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傳記社會各界人物留德十年

留德十年

留德十年

定 價:¥26.00

作 者: 季羨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人民文庫
標 簽: 國學 綜合 學者 傳記

ISBN: 9787010069685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2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1935年,青年學子季羨林赴德留學,開始了十年羈旅生涯。數(shù)十年后,學術(shù)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憶及往昔,遂寫下一部《留德十年》。不書訊時間的脈絡,記述了先生當年拋家傍路赴德求學德經(jīng)過。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學,先生幾經(jīng)輾轉(zhuǎn)選定印度學為主修方向,遂對其傾注熱情與辛勞,最終獲得博士學位,也由此奠定了畢生學術(shù)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過程中,先生飽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陰霾帶來的戲劇性苦難,而于苦難之外,又更難忘學長深思,友人情深。先生雖言 “自傳”只述事實,不及其余,然“詩與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數(shù)萬言,生命之詩性本已蘊集期間。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年生于山東省清平縣(今臨清市)。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史學家、教育家、梵文、吐火羅文、巴利文專家。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1934年畢業(yè)后,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1941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作為學貫中西、久享盛名的學者,他對印度中進語言形態(tài)學、原始佛教語言、吐火羅文的語義,梵文文學等研究均作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印度簡史》、《中印文化關(guān)系史論文集》、《印度古代語言論集》、《關(guān)于大乘上座部的問題》、《羅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洞集》、《季羨林散文集》等;譯作有《沙恭達羅》、《優(yōu)哩婆濕》、《羅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五卷書》等;主編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圖書目錄

留德十年
  楔子
  一 留學熱
  二 天賜良機
  三 在北平的準備工作
  四 “滿洲”車上
  五 在哈爾濱
  六 過西伯利亞
  七 在赤都
  八 初抵柏林
  九 哥廷根
  十 道路終于找到了
  十一 懷念母親
  十二 二年生活
  十三 章用一家
  十四 漢學研究所
  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
  十六 完成學業(yè) 嘗試回國
  十七 大轟炸
  十八 在饑餓地獄中
  十九 山中逸趣
  二十 烽火連八歲 家書抵億金
  二一 我的老師們
  二二 學習吐火羅文
  二三 我的女房東
  二四 反希特勒的人們
  二五 伯恩克一家
  二六 邁耶一家
  二七 納粹的末日——美國兵入城
  二八 盟國
  二九 優(yōu)勝記略
  三十 留在德國的中國人
  三一 別哥廷根
  三二 赴瑞士
  三三 在弗里堡
  三四 同使館斗爭
  三五 從瑞士到法國馬賽
  三六 船上生活
  三七 西貢二月
  三八 從西貢到香港
  三九 回到祖國的懷抱
  余音裊裊
  附錄:歐游散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