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定 價:¥25.00

作 者: 牟宗三 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牟宗三文集
標 簽: 中國近代哲學/當代哲學

ISBN: 9787546313962 出版時間: 201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牟宗三先生,被認為是當代新儒家的領(lǐng)軍人物之一。他師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稱之為北大哲學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與唐君毅先生、徐復(fù)觀先生并肩而立,號稱熊氏的三大弟子。 這套《牟宗三文集》編者遴選了牟宗三先生最重要的著作,包括《中國哲學的特質(zhì)》《道德的理想主義》《中國哲學十九講》等,共計十三種。本冊為《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作者簡介

  牟宗三(1909-1995) 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xiàn)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xiàn)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當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體與性體》、《道德的理想主義》、《歷史哲學》、《佛性與般若》、《才性與玄理》、《圓善論》等28部;弓有《康德的道德哲學》、《康德》(譯注)、《康德判斷力之批判》等3部譯作。其哲學成就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現(xiàn)代發(fā)展的新水平,其影響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chuàng)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家”。

圖書目錄

小序
第一講 中西哲學會通的可能性:哲學真理之普遍性與特殊性
第二講 中國哲學底傳統(tǒng):中國哲學所關(guān)心的是“生命”,而西方哲學所關(guān)心的其重點在“自然”
第三講 西方哲學底傳統(tǒng):柏拉圖傳統(tǒng),萊布尼茲一羅素傳統(tǒng)以及康德傳統(tǒng):從萊布尼茲一羅素傳統(tǒng)說起——萊布尼茲思想之下委與上提
第四講 康德的“經(jīng)驗的實在論”與“超越的觀念論”此對反于“經(jīng)驗的觀念論”與“超越的實在論”;由經(jīng)驗的實在論融攝知識范圍內(nèi)一切
實在論的思想,由超越的觀念論融攝一切關(guān)于智思界者的思想
第五講 康德的“經(jīng)驗意義的二元論”與羅素的“中立一元論”:超越意義的二元論不能成立
第六講 經(jīng)驗的實在論開感觸界,超越的觀念論開智思界:中西哲學對此兩界之或輕或重,或消極或積極
第七講 一心開二門:中國哲學對于智思界是積極的,對于感觸界是消極的(就成立知識言);西
方哲學則反是
第八講 只康德的經(jīng)驗的實在論與超越的觀念論所開的兩界可以與中國哲學會通:進一步講經(jīng) 驗的實在論如何使主觀的表象涉及對象而可以客觀化
第九講 使主觀表象客觀化的是發(fā)自知性主體之形式,猶若“立于禮”
第十講 未決定的對象與決定了的對象
第十一講 范疇之發(fā)現(xiàn):知性之邏輯的性格與存有論的性格
第十二講 范疇之形而上的推證與超越的推證
第十三講 “知性為自然立法”之意義:此是否主觀主義?
第十四講 現(xiàn)象與物自身之超越的區(qū)分:感觸直覺與智的直覺之對比以及直覺的知性與辨解的知性之對比:中國哲學肯定人可以有智的直覺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