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邏輯學(論理學)當代形式邏輯引論

當代形式邏輯引論

當代形式邏輯引論

定 價:¥38.00

作 者: 龔啟榮 等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邏輯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084157 出版時間: 2009-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72 字數:  

內容簡介

  《當代形式邏輯引論》原創(chuàng)性地研究并清晰而準確地闡述了概念、命題、邏輯定理、邏輯證明,以及在各方面的應用。 作為真正的邏輯科學的傳統(tǒng)形式邏輯源遠流長,具有始終深深地植根于和自然語言形影不離的普通邏輯思考實際、在理論上堅持論證不許循環(huán)等深刻正確的主導思想,向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效能卓著的從已知獲取新知的工具。

作者簡介

  龔啟榮,江西景德鎮(zhèn)人。1964年貴州大學畢業(yè)后被選派到貴州省委黨校理論研究班學習并開始從事理論教育工作。系貴州省先進科技工作者、國際符號邏輯協會會員、BLS國際邏輯學會會員,東亞國際符號學會會員,貴州省社科聯黍員、貴州省科協第四屆委員,貴州制約邏輯學會理事長、貴州省邏輯教學研究會會長,任貴州大學邏輯學教授、學術帶頭人、邏輯學研究生點主持人、領銜導師,任責州人民武裝學院督導和邏輯學教授。發(fā)表論著Entailment Logic——A Developmen of TradItion al Logic Our Times(J)(第八屆國際邏輯、科學哲學和科學方法討論會論文集,莫斯科科學出版社1987年)、Entailment Logic And Krlowledge Representation(J)(《符號邏輯雜志》,美國,1992年第1期第57卷),Objee—tivity Logic is Re BesPLogic Instrument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J)(《符號邏輯會刊》,美國,2007年第3期第13卷)、Orthodox Mathematical Logic is Not a Reasoning Theor(J)(《符號邏輯會刊》,美國,2007年第3期第13卷)、《形式邏輯導引》(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邏輯斯諦——又稱“數理邏輯”的二值數學》(M)(貴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邏輯學》(M)(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當代形式邏輯基礎》(M)(貴州教育出版社2006年)等100多篇(部)。完成國家電子工業(yè)部、教育部和省級科研課題10余項。曾10余次受國際重要邏輯學術會議邀請并發(fā)表論文。龔啟榮的教學、科研情況在《團結報》、《貴州日報》、《貴州經濟報》、《中國哲學年鑒》、《貴州年鑒》以及一些網站上均有介紹。

圖書目錄

引言
一、邏輯科學在現代科學中的地位
二、傳統(tǒng)形式邏輯與數理邏輯
三、當代形式邏輯語義學、語構學、語用學
四、當代形式邏輯的研究領域、哲學思想和理論觀點
第1篇 客觀世界的邏輯結構和邏輯規(guī)律
第1章 當代形式邏輯語義學基礎(1)——客觀世界的項和事件
1.1 客觀世界的集
1.1.1 對象、個體與集
1.1.2 集的共僅屬性
1.1.3 集的性質
1.1.4 集的分類
1.1.5 集與集之間的關系
1.2 客觀世界的N目組、N目組集和N元關系
1.3 客觀世界的N元函數關系
1.3.1 映射
1.3.2 n元函數關系
1.4 客觀世界的項(TERM)
1.4.1 個體變元
1.4.2 n元函數的變值
1.4.3 項的定義
1.4.4 項的分類
1.5 客觀世界的原子事件
1.5.1 閉原子事件及其有無值
1.5.2 開原子事件及其劃分
1.6 客觀世界的真值函數關系與純真值復合事件
1.6.1 真值函數關系
1.6.2 真值表
1.6.3 純真值聯結關系
1.6.4 純真值復合事件
1.7 客觀世界基本的非純真值聯結關系——充分條件關系及其兩個獨立性
1.7.1 充分條件關系與必然關系同義
1.7.2 充分條件事件的定義及充分條件關系的兩個獨立性
1.8 客觀世界的導出的非純真值聯結關系和非純真值復合事件
1.8.1 必要條件關系和必要條件事件
1.8.2 約合關系和約合事件
1.8.3 盡舉相容選擇關系和盡舉相容選擇事件
1.8.4 盡舉反相容選擇關系和盡舉反相容選擇事件
1.8.5 盡舉不相容選擇關系和盡舉不相容選擇事件
1.8.6 充分必要條件關系和充分必要條件事件
1.9 客觀世界的事件
第2章 當代形式邏輯語義學基礎(2)——客觀世界的邏輯結構和
邏輯規(guī)律
2.1 客觀世界的邏輯結構
2.2 客觀世界邏輯規(guī)律的種類
2.3 客觀世界的邏輯定律
2.3.1 客觀世界的事件邏輯定律
2.3.2 客觀世界的項邏輯定律
2.4 客觀世界的邏輯法則
2.4.1 客觀世界的事件邏輯法則
2.4.2 客觀世界的項邏輯法則
第3章 邏輯規(guī)律是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
3.1 邏輯規(guī)律概述
3.2 邏輯規(guī)律不是思維自身的規(guī)律
3.3 邏輯規(guī)律不是符號自身的規(guī)律
3.4 邏輯規(guī)律是且只能是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
第2篇 邏輯思考 概念
第4章 邏輯思考概述
4.1 邏輯思考的定義
4.2 邏輯思考的內容
4.3 邏輯思考的形式化
4.4 邏輯思考、思考對象、語言載體的關系
第5章 概念
5.1 概念的概述
5.2 當代形式邏輯關于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5.2.1 概念的外延
5.2.2 概念的內涵
5.3 概念的種類
5.3.1 實概念 空概念
5.3.2 普遍概念 單獨概念
5.3.3 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
5.3.4 正概念 負概念
5.3.5 性質概念和關系概念
5.4 當代形式邏輯關于2元關系概念
5.4.1 何謂2元關系概念
5.4.2 2元關系的性質
5.5 概念間的關系
5.5.1 全同關系
5.5.2 種屬關系
5.5.3 屬種關系
5.5.4 交叉關系
5.5.5 全異關系
5.6 劃分
5.6.1 何謂劃分
5.6.2 劃分的種類
5.6.3 劃分的規(guī)則
5.7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5.7.1 概念的限制
5.7.2 概念的概括
第3篇 命題
第6章 原子命題 純真值復合命題
6.1 命題的概述
6.1.1 何謂命題
6.1.2 命題的真值
6.1.3 命題的分類
6.2 原子命題
6.2.1 閉原子命題
6.2.2 開原子命題
6.2.3 1元原子命題和多元原子命題
6.2.4 原子命題的真值
6.3 純真值復合命題
6.3.1 基本的純真值復合命題
6.3.2 導出的純真值復合命題
6.3.3 多重純真值復合命題
6.4 重言式的判定方法
6.4.1 真值表方法
6.4.2 歸謬賦值法
6.5 純真值復合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第7章 非純真值復合命題
7.1 基本的非純真值復合命題——充分條件假言命題
7.1.1 何謂充分條件假言命題
7.1.2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前后件真假關系的特征
7.2 導出的非純真值復合命題(1)——必要條件假言命題、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
7.2.1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
7.2.2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
7.3 導出的非純真值復合命題(2)——盡舉選言命題、約合命題
7.3.1 盡舉選言命題
7.3.2 約合命題
7.4 非純真值復合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7.4.1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7.4.2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7.4.3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7.4.4 盡舉相容選言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7.4.5 盡舉反相容選言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7.4.6 盡舉不相容選言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7.4.7 約合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7.5 外延命題和內涵命題
7.5.1 外延命題
7.5.2 內涵命題
7.6 下定義和定義
7.6.1 下定義和定義
7.6.2 如何鑒別一命題是否定義
7.6.3 表述定義的自然語句句型
7.7 復合命題的自然語言載體
第4篇 邏輯定理
第8章 推理和導出
8.1 邏輯定理概述
8.1.1 命題邏輯和名詞邏輯
8.1.2 推理和推理式
8.1.3 導出和導出式
8.2 常見的命題邏輯推理
8.2.1 假言推理
8.2.2 盡舉選言推理
8.2.3 充分條件假言聯鎖推理
8.2.4 充分條件假言聯言推理
8.2.5 二難推理
8.2.6 歸謬推理
8.2.7 假言易位推理
8.3 常見的命題邏輯導出
8.4 關于“必然”、“可能”的推理
8.4.1 上反對關系推理
8.4.2 下反對關系推理
8.4.3 矛盾關系推理
8.4.4 差等關系推理
8.4.5 關于“實然”與“必然”、“可能”的推理
8.5 歸納規(guī)則 類比規(guī)則
8.5.1 不完全歸納規(guī)則
8.5.2 類比規(guī)則
第9章 非推導邏輯定理
9.1 不矛盾定理
9.1.1 何謂不矛盾定理
9.1.2 不矛盾定理的運用
9.2 排中定理
9.2.1 何謂排中定理
9.2.2 排中定理的運用
第5篇 傳統(tǒng)形式邏輯直言命題及其推導理論簡介
第10章 傳統(tǒng)形式邏輯直言命題
10.1 傳統(tǒng)直言命題概述
10.1.1 什么是直言命題
10.1.2 直言命題的種類
10.2 AEIO的真假情況
10.3 AEIO的真假關系
10.4 AEIO的主詞和賓詞的周延性問題
10.5 直言命題的否定命題及其恒等命題
第11章 傳統(tǒng)形式邏輯直言命題推導
11.1 傳統(tǒng)直言命題對當關系推導
11.1.1 以sAp或其否定命題﹁(sAp)為前提的四種推導
11.1.2 以sEp或其否定命題﹁(sEp)為前提的四種推導
11.1.3 以sIp或其否定﹁(sIp)為前提的四種推導
11.1.4 以sOp或其否定命題﹁(sOp)為前提的四種推導
11.2 傳統(tǒng)直言命題變形推導
11.2.1 換質推導
11.2.2 換位推導
11.2.3 換質位推導
11.3 傳統(tǒng)直言三段論
11.3.1 三段論的概述
11.3.2 三段論的規(guī)則
11.3.3 三段論的格與式
11.3.4 三段論的省略式
第6篇 邏輯證明及其認識論意義
第12章 邏輯證明與證實
12.1 幾個有關概念
12.2 證明的定義
12.3 幾種常見的證明方法
12.3.1 反證法
12.3.2 側證法
12.3.3 正證法
12.3.4 一般歸納法
12.3.5 歸謬法
第13章 邏輯證明的認識論意義
13.1 證實的定義
13.2 已證明的結論是否已證實
13.3 結論對前提來說是否新知
第7篇 對邏輯科學發(fā)展的進一步研究
第14章 對傳統(tǒng)形式邏輯讀物中一些問題的討論
14.1 傳統(tǒng)形式邏輯概念理論中存在的問題
14.1.1 關于概念的定義至今仍不能自圓其說
14.1.2 有些概念種類劃分不合理
14.1.3 “概念不明確”是一種自相矛盾或者模棱兩可的提法
14.1.4 值得推敲的其他問題
14.2 對純真值有效式的分析
14.2.1 對應于傳統(tǒng)命題邏輯推理式的純真值有效式
14.2.2 對應于傳統(tǒng)命題邏輯導出式的純真值有效式
14.2.3 作為蘊涵怪論的純真值重言式
14.3 關于流行的傳統(tǒng)形式邏輯讀物中命題邏輯推理式的幾點討論
14.3.1 所謂反三段論
14.3.2 所謂選言推理式﹁A∧(A∨B)→B等
14.3.3 真值表方法不是命題邏輯推理式有效性的判定方法
14.4 傳統(tǒng)形式邏輯直言命題的當代形式邏輯剖析
14.4.1 傳統(tǒng)直言命題理論中存在的問題
14.4.2 當代形式邏輯對傳統(tǒng)直言命題理論問題的解決
14.4.3 傳統(tǒng)直言命題和與之相應的外延命題、內涵命題之間的區(qū)別
14.5 傳統(tǒng)形式邏輯直接推理、間接推理的當代形式邏輯剖析
14.5.1 關于傳統(tǒng)直接推理
14.5.2 關于傳統(tǒng)三段論
14.6 在邏輯理論上本著作與現行傳統(tǒng)形式邏輯讀本的比較
第15章 關于邏輯證明哲學意義的深入探討
15.1 伽利略的功勛
15.2 伽利略的證明納入當代形式邏輯
15.3 關于推理及其前提的一些分析
15.4 證明的一般前提的形成和證實
15.5 簡要結語
第16章 當代形式邏輯基礎理論在軍事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實例
16.1 概念理論知識在軍事管理中的應用實例
16.2 命題理論知識在軍事管理中的應用實例
16.3 邏輯定理在軍事管理中的應用實例
16.4 邏輯證明在軍事管理中的應用實例
結語 邏輯科學的定義
后記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