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會齋、獲生徂徠為中心

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會齋、獲生徂徠為中心

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會齋、獲生徂徠為中心

定 價:¥29.80

作 者: 張崑將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儒家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標 簽: 世界哲學

ISBN: 9787561757116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73 pages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所收的都是臺灣大學“東亞經(jīng)典與文化研究計劃”相關的同仁以將近十年的時間,所撰寫或編輯的有關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的書籍。 本書是該系列之一的《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仁齋狄生徂徠為中心》分冊,書中發(fā)具體包括了:“王道”概念既含“君王之道”亦含“先王之道”、古代中國儒家的湯武放伐論及革命觀、古學派“王霸”論辯的回響等內(nèi)容。

作者簡介

  張崑將,臺灣臺南縣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1998)、博士(2002)。曾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兼任助理教授、兼任副教授,現(xiàn)任臺北醫(yī)學大學醫(y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專長領域為儒學思想史與日本思想史研究。著有:《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zhì):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2007)、《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為中心》(2004年)、《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2004)等書。

圖書目錄

黃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課題的提出
二、兩層比較思想史的意義
三、本書“王道”、“實學”概念之界定
(一)“王道”概念既含“君王之道”亦含“先王之道”
(二)“王道”思想的內(nèi)容
(三)“實學”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成果的回顧與研究進路
(一)研究成果的回顧
(二)研究進路
第二章 古學派思想淵源與背景
一、引言
二、德川前期儒者的儒道與神道之糾葛
三、伊藤仁齋與荻生徂徠思想之介紹與比較
(一)早年同受朱子學啟蒙期
(二)青年危機期  (仁齋)與從政活躍期 ?。ㄡ迯疲?br />(三)學問成熟期——反宋學與復古學
四、古學派經(jīng)典詮釋體驗之學與明清士人思想之交流
五、結論
第三章 古學派王道政治論及革命觀
一、引言
二、中國古代王道政治論的內(nèi)涵
(一)孔子的“內(nèi)圣”、“外王”之道
(二)孟子王道政治論之內(nèi)涵
(三)“王”與“道”之間的關系
三、古學派王道政治論之比較
(一)仁齋“王道”與徂徠“先王之道”
(二)仁齋、徂徠之王霸觀
(三)內(nèi)圣與外王之推移:仁齋、徂徠的管仲論
四、仁齋、徂徠的湯武放伐及革命觀
(一)古代中國儒家的湯武放伐論及革命觀
(二)仁齋、徂徠的湯武論及革命觀比較
五、結論
第四章 古學派“王道政治論”之理論基礎——儒學單位觀念的質(zhì)變與細致化
一、引言
二、仁齋、徂徠對于“仁”的詮釋特色
三、“仁義禮智”與“道”、“德”、“性”之關系
(一)“仁義禮智”是“性”或“德”的爭議
(二)“仁”與“道”、“德”之關系
四、“仁”與“禮”之關系——仁齋、徂徠的“克己復禮”章解
五、結論
第五章 王道政治論在德川儒者的回響——對孟子政治思想的爭辯
一、導言
二、朱子學與古學派的興起和論爭的政治思想背景
三、古學派湯武放伐論的回響:湯武是放伐還是篡弒
四、古學派道德與事功論爭的回響
五、古學派“管仲是否仁者”爭辯的回響
六、古學派“王霸”論辯的回響
七、孟子政治思想論辯:以“尊周”議題為中心
八、結論
第六章 結論
一、“王”、“道”、“經(jīng)典”之間的辯證關系
二、日本古學派王道政治的內(nèi)涵、理論基礎及回響
三、日本王道政治論后續(xù)研究之提綱
附錄一 子安宣邦著《事件徂徠學》之評介
附錄二 伊藤仁齋:《孟子勸諸侯行王道論》
附錄三 荻生徂徠:《孟子識》選文三則
附錄四 日本朱子學派系譜(簡表)
附錄五 日本古學派系譜(簡表)
參考書目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