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果不是再1978年前后開啟了對外開放的大門,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經濟大國之林的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方方面面如此繁榮富強的可惜局面。許多人現(xiàn)在并不清楚,中國的對外開放是以海洋石油開發(fā)為先導的,而且是它擂響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戰(zhàn)鼓并影響了之后的中國30年經濟發(fā)展史及大國地位的確立。海洋石油開采的對外合作,現(xiàn)在看起來是很平常的事,可在30年前,簡直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革命。用資本家的錢、讓資本家的公司進入中國的領海,這不僅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而且具有“賣國主義”明顯特征——讓飄著太陽旗、星條旗的石油平臺在中國海洋上打井,而且打出的石油還要讓他們拿走部分,這不是“賣國”是什么?《破天荒》正是記述中國對外開放第一重要事件,以鄧小平為首的黨中央在1978年決策的關于開放中國海上石油對外合作的整個過程,它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經歷了風風雨雨,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一個重要決策。作品通過采訪余秋里、康世恩、以及時任石油工業(yè)部副部長的秦文彩等當事人和中海油及石油部主要領導,生動形象地記錄了這一重大決策過程和對外開放決策給中國與國際間帶來的巨大變化,是中國改革開放不可缺少的一部史詩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