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嚴格來說,又可分為二大流派,一是以武功取勝,這類小說中描寫的人物,以擅長刀槍拳棒、飛檐走壁為能,雖然所描寫的武功,實際上是人們所達不到的,但是仍比較接近現(xiàn)實,如白玉堂、勝英、黃天霸這些俠客即是。除了武功外,并沒有什么口吐飛劍、騰云駕霧等荒誕內容。這類小說,到民國后進一步發(fā)展,又被稱為“擊技小說”,而成為武俠小說中的一個流派。如《鷹爪王》、《七殺碑》等;另一流派,則以描寫劍仙為主,他們可以煉劍為丸,藏于腹中,可以口吐一道白光,飛劍取人頭,而還夾雜有騰云駕霧的神仙。這一流派,更富于神話和幻想色彩。其劍仙故事來源于古代傳奇小說,如等故事。但是被寫入通俗章回小說,則首推這部《七劍十三俠>。本書描寫了七子十三生等二十位劍俠,不僅可以飛劍千里之外,而且道術通神,近乎神仙式的人物了。由于這部小說,開始描寫了過去諸武俠小說、公案小說中尚未描寫過的神奇劍術和道法,因此,使讀者感到耳目一新。它于光緒二十三年首次出版后,立即產生了很大影響,風行一時。上海等地的書局紛紛翻印,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武俠小說。據(jù)周作人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所寫的日記中記載,九月二十二日,他與魯迅一同去書肆專門尋購此書,閱讀之后,認為“頗新奇可喜”。這說明了此書在當時流行的大量章回小說中,確實是影響較大、頗有創(chuàng)新的佳作。這種描寫劍仙和道術的武俠小說,自《七劍十三俠》奠基以后,仿效者紛紛出現(xiàn),比較有影響的如《荒江女俠>、《蜀山劍俠傳》等,都曾經風行一時?!镀邉κ齻b》共有初、二、三集,每集六十回,共百八十回。其初集初版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二集與三集則分別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正月和六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