析
小結:行政立法的內部控制程序與外部控制程序的協(xié)調
第六章 違反行政立法程序的責任
一、責任追究的原則
(一)責任后果與違反程序的性質、程度相適應的原則
(二)法律責任為主、政治與社會責任為輔的原則
(三)保障行政相對人私益與保護國家、社會公益適度均衡的原則
(四)行政立法文本處理與立法主體責任相結合的原則
二、對違反程序規(guī)則制定的行政立法文本的處理
(一)文本生效前的處理
(二)文本生效后的處理
三、行政立法程序主體違反程序規(guī)則的責任
(一)責任主體
(二)法律責任
(三)政治責任
(四)社會責任
四、追究行政立法責任的程序
(一)追究行政立法責任的主要制度形式
(二)權力機關追究行政立法責任的程序
(三)行政機關追究行政立法責任的程序
(四)司法機關追究行政立法責任的程序
五、行政立法不作為的責任問題
(一)行政立法不作為責任的理論基礎
(二)行政立法不作為成立的條件
(三)行政立法不作為的國家賠償問題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美國行政機關規(guī)則制定過程示意圖
后記
圖表目錄
表4-1 《行政法規(guī)制定程序條例》程序類型分析
表4-2 《規(guī)章制定程序條例》程序類型分析
表5-1 地方政府規(guī)章的制定情況統(tǒng)計表(1978~1997年)
表5-2 上海市1978~2000年創(chuàng)制性規(guī)章和執(zhí)行性規(guī)章比例統(tǒng)計表
圖5-1 2002~2008年中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立法數據統(tǒng)計
圖5-2 行政立法過程公開度類型示意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