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周易》、《論語》、《老子》、三《禮》、《淮南子》、《史記》、《說文解字》、《黃庭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壇經》等十種經典著作作了深入的解讀。全書內容豐富,論述透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這部書原來是我在大學里講通識課程的講義,在理想中,大學應當是理解文化傳統(tǒng)和提倡精神自由的島嶼,閱讀經典也許正是實踐這一理想的重要途徑,布魯姆(Allan Bloom)在《美國精神的封閉》(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中曾說,閱讀經典可以使人們了解,從古至今“人類究竟面臨哪些重大問題”,以便人們在共同問題和豐富知識基礎上,建立“今人和古人在思想上的友好聯(lián)系”。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圣賢原則是必須遵循的教條,也不意味著古代經典是不可違逆的圣經,畢竟歷史已經翻過了幾千年,因此,對于古代經典,既不必因為它承負著傳統(tǒng)而視其為累贅包袱,也不必因為它象征著傳統(tǒng)而視其為金科玉律。我對經典的看法很簡單,第一,經典在中國是和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緊緊相隨的巨大影子,你以為扔開了它,其實在社會風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傳里面,它總會“借尸還魂”;第二,歷史上的經典只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你不打開它,資源不會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會現(xiàn)實和生活環(huán)境,是刺激經典知識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經典中的什么資源被重新發(fā)掘出來,很大程度取決于“背景”召喚什么樣的“歷史記憶”;第三,經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釋”的,不大可能純之又純、原汁原味,以為我們今天可以重新捫摸圣賢之心,可以隔千載而不走樣,那是“原教旨”的想象;第四,只有經過解釋和引申,“舊經典”才能成為在今天我們的生活世界中繼續(xù)起作用的,呈現(xiàn)出與其他民族不同風格的“新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