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家宗派”,可以說,大乘佛學在印度沒有發(fā)展得那么復雜,大別而言只有兩派,即是空宗和有宗,亦稱為“中觀宗”與“唯識宗r°另外有一系“如來藏”思想,按印度佛學傳統,可以歸并入“中觀宗”之內,稱之為“大中觀”。可是佛學傳播到漢土,卻發(fā)展為十個宗派,即小乘的成實宗與俱舍宗,大乘的凈土宗、禪宗、律宗、華嚴宗、天臺宗、法相宗(慈恩宗)、三論宗和密宗。每宗都有不同的宗義。因為所根據的經論不同。本書所介紹的,即是上述的各宗派,只不過將“中觀宗”代替了“三論宗”,因為“三論宗”所研究的即是“中觀”思想,而漢土佛家研究“中觀”,不如印度佛學之精,是故便不談“三論宗”。改為介紹印度的“中觀”學說。此外,漢土的“慈恩宗”,由唐玄奘三藏法師傳入,所傳即“法相”、“唯識”之學。在漢土,“慈恩宗”又稱為“法相宗”,在本書,則沿用印度佛學之名。介紹“唯識宗”的宗義。讀過本書。應該對印度佛家的宗義。以及漢土佛家各派的宗義,都有基本的理解。也可以說,是對佛學作一全面的烏瞰。讀者假如能因此入佛之門,那便是筆者的愿望。本書并未詳細介紹密宗,關于密宗,由于情況復雜,既有“東密”與“藏密”之別,“藏密”中又有“新派”與“舊派”之別,詳細說來,可另成專著,故本書只予略為介紹,但已概括了“藏密”中“舊派”的一些主要觀點。同時,筆者近日正編纂《傳統文化典籍導讀叢書》,本書或亦可作為“叢書”的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