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資料的大量出土和古文字考釋的日益科學化,為古音學研究提供了更大的資料庫,也為在舊的研究基礎上重新構建上古音系統(tǒng)提供了便利。而古音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也使得古文字考釋的方法和手段變得更為嚴密和準確。古文字考釋和古音學研究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猶如車之雙輪和門之兩扇,缺一不可,互補互利。古文字的考釋實踐表明,字音在字的構造和演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文字的構成和演變,許多情況下都是以聲音為樞紐來進行的。有許多不被我們認識的文字變化,其實都是與音的變化相關的。因此重視音的關系,重視音在文字構造和演變中的重要作用,重視通假手段的運用和使其進一步科學化,是古文字考釋成敗的關鍵。而以往在古文字考釋中那種缺乏對字音的深入考察,就字形論字形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是亟需改變的。因為古文字是記錄古代漢語的,而語音在語言中具有最為重要的地位,所以有關古文字的研究,包括對后世文字的研究,始終要把對普的關注放在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