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口腔科學實用口腔微生物學

實用口腔微生物學

實用口腔微生物學

定 價:¥28.00

作 者: 楊圣輝
出版社: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口腔科學

ISBN: 9787502358228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口腔醫(yī)學領域中,口腔微生物學不僅是基礎學科,而且是與口腔臨床各學科緊密聯(lián)系、相互交叉的學科。蓋因人類口腔生態(tài)系中的演化與口腔常見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口腔微生物學的內(nèi)容就是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闡述環(huán)境-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的機制,近年來由于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和技術的引進,更使人們能從分子水平詮釋口腔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使我們對微生物在口腔生態(tài)系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同時也開拓了我們防治這些疾病的思路,因此,可以認為口腔微生物學是口腔醫(yī)學本科生必讀的課程,更是研究生必需掌握的基礎理論和研究技能。與國際相比,我國可供閱讀的口腔微生物學專著并不多,因此這本《實用口腔微生物學》對渴望學習的學子們是個及時雨。

作者簡介

  楊圣輝 教授 主任醫(yī)師 1961年畢業(yè)于北京醫(yī)學院口腔系,1961~1981年在北京口腔醫(yī)院從事臨床工作,1981~2008年于首都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研究所從事口腔微生物學研究與教學。發(fā)表論文110篇,獲得市局級科技成果獎9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參編全國高等學校教材《預防口腔醫(yī)學》,參編北京大學八年制醫(yī)學教材:《口腔生物學》、《預防口腔醫(yī)學》、《醫(yī)學微生物學》的部分內(nèi)容。

圖書目錄

封面
內(nèi)容簡介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口腔生態(tài)系
    第一節(jié) 口腔生境
        一、牙齒
        二、黏膜
        三、齦溝與齦緣
    第二節(jié) 唾液
        一、構成
        二、成分及功能
        三、唾液對口腔微生物的作用
    第三節(jié) 影響口腔細菌生長的因素
        一、溫度
        二、pH值
        三、氧化還原電位
        四、營養(yǎng)
        五、宿主遺傳因素
        六、人的行為因素
    第四節(jié) 口腔微生物群的獲得與發(fā)展
        一、獲得
        二、發(fā)展
    第五節(jié) 細菌代謝
        一、糖代謝
        二、蛋白代謝
    第六節(jié) 黏附
        一、黏附種類
        二、口腔環(huán)境因素對黏附的影響
        三、黏附特征
        思考題
第二章 口腔正常菌群
    第一節(jié) 革蘭氏陽性球菌
        一、鏈球菌屬
        二、消化鏈球菌屬
        三、腸球菌屬
        四、葡萄球菌屬、微球菌屬
    第二節(jié) 革蘭氏陰性球菌
        一、韋榮氏菌屬
        二、奈瑟氏菌屬
        三、莫拉氏菌屬
    第三節(jié) 革蘭氏陽性桿菌
        一、放線菌屬
        二、乳酸桿
        三、真桿菌屬
    第四節(jié) 革蘭氏陰性桿菌
        一、卟啉單胞菌屬
        二、普氏菌屬
        三、梭形桿菌屬
        四、其他革蘭氏陰性厭氧菌
        五、嗜二氧化碳菌種
        六、螺旋體
        思考題
第三章 其他口腔微生物群
    第一節(jié) 病毒
        一、DNA病毒
        二、RNA病毒
    第二節(jié) 真菌
        一、念珠菌屬的種類和分型
        二、白念珠菌的生物學特性
        三、念珠菌的致病性
        四、念珠菌的檢查方法
    第三節(jié) 枝原體與衣原體
        一、枝原體
        二、衣原體
    第四節(jié) 原蟲
        思考題
第四章 牙菌斑
    第一節(jié) 菌斑組成及結構
        一、組成
        二、結構
    第二節(jié) 菌斑形成
        一、菌斑形成過程
        二、菌斑在口腔的生態(tài)關系
    第三節(jié) 菌斑分類
        一、窩溝菌斑
        二、光滑面菌斑
        三、鄰面菌斑
        四、齦緣菌斑
        五、齦溝菌斑
        思考題
第五章 齲病細菌學
    第一節(jié) 齲病細菌學說
        一、細菌病因學說
        二、病原菌確定
        三、致病菌
    第二節(jié) 致齲菌毒性作用
        一、黏附
        二、產(chǎn)酸
        三、耐酸
    第三節(jié) 齲病相關因素
        一、宿主因素
        二、食物因素
        三、時間因素
    第四節(jié) 齲病危險因素及預防方法
        一、確定齲病危險因素的方法
        二、齲病的危險因素
        三、齲病危險因素預測及早期診斷
        四、齲預防原則
        思考題
第六章 牙周病細菌學
    第一節(jié) 細菌病因學
        一、細菌病因學說
        二、牙周病的微生物學特征
        三、牙周致病菌的確定
    第二節(jié) 牙周致病菌的毒性作用
        一、牙周致病菌的毒性因素
        二、宿主和細菌間作用
    第三節(jié) 牙周炎的防治
        一、防治原則
        二、菌斑控制
        三、控制方法
        四、積極治療
        思考題
第七章 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細菌學
    一、有炎癥的牙髓
    二、感染根管
    三、根尖周病
    四、根管充填失敗的根管
    思考題
第八章 口臭
    一、口臭的原因與分類
    二、口源性口臭發(fā)生機制
    三、口臭的診斷
    四、防治方法
    思考題
第九章 與口腔菌群相關的系統(tǒng)疾病
    第一節(jié) 心血管疾病
        一、流行病學
        二、生物學機制
    第二節(jié) 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一、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二、微生物學
        三、發(fā)病機制
        四、臨床癥狀與診斷
        五、預防
    第三節(jié) 早產(chǎn)低體重兒
        一、流行病學
        二、機制和途徑
        三、研究進展
    第四節(jié) 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特點
        二、1型糖尿病與牙周病
        三、2型糖尿病與牙周病
        四、細菌學特點
        五、糖尿病與牙周病相互影響的機制
        六、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治療
    第五節(jié) 呼吸系統(tǒng)疾病
        一、與細菌相關的肺部疾病
        二、牙菌斑的菌庫作用
        三、口腔細菌的感染途徑
        四、口腔細菌的致病機制
    第六節(jié) 胃腸道感染
        一、HP的微生物學特性
        二、口腔HP的來源及傳播途徑
        三、口腔中HP的檢測
        四、HP在口腔內(nèi)的分布
        五、口腔HP與胃腸疾病
        六、口腔HP與口腔疾病
    第七節(jié) 關節(jié)炎癥
        一、口腔感染與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
        二、口腔感染與類風濕關節(jié)炎
        三、口腔感染與關節(jié)炎性的相關因素
        四、口腔感染影響關節(jié)炎的可能致病機制
        思考題
思考題解答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