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本序
前言
第一章 心學的產生
一、宋明理學的發(fā)端
二、程顥與程頤之分野
三、陸九淵之承接
第二章 陸九淵的家世、心學和著作
一、家世
二、走向心學之路
(一)科舉求仕和心學的選擇
(二)從政和心學本體論的建構
三、著作
第三章 社會政治思想
一、“民本”與“君權”
(一)“民本”說
(二)“君權”說
二、吏與官
(一)吏說
(二)官說
三、弊端與變法
(一)弊端
(二)變法
四、科舉與人才
(一)科舉
(二)人才
第四章 哲學的邏輯結構
一、從“心”經“物”到“心”的邏輯結構
二、“心”、“理”和“道”
(一)“心”論
(二)“理”論
(三)“道”論
三、“心”與“理”,“心”與“道”
(一)“心”與“理”
(二)“心”與“道”
四、“心”與“物”
(一)由“心”至“物”
(二)由“物”至“心”
五、理論思維的啟迪
第五章 一二、動靜學說
一、“一”與“二”
(一)何謂“一”與“二”
(二)“一”與“二”的關系
二、“動”與“靜”
(一)“動靜”是一種必然
(二)“動靜”的相聯(lián)互滲
(三)“心”與“動靜”之連接
三、“變化”與“日新”
(一)“變化”
(二)“日新”
四、“三極”論
第六章 格致、知行學說
一、認知對象和方法
(一)認知對象
(二)認知方法
二、“格物”與“致知”
(一)“格物”論
(二)“致知”論
三、“知”與“行”
(一)何謂“知”、“行”
(二)“知先行后”說
四、“存養(yǎng)”與“剝落”
第七章 陸九淵與朱熹思想異同之辨
一、朱陸論爭的由來和發(fā)展
(一)“道統(tǒng)”正宗之爭
(二)思想來源之辨
二、鵝湖“為學之方”的論爭
(一)鵝湖之會
(二)“易簡”與“支離”
(三)“尊德性”與“道問學”
三、“無極”與“太極”、“道”與“器”之辨
(一)“無極”與“太極”
(二)“道”與“器”
(三)“極”的字義之爭
四、朱陸之禪學辨
第八章 性和人的學說
一、何謂“性”
(一)對以往諸家“性”論的評論
(二)“性”的規(guī)定
二、“善惡”論
(一)人性“善惡”論的演變
(二)“心善”論
(三)“資稟”與“漸習”
(四)“善”與“惡”的關系
三、“人為貴”論
(一)貴者“自有”、“自知”
(二)“為人自當盡人道”
(三)“天”“人”同“道”
第九章 “義利”、“理欲”、“仁誠”的學說
一、“義”與“利”
(一)以往諸家的“義利之辨”
(二)“辨志”
(三)“義”與“利”之辨
……
第十章 “直立”、“道勢”和“三代”理想論
第十一章 “明理”、“知道”的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 陸九淵哲學精神和影響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