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在2005年與羅伯特·奧曼(Robert Aumann)分享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盧修斯·N·李奈特(Lucius N. Littauer)政治經濟學教授。謝林1921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利亞洲。他于1944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士學位,1948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77年他獲得了弗蘭克·E·塞德曼(Frank E. Seidman)政治經濟學杰出貢獻獎。其代表作包括《沖突的戰(zhàn)略》(1960)以及《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1978)。與傳統(tǒng)上大量運用數(shù)學的博弈論不一樣,其主要研究領域被稱為“非數(shù)理博弈”。謝林重要的理論著作包括《沖突的戰(zhàn)略》、《武器與影響》等,其中前者是相關領域中最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理論著作之一。他的理論和思想不僅運用在經濟學分析中,在外交,軍事領域也深有影響。 2005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托馬斯·謝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在博弈論方面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在瑚典皇家科學院頒獎的新聞稿中就特別提到了他的《沖突的戰(zhàn)略》一書。毫無疑問,《沖突的戰(zhàn)略》是謝林獲得諾貝爾獎量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