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越石(一九一二——二○○七)宇慧伯,虢培堂,湖南衡陽人。一九四九年定居中固香港。幼讀《左傅》、“四害”。弱冠留丹青、害法,私淑同里曾熙。抗戟人川遇前康定道尹康同僧,師事之。得金石篆刻奧妙。后獾董作寅賞敲。一九四七年起于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十余國個展書畫逾三十次。凡展覽之地,博得一致美譽。著有《歷代印學家概述》、《毛公鼎初步研究》、《易越石考臨石鼓文》字帖、《石鼓文害法輿研究》等。易越石先生,1912年生于湖南衡陽,早年師從書畫金石大家。1925年開始,即攻習金石篆刻及書畫,齊白石老人見其印章及刀法,曾贊為極罕見的天才。易老先生49年赴港,在港期間得著名考古文字學家董作賓先生賞識,共同研究古文字學問。易老擅長古文考證,對我國古文物瑰寶、最早的石刻文字、春秋時期的“石鼓文“研究造詣甚高,提出許多前人未發(fā)現或考證謬誤之處,廣受港臺學術界關注。他國畫初宗宋元,后參清初四僧,山水、花果、人物皆能,書法不限篆、隸、行、楷,甲骨、石鼓文尤精,曾分別在臺灣、香港、泰國、新加坡、日本、美國舉辦過個人書畫展,蜚聲海內外。 易老今年已89歲高齡,但仍熱衷于海內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藝術。為促進滬港兩地文化藝術的繁榮,4月23日至26日,他選擇國際大都市上海完成他的夙愿,向上海人民展示他的書畫篆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