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六祖點津

六祖點津

六祖點津

定 價:¥26.00

作 者: 文心工作室 編著
出版社: 廣西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中文經(jīng)典100句
標 簽: 佛教

ISBN: 9787219064443 出版時間: 2009-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六祖壇經(jīng)》是佛教經(jīng)典中唯一一部中國人的著作。內容主要記述六祖慧能一生的行誼及禪學經(jīng)義,由其弟子法海集記而成。現(xiàn)代國學大師錢穆曾推其與《論語》、《孟子》并列,為研究中華文化的必讀之書。目前所見之《六祖壇經(jīng)》版本至少有六種,分別為壇經(jīng)祖本、敦煌本、惠聽本、契嵩本、德異本、宗寶本,內容略有差異,愈是后面記載愈是豐富?,F(xiàn)今最廣為流傳的版本,是元代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成書的宗寶本,此版本于明代之后大為流行,正式題名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本書經(jīng)典名句依據(jù)的版本是宗寶本,其內容較上述諸本更為豐富,文字也較為簡單,適合讀者作為《六祖壇經(jīng)》入門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暫缺《六祖點津》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人有南北,佛性無南北——禪即平等
1.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3.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4.佛法是不二之法
 5.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6.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7.明與無明,凡夫見二
 8.處凡愚而不減,在圣賢而不增
 9.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日道
 10.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
 11.來去相因,成中道義
 12.其法無二,其心亦然
 13.自性若悟,眾生是佛
第二篇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禪在人間
 14.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15.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16.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
 17.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18.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19.世人性本清凈,萬法從自性生
 20.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
 21.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
 22.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23.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
 24.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
 25.直道不立文字
 26.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
 27.諸佛出現(xiàn),猶示涅榘。有來必去,理亦常然
 28.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29.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第三篇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禪須自悟
 30.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31.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32.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33.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34.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35.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36.不是風動,不是旖動,仁者心動
 37.某甲講經(jīng),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
 38.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39.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40.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
 41.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yǎng)之所求也
 42.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43.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44.學道常于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45.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46.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47.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48.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云遮日面
 49.圣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50.住心觀凈,是病非禪
 51.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52.自在神通,游戲三昧
 53.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54.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55.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
 56.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
第四篇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禪重實踐
 57.于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58.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
 59.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60.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61.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62.定慧一體,不是二
 63.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
 64.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
 65.前罪既不滅,后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66.但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fā)
 67.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68.若但勞勞執(zhí)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牦牛愛尾
 69.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70.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
 71.經(jīng)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72.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凈其意名為定
 73.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74.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第五篇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U無欲求
 75.求法即善,覓祖即惡
 76.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77.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78.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79.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80.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81.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
 82.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83.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后除八邪,乃過八千
 84.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
 85.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86.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87.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
 88.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89.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90.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91.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92.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舍
 93.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94.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95.正劍不邪,邪劍不正
 96.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97.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
 98.毀譽不動,哀樂不生
 99.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
 100.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