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詮釋和破解以人為核心的科普叢書,它以生命、自然、動植物、海洋和宇宙五大系列構成。中國傳統文化最重天、地、人,可是今天的人類恰恰對這三個古老的話題知之甚少。對于“天”,現代宇宙不過剛猜出點皮毛;對于我們整天踩在腳下的“地”,我們鉆探深度以10公里計,與地球半徑(6378.14公里)相比,不過才千分之二三。若是蘋果,我們連表皮的深層都沒有啃破,這點我們甚至不如一條蟲!至少它們已經吃到果心了。對于“人”,我們了解得尤其膚淺。特別是大腦思維的本質與神經工作的方式,我們還基本一無所知,它也許是21世紀“芝麻”都叫不開的神秘洞府。即使科學之路如此艱辛,取得一點成果如此之難,我輩仍在解開一切禁錮人類愚昧的枷鎖,從黑暗走向光明,從混沌邁向文明和昌盛。隨著醫(yī)學事業(yè)的日漸昌明,現代科技成果可以做到延長人的壽命,以進一步拓展人類的文明。不過,若人類壽命長到了今天的10倍,就一定是好事嗎?200年前,德國浪漫詩人諾瓦利斯就說過:“如果沒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屬于極端瘋狂者。”看來,最好的辦法還是以“少時讀書,如螢火之光,青壯年讀書,如日中天之勢,晚年讀書,如秉燭之明”為楷模要好一些。當然,這個書,絕對是有益人類進步的好書了。書中的故事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有國外的也有中國的,講的都是曾經發(fā)生過的事。一些孜孜不倦的學人在思索這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和背景,發(fā)生的過程和結果。更有甚者,有愈來愈多的科學家力圖破解這些故事中的謎,努力揭示出它們對人類社會影響產生的作用。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分辨科學和偽科學,澄清流傳已久的謬誤,匡正似是而非的習俗。編者也期待著人們從中得到啟示,盼望有志于此者采取一些合乎科學合乎自然的行動。當然,科學是包羅萬象的事業(yè),它需要各方面的才能。如楊振寧教授所言:“我想同樣強調的另一點是,有許多年輕人喜歡收集、分類和整理各種各樣的東西。這也是一種才能。我相信大家知道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有更高的組織能力。有些人天生就是組織者。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我希望你抓住這個有利的條件,因為大量科學知識最終要系統化,有一定系統化感的人同樣應抓住這一點,它會引導你走向非常有益和重要的發(fā)展方向?!?/div>